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何的命运,不得已的薄情——《半生缘》

无奈何的命运,不得已的薄情——《半生缘》

1.

将张爱玲的小说改编成电影是一件极为冒险的事。景物描写的细致,人物内心的摇摆,事态稍纵即逝的捕捉,很难用画面来表达。好在电影也有着天然的优势,让扁平的人物从书里鲜活的走出来,甚至用观众更加理解的方式动作起来,同样可以将一个故事讲得沁入肺腑。

这部电影在豆瓣得分是7.5,作为以文艺片闻名的导演许鞍华,没能够取得更高的分数,除了上述的原因外,《十八春》作为张爱玲中后期的作品,摒弃了大量浮华绚烂的场景和奇情人物的命运,选择看似更加朴素和灰暗,不张扬的小人物的人生,也让整个片子减少了发挥的余地。

这部电影获得了金马奖的造型,原创歌曲(黎明演唱)以及最佳女配角(梅艳芳),已经是非常大的肯定。

2.

曼桢和全家7个弟妹还有母亲住在上海常见的幽暗的弄堂里。她还有一个做舞女的姐姐曼璐,他们全家的主要收入来源都来自于她,曼桢在工厂赚的,补习赚的,只能填补一小部分。

她的日子忙碌,单调,不知前程,但是年轻总是好的,她很快同工厂里的两个年轻人叔惠和世钧成了好朋友。

当她和世钧成为恋人后,还是向他交了底。虽然姐姐出嫁,于两个年轻人来讲是件好事,觉得心灵的重压已去,但是她们家更多的经济重担也压在了她的身上。她不忍和他尽快结婚,也是不想太快压垮他。

结果命运趁虚而入。她的姐姐将她作为借腹生子的工具,软禁起来,世钧找不到她,终于娶了别人。

两人再相遇已经是18年后。虽然感情犹在,但是中间已经十几个春秋过去,恍然已是半生。

3.

张爱玲的原著将这个故事讲的波澜不惊。只是细细的告诉你,那天的天气如何,他们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穿了什么衣服。

好像什么都没有错,好像即使从来一遍,曼桢和世钧也未必能够迅速的,抓住命运隐藏的草灰蛇线一样的伏笔。

但是爱意如此分明的两个人还是不能够在一起,让同为小人物的观众看了后,的确会茫然不知所措。

曼桢也许就是多了那一点点的自尊和善良。就是在经济条件最差的时候和世钧结婚又怎样?无非就是被人说贫女终于找到一个好户头罢了。我在这个浑浊的尘世里,就是活出了快乐的光彩,谁奈我何?

世钧也许就是多了那一点点的混沌和犹豫。他如果坚持着结婚后再离开上海,他如果在家人发现曼桢有一个舞女姐姐的时候,更加坚定的站在她这一边,也许曼桢会因为他的坚决而态度改变。

至少,两人不会争吵,不会冷战,不会一个不经意的告别就再也不见。

这部戏里公认的最坏的人无疑是曼桢的姐姐曼璐了。她的狭隘自私,彻底伤害了她的妹妹。但是细看的时候,我觉得最让人齿冷的是她们的母亲。

愚昧不通世事的母亲常有,但是心安理得的任由大女儿做舞女养活全家,心安理得的为了保住大女儿赚钱的地位,让二女儿受其迫害,则非一般的昏聩了。

所以,曼桢从一开始就处在一个极为危险的困局,她如果不尽力的挣脱,就会立刻的沉沦,而她自己始终没有意识到而已。

她在曼璐死后,回去嫁给姐夫只为照顾孩子,则是她从小深受其母亲所害的另一个明证——你没有那么金贵,特别是生了孩子以后。

你做的任何事都不能够为了自己,你需要给“社会”一个说法。借腹生子是当时常有的,为了孩子嫁给父亲也是同样被鼓励,曼桢终于和曼璐一样走上了他们昏聩的母亲为她们设下的局,只不过更加的稀里糊涂而已。

不过,那个时候稀里糊涂的人并不是只有她一个。世钧娶了不爱的翠芝,他一辈子不知道她中意的其实是他的好友叔惠。然而,翠芝自己确是知道的,也大胆的解除了婚约,但是也终于在叔惠的胆怯下败下阵来。

每个人都被混沌灰暗的社会洪流裹挟着往前走。有的是真的不明确,比如世钧和曼桢;有的是明确但不敢声张,比如叔惠和翠芝。一个不小心就陷入到泥潭,一个不留神就错过了机会,一个不经意,再回头已是百年身。

无奈何的命运,不得已的薄情——《半生缘》

4.

