河南“噪声聋”“多囊卵巢”等新型职业病渐增 专家呼吁防治同重

“开胸验肺”的张海超,将尘肺病这一头号“职业病杀手”的危害再次赤裸裸的展现在人们面前,而“噪声聋”、“多囊卵巢”等新型职业病也在逐渐增多,困扰着人们的生活。

“房地产、金融、互联网等行业,患上这些‘职业病’的越来越多,随年龄增大,也会越来越严重。”9月30日,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举行《职业病防治》宣传活动,数据显示,尘肺病仍然是头号“职业病杀手”,但新型职业病——“噪声聋”、“多囊卵巢”等新型职业病正在增多。

“尘肺病是由小微粒粉尘在肺部潴留引发的疾病,就现有医疗水平尚无法根治。病情较重者会逐渐丧失劳动能力,连走路都很吃力 ,甚至危及生命。”河南省职业病医院副院长郑功远说,尘肺病患者主要来自一线接触生产性粉尘的工种,如煤矿、水泥,建筑工地等。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室装修发展成为新的产业。许多职工在工作时忽略了切割瓷砖、木材时时会产生大量粉尘,对身体危害极大,但根本没意识到这一点。

新环境、新行业、新领域以及工作方式的改变,也使职业病的发展态势也出现了新苗头。河南职业病医院院长韩志伟介绍,目前,“噪声性耳聋”是增多趋势最明显的职业病,如果继续任其发展,可能会成为超过尘肺病的头号职业病。

韩志伟说,汽车零部件制造、船舶加工、传统机械加工及操作等领域易产生“噪声性耳聋”,可通过吸声、消声、隔振等手段控制噪声传播。“当职工的工作环境中的噪声等于或大于85分贝,连续3年在这种环境中工作,会对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甚至造成耳聋。”

家住郑州市二七区航海路,56岁的陈先生长期从事挖掘机操作,听力自2015年开始逐渐下降,下班耳鸣严重。在河南省职业病医院治疗了3个月后,听力基本恢复正常,然后找了一份新工作。

“重治更要重防,建议相关行业定期组织接触噪声的职工进行职业病健康检查,观察其听力变化等,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韩志伟说。

和“噪声性耳聋”一样,“多囊卵巢综合征“也成为一种新型职业病。这是女性尤其是育龄妇女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内分泌代谢异常所导致的疾病,发病年龄以16岁至35岁居多,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主要是夜班不能正常作息、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等诸多原因所致。

“以健康为代价从事不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工作是不可取的。劳动者要提高防护意识,用人单位要落实国家相关规定、做好相关防护。”郑功远表示,当前新型职业所引起的疾病,他们正在总结与观察,并努力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他呼吁,全社会要加大对新行业中职工劳动保护的宣传和监管力度,最大限度保障职工的生命健康权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