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整理了上市和非上市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情況

《巴Ⅲ》寬限期2018年末到期,屆時普通商業銀行和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中國即工農中建)要達到的資本充足率標準為:

表1 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要求

我們整理了上市和非上市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情況


注1: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包括工農中建四家。

注2:《巴Ⅲ》和《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規定:(1)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5%;(2)一級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6%;(3)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8%。加上留存超額資本2.5%的要求,實際充足率要求為7.5%、8.5%和10.5%。系統性重要銀行分別增加1%。其中,核心一級資本包括實收資本或普通股、資本公積、盈餘公積、一般風險準備、未分配利潤和少數股東資本可計入部分。其他一級資本包括其他一級資本工具及其溢價和少數股東資本可計入部分。

表2 上市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情況

我們整理了上市和非上市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情況

表3 非上市主要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情況

我們整理了上市和非上市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情況


所以,2017年下半年至今,隨著去槓桿的總體部署,三三四文件、資管新規等的發佈,打破剛兌、實施穿透監管、限制期限錯配等的趨嚴,督促商業銀行壓縮同業和表外業務,迴歸以穩定存款和表內信貸為基礎的資產負債擴張模式,表外融資需求向表內的轉化使得銀行被迫消耗更多的監管資本。同時,2018年1月5日,銀監會發布公告,就《商業銀行大額風險暴露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旨在解決信用集中度風險,以一級資本淨額為基準對風險暴露進行量化約束,通過提高一級資本淨額的佔比(降低槓桿率)的方式加強全面風險管理。加之,IFRS9的實施使得銀行有更多的金融資產被歸入以公允價值計量且計入損益的類別,因此其利潤波動性將增大,對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有0.2%-0.5%的負面影響。

從實際操作層面看,商業銀行可以通過發行二級資本債補充二級資本,但其他一級資本的補充工具目前只有優先股,優先股必須設置強制轉股條款,因此必須由上市銀行採用非公開形式發行。從發行結果來看,有明顯的集中效應,工農中建交累計發行餘額佔比接近60%。上述情況使得對一級資本儲備不足,權益類資本工具發行能力不足的中小型和非上市商業銀行來說,一級資本需求矛盾明顯。

為解決上述矛盾,2018年2月28日,人民銀行就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資本補充債券的有關事宜進行了公告(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8]第3號,以下簡稱“第3號公告”),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具有損失吸收機制或觸發事件的包括但不限於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和二級資本債券在內的新型資本補充工具。3月12日,銀監會、人民銀行、證監會、保監會和外管局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支持商業銀行資本工具創新的意見》,明確提出“總結商業銀行發行優先股、減記型二級資本債券的實踐經驗,推動修改有關法律法規,研發完善配套規則,為商業銀行發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轉股型二級資本債券、含定期轉股條款資本債券和總損失吸收能力債務工具等資本工具創造有利條件。”

不久的將來,市場上第一隻用於補充其他一級資本的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即將面世。

我們整理了上市和非上市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