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猴戲,一齣好戲

黃渤的《一出好戲》可以從三個層面去理解:一、一出老戲;二、一出猴戲;三、一出好戲。

影片一開場,衛星、隕石、末日論,滿滿的大片即視感。

一出猴戲,一出好戲

一出猴戲,一出好戲

男主角馬進是個失敗者,開著北斗星,夢想買遊艇。世界末日論在他看來就是個笑話,就算是真的,也不妨先看有錢人的笑話,過一下癮。彩票,女神,財富和愛情都是他所強烈渴望的,然而都高不可攀。

一出猴戲,一出好戲

公司搞團建,坐著又萌又可愛的"衝浪鴨" 號出發了。這車能在陸地上開,能在水面上開,還能在海里遊,可以媲美捲毛老師的神奇校車。

一出猴戲,一出好戲

然而,鴨子終歸是鴨子,不適合衝浪。大貨輪踏浪而來,"衝浪鴨"被衝到一個荒島上。有的人受了傷,還好大家都還活著。既然活著,就得面臨"怎麼活下去"這個難題。與世隔絕,原有的組織架構瞬間失去了效力,所有人重新回到了"人"這個最原始的起點上,回到了生而平等的狀態。張總不再有威信,餘總不再有權利,保安翻身當了主人。司機兼導遊小王,是個退伍兵,具備野外生存技能。在真正的領導者未出現之前,大家只好選他當首領,畢竟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是最先要考慮的。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小王就這樣成了大王。他曾在動物園管理過比人更難管理的猴子,道理是一樣的,於是就開始用管理猴子的那一套來帶領團隊。這場猴戲,鳴鑼開場了。

一出猴戲,一出好戲

為什麼說《一出好戲》首先是一出老戲呢?它借用了《歡迎來到叢林》的人物設定和故事框架,後面的故事又有《楚門的世界》的影子。在講故事方面,這部電影沒有任何的新意,每一個情節都逃不脫觀眾的期待和經驗。如果你認為這部電影就這樣了,可能就不想再看下去了;倘若你期望這是一部《島囧》,結果肯定也會很失望。《一出好戲》要講的不是發生在孤島上的事,而是社會結構的演變歷程,人類文明的艱辛蛻變,還有人身上動物性與社會性的永久衝撞。從這個角度來看,故事的落入窠臼,反而是必須如此,應該如此的。

一出猴戲,一出好戲

無規矩不能成方圓,這句話任何時候都適用。領導者上任後的第一件事,也是時時刻刻都要考慮的事,就是立規矩,維護規矩。當時的情況下,什麼是成功?所有人的答案肯定都是一致的:能捕到魚就是成功,捕得越多就越成功。身處史前時代,頭腦不管用,於是張總就成了人們眼中的廢物。動物族群的首領首先享有交配權,人類社會當然更先進了:有人主動貼上來,有奴才包辦一切。

一出猴戲,一出好戲

一出猴戲,一出好戲

馬進看不起沒腦子的小王,不遵守小王定下的規則,變成了害群之"馬"。 禁食,毆打,懸吊,小王實施了懲戒,起到了殺雞儆猴的作用。在這裡我們看到了美國電影《死亡實驗》的影子,個體本是自由的,有了群體,就有了等級;有了等級,就有了壓迫。

眼看著六千萬的彩票就要到期了,馬進不甘心,帶著小興去尋找新大陸。看到海面上有一頭死熊,馬進二人終於相信外面的世界已經毀滅了,他們這一船人就是人類最後的倖存者。回去之後,馬進和小興再次受到了懲罰,也受到了眾人的奚落和嘲諷。先驅者總是孤獨的,看到這裡,你有沒有想起魯迅的雜文?

腦子還真是個好東西,張總搞起了"分裂",帶領一部分人來到一艘廢棄的大船上。船是倒放著的,彷彿是一個新世界。船上有漁網,能解決食物匱乏的問題,還能有剩餘。船上有紅酒,有罐頭,有電器……很多好東西,或者說,每一樣都是好東西。張總確實很有經濟頭腦,他用紙牌充當貨幣,跟小王他們做起了買賣。從現在開始,不僅有了壓迫,還有了剝削。

一出猴戲,一出好戲

帶著大家一起離開,原來只是張總的政治口號。馬進還是捨不得放棄,帶著小興選擇再一次離開。四面都是海,走投無路的馬進和小興回到張總那兒討吃的,或者借一下網也行,結果被毒打一頓。90天的期限到了,彩票成了廢紙一張,但是天上開始下魚,好多好多魚,老天爺兌現了馬進的彩票。在這裡,魚是財富,也是聖誕樹上的鈴鐺,預示著救世主就要出現了。有了資本,馬進決定改天換命,當個陰謀家:一、積累自己;二、消耗別人;三、傳播希望;四、比誰都狠。

小王一群人在死亡線上掙扎,去找張總借。你不借,那我只好搶了;你搶我的東西,我當然要跟你拼命了。就在雙方打得你死我活的時候,馬進像神一樣站在高處,慷慨陳詞,同樣是用希望給所有人洗腦。他真的成了神,並且開始按照他的意志建設伊甸園。好景不長,怪聲再次出現的時候,馬進、小興和小王追到海邊,看到海面上有大船駛過,原來外面的世界一直都在。

一出猴戲,一出好戲

馬進又一次被老天給耍了。他不甘心,不想親手葬送辛苦累積起來的一切。必須除掉目擊者小王,馬進和小興合謀,說小王瘋了。"真的有船!",真話成了假話,真理成了謬誤。一說真話就要挨電擊,到了該說真話的時候反而說了假話——這個情節是不是也很熟悉?小王雖然還活著,實際上已經死了。

一出猴戲,一出好戲

馬進覬覦張總的房間,想買才發現牌出了問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搞政治的馬進當然玩不過搞經濟的張總。這時,最大的陰謀家小興終於露出了狐狸尾巴,他想謀奪張總的家產,把其它人都留在這裡。馬進良心發現,更不想小興誤入歧途,決定撥亂反正。馬進說出了實情,結果反而成了第二個瘋子。得不到大家的信任,馬進決定聯合小王單幹。在姍姍的幫助下,船被點燃,換來了所有人重生的希望。馬進跌進海中,醒來發現其它人已經獲救,只有姍姍還留在島上等他。他贏得了愛情,最終還是失去了一切。

猴戲到此結束,人又變成了人。真是如此嗎?歷經百萬年的進化,沒了尾巴,脫了猴毛,直立行走,使用工具,發明創造……文明在累積,科技在進步,生活一直在改變,人呢?是不是仍被命運之手(或者說老天爺)耍弄?不好說。馬進從頭到尾都是一隻桀驁不馴的猴子,在那樣的一個孤島上,他舉起金箍棒,做了一回玉皇大帝。生活不易,或許每個人都能稱之為鬥戰勝佛。總的來說,這部電影笑料不多,也不新,抖機靈很有趣,不乏刺世情懷。《一出好戲》,一出好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