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人要想成功,首先要發瘋

南懷瑾老師:人要想成功,首先要發瘋

孟子提出來,人真正的修養是養心,培養天然的善良心性,與身體的修養,是連在一起的。首先是“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這個“息”,普通只當作休息的息;其實在中國古代,尤其是《易經》的文化思想,大家常說“消息”一詞,例如與人相遇時,問起“有什麼消息?”這是指馬路新聞的消息。


消息也是一個現象,和佛學上說的“生滅”同一意義,息是成長,消是散去,這是《易經》“盈虛消息”的觀念。人死了,叫做消失了,沒有了,而在《易經》的“本體觀”上看來,與佛的“本體觀”差不多,認為生死是兩頭的現象,人雖死了,可是能使人生長或死亡的本體功能,並沒有動。


所以今日之死,也就是明日之生;今日的時間在不斷消失,而明日的時間正在到來;現在死亡,也即下一次生的開始。現在看生命是活著的,而實質上就是莊子說的“不亡以待盡”,活在這裡的目的,只是等死;假如說活一百年,也是在等一百年的最後那一天。所以這一個存在,就消;相反的,形態上“息”的時候,本質上也是成長的時候。


此外,佛學對“息”的解釋又不同,有時候用“息”來代表呼吸,一呼一吸之間,名為“一息”。學“小止觀”的,學打坐的,有數息觀,就是一呼一吸之間,數為一息。

在“息”的中間有沒有停留?就是靜止不呼不吸的時候,我們看剛出生的嬰兒睡眠,就有這個現象。嬰兒的睡眠,需要約十六個小時,十一二歲約十一二小時,二十歲以上約七八小時,年紀越大,需要的睡眠時間越少,老了整夜都睡不著。但是,老人在一夜的睡眠中,真正完全睡著的時間,連一兩分鐘也不可能,只要幾秒鐘的睡著就夠了。所謂真正睡著,是整個腦神經完全休息,絕對休息,同死了一樣。


一個很疲勞的人,開始躺下去時,還有呼吸,像拉風箱一樣,甚至打呼,看起來是睡著了,實際上一部分腦神經並沒有休息,還在活動。人在醒時為幻想,睡時為夢境,每人每天睡時都在做夢,只是又隨時把它忘記了,醒來便誤以為無夢。真正完全睡著時,腦神經全部絕對休息的人,呼吸也停止了,這就是“息”;如果用儀器測驗,顯示板上一定沒有曲線,只是一根直線划過去,此時,他正在安詳熟睡之中。

南懷瑾老師:人要想成功,首先要發瘋


大家談修養的人,雙腿打坐,欲求清淨無念,但是沒有到達這個境界,連初禪也夠不上。佛學的道理講得好,聽了很高興,可是平時自己修習,沒有在心性上達到這種境界,則沒有益處。這個境界並不是昏迷,這是“息”的道理。


再由各家的這些有關知識,來討論孟子所謂的“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孟子是說,當心性在晝夜之中,隨時達到這樣安詳、息的境界時,就自然瞭解自己本性善的一面。這時候生理上保持“平旦之氣”,那是一種朝氣,從正子時經醜、寅、卯到上午六時正,這一階段為“平旦之氣”。練氣功的人,要在這個時間用功,所以養氣是要永遠保持這個“平旦之氣”,也就是“夜氣”,這是生理部分。


在心理部分的養氣,則養到隨時保持清明“平旦之氣”不呼也不吸,進入“息”的境界,心理上不起善惡的念頭,這時,自己心的善良面目就找到了。這是孟子的真實功夫,在中國文化而言,學佛,學道,學儒,這一部分的修養就是基本;這一部分沒有學好,就是基礎不穩定,都不行。


所以他說:“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人的心理、生理不能保持平旦夜氣的清明,身體就病了,那就差不多隻是一個動物了。人能無病無惱,就是最快樂的事,是大樂,佛與佛之間的交際話,就是“少病少惱否,眾生易度否”,可見這是兩大困難,因為沒病沒惱很難,度眾生也很難。能夠保持平旦的夜氣,就少病少惱;能夠保持“平旦之氣”的境界,本性清明面就出來了。


因此孟子鄭重告訴我們,身心兩方面修養的重點。認識了這個道理,用這個方法去修養,一切就會在成長中。中國人後來所說的,欲修長生不老,基本上也是從這裡著手。如果身心上失去了這種境界,“無物不消”,只有向死亡的路上走。


最重要的,是孟子引用孔子所告訴我們的修養方法。孔子說:修養的功夫,“操則存”,掌握、把持在自己的手裡,也就是掌握自己的定力,如果自己不能掌握自己,那也完了,跟禽獸差不多了。養心煉氣,要在行、住、坐、臥之間,隨時把握得住定的境界才行,如果放棄了它,就立即沒有了。所以修養的境界,完全是由“心行”來的,不是靠盤腿打坐,如果念念散亂,念念忘失了這個境界,就不必談修養,那是在放,在舍,放出去了,沒有修養。


學佛也是一樣的,所謂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四念處,就是“操則存”,在佛家講,“操”就是修持,所以戒、定、慧要自己把持住。這個基本修養,各家都是一樣的,人類文化的基本求善,差不多都是相同的。


孔子如此講修養,只是“操則存,舍則亡”,還是不夠,就像現在的青年參加聯考,在考前天天用功,曉得了“操則存”;考完以後,一放鬆又全部忘記了,於是“舍則亡”。所以“操則存,舍則亡”並不能修養成功,我常說,做任何一件事,欲想成功,一定要發瘋,不到快發瘋的階段,是不會有成就的。


藝術家、音樂家、科學家之成功,都是如此。學佛也是如此,重要的是在瞭解道理,認識了這養氣的經驗以後,“出入無時”,一出一入,來去、生滅,就是那樣來往,“莫知其鄉”,不知道它到哪裡去了。就像《金剛經》說的,“無所住而生其心”,根本就無所住,無所不在,普遍的存在。


所以講究修養,只要記住孔子這四句話,上面兩句“操則存,舍則亡”為修養的方法,下面兩句講見地,認識心性基本的境界“出入無時,莫知其鄉”。“鄉”等於方向的向,這就是佛學上所說的,是心意識清淨面的現量境界,呈現出來了。

南懷瑾老師:人要想成功,首先要發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