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日本国家战略之十二:石原式狂堵

石原在没有解决自己思想缺陷的情况下,就急不可耐的付诸实践,期待边干边修正,无形中步入了“败兵先战而后求胜”的境地,其实,在参谋本部、陆军省和外务省内都存在着分裂“满洲”的思想。只不过,这些人瞻前顾后,总是找不到将之付诸实施的恰当时机。

二战中日本国家战略之十二:石原式狂堵

1931年9.18事变前后中日两国形势图

石原莞尔则以锐利的直觉和独到的分析,意识到1931年是一个最佳年份,因此因为此时在中国内部,蒋介石第一次大规模投入中央军“围剿”红色政权,张学良则不断陷入国民党内的派系斗争,将东北军的主力部队陆续调入关内稳定华北形势。在国际上,苏联忙于大清洗,美国受制于经济危机,英法和德意互相牵制。如果日本不利用这个机会控制东三省,或将永远失去这一战略机遇

二战中日本国家战略之十二:石原式狂堵

东北义勇军的部分人员及装备

如上篇所述,当时的日本军政界已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根本没有任何一个机构、一个政党和一个人、有能力、有威望力挽狂澜,在东亚大陆上断然实行这种大刀阔斧的行动。

二战中日本国家战略之十二:石原式狂堵

装备精良中央军

于是,石原及铁杆追随者板恒征四郎决定,以自下而上的方式解决这一难题。他们在关东军和朝鲜驻屯军中寻找志同道合者,决定在9月中旬,利用海外驻军本身的力量,独断专行的发起攻击行动,这个密谋,不仅瞒着海军,瞒着参谋本部、陆军省和内阁,甚至连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参谋长三宅光治也被蒙在鼓中。日本时任外相币原喜重郎,是在19月19日早晨看报纸才惊悉事变已发生,驻沈阳领事森岛守人不仅是前辈封锁消息,事变期间还遭到赤裸裸的武力恐吓。板垣征四郎以统帅权独立的老套路,轻易驳回的森岛谋求双方和平协商的建议,一位不耐烦的少佐甚至拔出军刀大叫道:“对于干涉统帅权者绝不姑息”

二战中日本国家战略之十二:石原式狂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联

不过,这帮拼命三郎的冒险行动在9月18日发起后,本庄繁立即表示支持。参谋本部在略经犹豫后,也决定支持。朝鲜驻屯军更是在第一时间就违背军令,在没有接到上级命令的情况下跨区增兵,进入中国境内,助推事变的深化。而蒋介石和张学良均错误判断了形势,以为这次事变只是局部性冲突,寄希望于国联调停,要求现地驻军不抵抗,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日军的胜利成本。

二战中日本国家战略之十二:石原式狂堵

日军在中国东北村庄发起的攻击行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