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幹部:攀門「窮親戚」送去新希望(圖)

扶貧幹部:攀門“窮親戚”送去新希望

扶贫干部:攀门“穷亲戚”送去新希望(图)

記者(右二)在扶貧責任人劉延利的指導下查看證、冊。楊傑 攝

開欄的話

“360行,行行出狀元”——不是高薪的職業才顯得尊貴,不是炫目的職場才顯得偉大。不同的職業,揹負著不同的責任,承受著各自的艱辛。無論您從事什麼職業,只要恪盡職守、躬身奉獻,您就是我們心中的英雄!

多一點體驗,多一份理解。從今天開始,本報推出“記者體驗360行”欄目,記者將零距離地傾聽、感知各行各業的酸甜苦辣!希望您的目光注視著我們的腳步……

體驗職業:基層扶貧幹部

體驗地點:玉田縣林西鎮

體驗記者:魏偉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 黨的十九大報告莊嚴承諾,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催動世界最大規模人口的脫貧攻堅。

近日,記者走近扶貧責任人劉延利,親身感受扶貧工作的酸甜苦辣,聆聽扶貧幹部為貧困群眾送去希望的故事。

他攀了一門“窮親戚”

10月10日上午,金黃的陽光灑進玉田縣林西鎮扶貧辦的窗口,也灑進了每個貧困群眾的家裡。辦公室一角的鐵皮櫃裡,精準扶貧檔案整齊羅列,牆上,傾盡工作人員心血的林西鎮貧困戶分佈圖格外醒目。

記者跟隨副鎮長劉延利驅車來到東魯莊村貧困群眾於建國家,開展每週一次的扶貧走訪工作。見到劉延利,行動不便的於建國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坐上炕頭,劉延利給於建國解心寬,“現在大閨女又上學了,學的幼師,以後找份工作肯定沒問題,還能補貼家裡。醫療這塊兒,也報銷百分之九十多,還安排了公益崗,以後的日子肯定越來越好!”於建國邊聽邊不住地點頭。

劉延利告訴記者,早前,心靈手巧的於建國是村裡的好勞力,也是家裡的經濟支柱。於建國與妻子王冬梅有兩個女兒,一個上中學、一個上幼兒園。那時,他在外做工,每月有數千元的收入,妻子在家照料兩個孩子,日子過得平靜安穩。

然而,這一切被一場疾病擊碎。

2017年初,於建國突發腦出血,在醫院幾經搶救才挽回了生命。疾病,奪走了他的勞動能力,擊垮了家庭的經濟支柱,高昂的醫療費用耗盡了家中積蓄,負債累累。

於建國一家陷入混亂。懂事的大女兒感受到家庭陷入“泥沼”,提出放棄學業,在家照料生病的父親並打零工補貼家用,將上學的機會留給妹妹。肩負起生活重擔的王冬梅未及多想,同意了大女兒的要求。

大女兒輟學了。母女倆分工:母親每天接送小女兒上下學,照料家中事物;大女兒則照顧父親,並聯繫了縫紉的活兒,賺錢補貼家用。

不能誤了孩子的幸福

“我剛開始時很震驚,咱們這兒竟然還有輟學的孩子!”劉延利說。

成為於建國一家的幫扶責任人,劉延利多次到於建國家瞭解情況,並首先展開教育扶貧。“雖然有政策,但是他大女兒輟學思想堅決,我們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劉延利說。首次接觸於建國的大女兒時,她正坐在縫紉機前幹活,對於重回校園,沒有表現出太多的渴望。“我上學沒人照顧我爸,我媽忒累,我還是在家幫我媽照顧家裡吧。”她說。

劉延利從長遠考慮,多次與孩子談心。“你家的困難是一時的,現在方方面面都在幫助你媽你爸渡過難關。你不能因為家裡的變故,耽誤了學業,耽誤了幸福。現在不上學,以後怎麼辦?有工作是什麼生活,沒工作是什麼生活?”劉延利以及村裡、教育部門的人員多次做其思想工作,講明瞭幫扶政策,打消其思想顧慮。最終,孩子重新步入校園,現就讀於玉田職教中心幼教專業。“現在,大女兒免除了學雜費、書本費、校服費,每年還有2000元的補貼,小女兒免除了保育費。”劉延利說。

除了教育扶貧,劉延利還幫助於建國一家落實了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費補貼、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補貼、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慢病簽約服務,與林西鎮衛生員進行了簽約服務,享受定期體檢。全家享受住院“先診療後付費”無需繳納住院押金,就醫費用“一站式”報銷結算,醫療總體報銷水平可達95%。享受國家12000元產業扶貧政策,入股唐山挨個來食品有限公司,每月分紅100元。為王冬梅安排了村幫扶崗,每天打掃主要街道,還能就近照顧家庭,每個月有600元收入。

“要不是趕上了這麼好的政策,兩個孩子都耽誤了。現在,我們的生活又有了奔頭!”於建國的老父親激動地說。

好政策送來新希望

聊了許久,劉延利照例對於建國家的扶貧檔案進行查看。打開檔案夾,裡面整齊碼放著諸多紅紅綠綠的證、冊。“這個檔案每個建檔立卡戶都有,包括七證四冊兩表一卡。”劉延利說。

在劉延利的指導下,記者一同查閱檔案中的《河北省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繳費手冊》《河北省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證》《扶貧手冊》《玉田縣社會救助兜底扶貧政策手冊》《最低生活保障證》等。在仔細查看了檔案後,劉延利在《河北省建檔立卡貧困戶結對幫扶記錄本》上,對幫扶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記錄。他說,他們每週至少一次進行入戶走訪,瞭解群眾是否有困難,幫助打掃衛生,查看各項政策落實情況,如有欠缺及時聯繫落實。

記者在《河北省建檔立卡貧困戶結對幫扶記錄本》上看到,每一頁都有入戶時間、幫扶工作開展情況、貧困戶反饋問題、反饋問題處理情況等內容,非常詳細。

“今天,我們準備給他家改廁,就是旱廁改水側,方便他家的生活,也減少疾病的發生。改廁的人工、廁具等費用,不用他家出一分錢。”劉延利說。隨後,他又囑咐施工人員道:“把他家的便池做實了,弄點沙子、水泥,把腳踩的地方弄好,他行動不方便。”

在扶貧政策的大力託舉下,像於建國家一樣的貧困群眾已然看到了新的希望。

“我們的使命就是精準扶貧,幫助貧困群眾走上小康路,而起到決定作用的還是國家的好政策。”劉延利說。

記者 魏偉 通訊員 楊傑 王詩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