较原著而言,我觉得电影改编的好的有三处,前两处都是叔惠和翠芝的场景。

一处是翠芝的鞋跟断了,世钧回去给她取鞋来换。原著的发生地点是在电影院,世钧并不乐意,回到影院后,还赌气似的马上买了下一场的票,说自己因为拿鞋错过了电影,需要重看,借以鸣不平。

电影里将事件的发生改在湖边游船。当然是出于让叔惠和翠芝滋生情愫的考虑,让大家看着他们四目相对,爱意互生。

相信很多人会对这样的编排充满感激,毕竟张爱玲的描述太隐晦了。但是,我私下觉得,敢于赌气再看一场电影的世钧却更为有趣生动一些,不是一个一味任人摆布的老好人。

另一处是叔惠若干年后再次和已经是世钧妻子的翠芝相遇。两人独饮良久,饮着饮着,翠芝闭上眼睛,头靠在沙发上,叔惠慢慢的将头靠上去,离得那么近那么近,但是终于还是又滑落了小来,嘴里说着:“这么多年都是因为你。”两人都没有再进一步。

无奈何的命运,不得已的薄情——《半生缘》

猜想观众心里一半是希望进,一半是希望退;看过原著的觉得心下惶然,不知这样的失控会发展到哪里,没有看过原著的估计心里还怀着希冀,以为这半世纠缠,终于还是可以成全一对男女。十分的惊心动魄。

最后,自然是结尾了。小说的结尾让世钧对曼桢和姐姐以前的初恋男友间恋情充满祝福,虽然是塑造了一个更完美和顺应时代的男人,但是总让人觉得薄情的有些出乎所以。

电影的结局就感觉好很多,虽然也一样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凄凉的台词:“我们都回不去了。”但是,两人表情凄凄,泪眼盈盈,总让观众觉得还有盼头似的——毕竟才半生,大家还有下半辈子可以在一起。

5.

所有的演员都是近乎本色出演。

风尘的曼璐自然是梅艳芳扮演,狡诈的姐夫自然是葛优的小眼神才撑得住。黎明一贯的优柔形象带入到世钧,一贯的让人不忍苛责;形象干净,气质冷淡刚烈的吴倩莲和曼桢的形象几乎融为一体。

让我最为眼睛一亮的是姐姐以前的初恋男友的扮演者王志文。他一出场,我觉得立刻空气里就多了几分暧昧的气氛——作为一个县级医院的医生,气质也太出挑了些,也难怪世钧多心。

但是看到结尾,导演又并没有像书中一样,安排吴倩莲和王志文在一起,可见不管是书里还是戏里,差那么一点点运气都不行。

6.

整部影片的色调都是灰扑扑的,唯一每一次点亮银幕的就是几张明艳没有经过世事的笑脸。后来,大家人到中年,笑脸也欠奉,只凭着各人的一点点生气撑着,非常的说不出的难过。

好在结尾的时候,配合着世钧和曼桢的重逢,林夕婉转艳丽的词句被黎明缓缓的唱出,一切都那么的契合,甚至歌曲中融入的花腔女高音。仿佛带着观众又经历了一遍他们这半生的情缘,有时深情,有时落寞,有时奇峰险峻,终于最后还是能够从容妥帖的融合到一起,已经是非常的圆满和不容易了。

以前的命运无奈何,以前的薄情不得已,已然看过半生的风景,留下一个绵绵不绝的华丽的高音当做结束,观众和剧中人一样的舍不得。

无奈何的命运,不得已的薄情——《半生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