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三国十大谋士,智谋才略都与诸葛亮不分伯仲!

“卧龙”、诸葛亮

闲聊三国十大谋士,智谋才略都与诸葛亮不分伯仲!

第一名、诸葛亮号称“卧龙”,飞龙在天,声震于野。他是个全方面的人才,不管在战略战术,还是在政治经济发展上都很强,等同于荀彧和荀攸叔侄组合,还是个发明家,最后过度劳累死于五丈原,所以诸葛亮是当之无愧的三国第一谋臣。杜甫作千古名篇《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郭沫若称其“千古贤相,智慧化身;忠义之士,悲剧英雄。”连鲁迅也对他有所评价“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鬼才”、郭嘉

闲聊三国十大谋士,智谋才略都与诸葛亮不分伯仲!

第二名、郭嘉号称“鬼才”,那就不属于人类的范畴了。在和袁绍之战中也有上佳的表现,提出的《十胜十败》,让曹操赞美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可见他是个仅次于诸葛亮的人才,如果没有早死就能帮助曹操统一全国,当然历史没有那么多如果。 曹操陷入一个怪圈,就是其谋士戏志才、郭嘉等大多因病早死。郭嘉的习性和曹操的本性很相近,都是浪荡公子哥,所以曹操才把他当作朋友看待。

“大都督”、周瑜

闲聊三国十大谋士,智谋才略都与诸葛亮不分伯仲!

第三名、周瑜号称“大都督”。一代文豪苏轼兀立于滚滚奔流的长江之畔,“想公瑾之神”,“壮公瑾之业”,感慨万千,以一阕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抒发出他对风流儒雅,功勋彪炳的周公瑾的无限向往和景仰。是周瑜毁了曹操统一全国的梦想,魏国由盛转衰,可见要不是由于生病早死和为了衬托诸葛亮,也不会在三国演义中跑龙套。

“王佐之才”、荀彧

闲聊三国十大谋士,智谋才略都与诸葛亮不分伯仲!

第四名、荀彧(xun二声、yu四声)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彧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荀攸、司马懿、郭嘉等大量人才。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

“忠臣”、陈宫

闲聊三国十大谋士,智谋才略都与诸葛亮不分伯仲!

第五名、陈宫才华出众,忠臣不事二主,和吕布一起赴死。陈宫

最开始是追随曹操,献计让他打败了黄巾军,占据了兖州“追黄巾至济北。乞降。冬,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曹操在此期间招揽了荀彧、程昱、典韦、乐进、于禁、李典等众多文臣武将,可以说是陈宫奠定了曹操称王的根基。可在曹操血洗徐州后改变了陈宫对曹操“必宁生民”的看法,丢弃大好前途,去投奔吕布。如果吕布能听从他的建议,也不会有最后的惨死下场,可惜了貂蝉美人。

太祖谓宫曰:“宫台,卿平常自谓智计有余,今竟何如?”宫顾指布曰:“但坐此人不从宫言,以至于此。若其见从,亦未必为擒也。”太祖笑曰:“今日之事当云何?”宫曰:“为臣不忠,为子不孝,死自分也。”太祖曰:“卿如是,奈卿老母何?”宫曰:“宫闻将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老母存否,在明公也。”太祖未复言。宫曰:“请出就戮,以明军法。”遂趋出,不可止。太祖泣而送之,宫不还顾。宫死后,太祖待其家皆厚于初。

①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辅主真堪敬,辞亲实可哀白门身死日,谁肯似公台!

②亚父忠言逢霸主,子胥剜目遇夫差。白门楼下公台死,致令今人发叹嗟。

③不识游鱼不识龙,要诛玄德拒曹公。虽然背却苍天意,谁似忠心映日红?

谋主”、荀攸

闲聊三国十大谋士,智谋才略都与诸葛亮不分伯仲!

第六名、荀攸号称“谋主”,他是个战术型人才,就是谁制定了大略计划,他负责完善,在曹操谋士集团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独一无二的。曹操曰“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 三国演义中颜良文丑被关羽所杀,突出了关羽的勇猛,事实上这二人是中荀攸之计后军败才被杀的。曹操擒吕布,灭袁术,破袁绍,都有荀攸的计谋,曹操为张绣所败之前,攸言于太祖曰:“绣与刘表相恃为强,然绣以游军仰食于表,表不能供也,势必离。不如缓军以待之,可诱而致也;若急之,其势必相救。”曹操败后回去就向荀攸表示了歉意。

第七名、“卧龙凤雏”号称二人得一,便可安天下。庞统在前线指挥攻陷险关重重的益州,为刘备入主蜀地做出杰出贡献,可见他是很有才华的,从他的称号看是排在诸葛亮之下,在中国古代龙为尊,凤次之。但因庞统容貌丑陋,处处碰壁,有很强的自卑感,表现欲望强烈,遇到诸葛亮就会失控,我偏和你唱反调,这是他最大的致命之处,因此死于落凤坡。真乃“阿喀琉斯之踵”,也就是说庞统对战其他人(包括周瑜)都不会失败,可是一旦被人抓住这个弱点,就是无名小卒也会干翻他。

“孝子”、徐庶

闲聊三国十大谋士,智谋才略都与诸葛亮不分伯仲!

第八名、徐庶号称“孝子”原名单福,幼年爱击剑,行侠仗义,乃忠义之士。刘备兵弱将少难挡曹军,在这危机关头,徐庶建议放火烧寨,佯装退兵,然后派关羽、张飞等领兵埋伏以待曹军追兵。曹仁不知其中有诈,中了埋伏,曹军伤亡惨重,刘备反败为胜,这才从容收兵,返回新野。这就是著名的火烧新野之战

后来曹操率大军南征荆州。刘表的儿子不战而降。刘备率军民二十多万人南撤。在曹军追及到长坂坡时,刘备寡不敌众,大败而逃,辎重全失。徐庶的母亲也不幸被曹军掳获“先主在樊(城)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可他身在曹营,一生没有献过计策,从他前期为刘备抵抗曹操可知,其才华值得重点提出。

“毒士”、贾诩

闲聊三国十大谋士,智谋才略都与诸葛亮不分伯仲!

第九名、贾诩号称“毒士”,军事才华也很突出,擅长谋人,说白了就是擅长说好话哄人自保。可是难道那些不油滑的正直谋士不知道如何自保么,他们当然知道,可是品德决定行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能看到他活到最后,就说他是最聪明的人。其最大的污点就是同李傕等人祸乱长安,导致天子被曹操所擒。

“忍者”、司马懿

闲聊三国十大谋士,智谋才略都与诸葛亮不分伯仲!

第十名、司马懿这个人物很有意思,说他是谋臣可更像是“枭雄”。虽然他善于隐忍成为晋太祖,可是不能说他在军事上比所有人高出一头,就像刘邦最开始也没有料到自己会有当皇帝的一天。在司马懿刚加入曹操阵营时,他一定没有造反当皇帝的念头,必须得在主子面前有所表现,可结果是没有一点作为,风光都被其他谋士夺走了。其次从他和诸葛亮的对战中可知相差很多。因为诸葛亮在北伐中把魏国的有名将领都杀死了,司马懿这个军事无能之辈,趁机爬上权力顶峰,可以说他因诸葛亮而成就晋国霸业。

三国后期正所谓“蜀国无大将,魏国无谋士”。

如果这些早死的谋臣还活着,那么三国历史更加迷人,当然也对中国伤害越大,导致五胡乱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