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特务机构锦衣卫专属佩刀—绣春刀到底长啥样?

绣春刀是明朝特务机关锦衣卫、御林军概念性质的佩刀。 绣春刀外形综合了堪合时期日本输入中国的倭刀的特点,到中晚期更偏向于明代本土特殊定制的工部腰刀。

明朝特务机构锦衣卫专属佩刀—绣春刀到底长啥样?

宋人化用“绣衣春当霄汉立”一句中的“绣春”做了园名,到了明代,明人将锦衣卫、御林军配刀称作“绣春刀”,是语出有典,大有寓意的,以示锦衣卫、御林军与皇家的关系密切早期。

对于绣春刀的样子,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可靠的文字,也没有发现它的出土文物,后代的很多人只能根据当时明朝绘画中的寥寥几笔对其进行考证。

明朝特务机构锦衣卫专属佩刀—绣春刀到底长啥样?

从外表的形状上来说,绣春刀是从唐刀而演变过来的,将之前的唐刀和梅花刀等特点全部展现出来。而且还要比明朝雁翎刀轻便许多,绣春刀除了刀脊是笔直的之外,刀刃还带有一些细微的弧度。

最新的说法是,绣春刀最大的特点在于刀鞘上面有鞘裙,裙底织有排穗。其它特征和明朝腰刀无异。

明朝特务机构锦衣卫专属佩刀—绣春刀到底长啥样?

明世宗朱厚熄《千家诗》写到:“大将生来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风吹锣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由此看来,雁翎刀才是明朝军队标配军刀,武力值极强,并佩于腰间,是为腰刀的一种。

关于绣春刀《出警入跸图》中绘有详细的样式,但具体在明万历年间,到底此腰刀是否就被称为绣春刀目前还没办法考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