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高怎麼施肥達到高產 方法、技術、時間

我國柑橘高產施肥方法、技術、時間和用量:成年柑橘一年中要經歷發芽抽梢、開花結果的生理過程,每年分春、夏、秋、冬四次抽梢,期間同時進行花芽分化、坐果過程。所以對柑橘的營養調節非常重要。如果營養過剩,則枝梢生長過旺,引起大量落花落果。營養不足,側枝和果實爭奪養分,使果實發育不良。

柑橘高怎麼施肥達到高產 方法、技術、時間

某種營養元素缺乏嚴重,會引起缺素的生理性病害,甚至導致樹體死亡。柑橘氮過量則果實皮厚,果小,轉色慢,糖度低,葉色濃綠,夏秋梢旺盛,多為徒長枝梢;缺氮時葉片發黃。柑橘缺磷時新梢停止生長,小葉密生,葉上有壞死斑點,老葉青銅色,果實質粗、皮厚,未成熟即變軟。柑橘缺鉀時全株生長衰弱,葉片皺縮,往往在症狀前脫落。缺鎂時出現黃斑葉,葉脈間失綠。缺鐵時易有黃葉病。缺鋅時葉脈間出現黃斑,嚴重時新葉小,果肉木質化。

據研究,每生產1000千克柑橘果實吸收氮1.1~1.18千克、五氧化二磷0.17~0.27千克、氧化鉀1.7~2.61千克,其三要素比例大體為1:0.19:1.77,需氮、鉀元素居多。但是柑橘的不同生長時期對養分的需求是不同的。新梢對營養的吸收,由春季開始迅速增長,夏季達到高峰,入秋後開始下降,入冬後基本停止。果實對磷的吸收,從仲夏逐漸增加,至夏末秋初達到高峰,以後趨於平衡。氮、鉀的吸收從仲夏開始增加,8~9月出現最高峰。就成年樹來說,採果後第二年坐果前是生長春梢和花芽分化的時期,需要氮素和磷素較多,果實膨大期則需要氮素和鉀素較多。春季的4月到秋季的10月,是柑橘一年中吸肥最多的時期,施肥時應考慮這些特點,若施肥不當,將帶來危害,春梢萌發時氮過剩,往往春梢徒長,降低坐果率。後期氮過剩,晚秋梢不斷生長,會影響柑橘越冬。

由此看來,幼樹施肥時重點在於擴大樹冠營養生長,使抽梢整齊、生長健壯,促使新梢迅速形成多枝多葉的小樹冠。成年樹施肥主要注意調節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係,適時重施肥料,確保有足夠的營養枝生長,使每年抽生的新梢有1/2或1/3成為結果母枝,形成交替結果,從而獲得連年高產穩產。5月中下旬是柑橘對氮敏感的時期,氮不足會引起落果,供氮過多而促發大量新梢會導致更多落果。如果果實膨大期缺氮,生理落果嚴重,果實小,產量低;過多施鉀還會增加果皮厚度,影響品質。

腐植酸對柑橘生長也有積極作用,腐植酸是由植物殘體經過幾千萬年的堆積、有氧發酵、微生物降解得到的高分子有機物,施入果園後可以疏鬆土壤,增強根系對養分的吸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長期使用可以降解農殘,是生產無公害綠色產品的重要生產資料。

1、適宜配方:適宜的柑橘專用控釋肥配比(氮-磷-鉀)主要包括18-11-16和16-11-18等。

2、施用方法:幼年樹多挖環狀溝施肥,成年樹多挖條狀溝施,梯田檯面窄的果樹挖放射溝施肥。在圍繞樹幹1米左右的位置挖20~40釐米深、30釐米寬的溝,肥料施人溝中,然後覆土。

3、施用量和施用時間:每棵柑橘施用控釋肥約2千克,其中40%在採收後的11月份施用,60%在第二年6月份施用。

4、注意事項:因為柑橘是多年生植物,多年來根系都在一定的範圍內活動,其分泌的大量有機酸累積在根層土壤中,使土壤酸化,在施用控釋肥的同時可以每年施一次生石灰來解決酸化問題,施用量為每株1~2千克。

5、施用效應:長勢良好,抗病蟲能力增強,坐果率提高,風味改善,糖分增加,品質好,產量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