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這首詩境界很高,然而和其他兩首比起來,卻落入下風

(一)

每當想起魏晉一代的那批賢才達士,李白總會雙眸生輝,心潮澎湃。從當初的刻意為之,到後來的不知不覺,李白在舉手投足間,都會彰顯出魏晉一代迷人的姿影:崇尚個性,逍遙脫俗。

這一次寓居山野,李白詩興襲來,提筆寫下《夏日山中》一首: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李白這首詩境界很高,然而和其他兩首比起來,卻落入下風

李白

嚴格來說,這是一首失粘的五言絕句,然而這又怎樣?

短短4句,每句都用到1到2個動詞,將詩人從白羽扇、青林石壁、習習松風營造的高雅氛圍中超脫而出。

手握白羽扇而懶於搖動,置身青林卻解衣露體,松風習習吹來,正好脫掉頭頂那彬彬有禮的頭巾,將它隨意掛在石壁上。

有意無意,詩人已經凌駕於塵世精緻裝扮的高雅之上,逍遙隨性。

境界已出,誰能說不好?

有人曾說,藝術歸根結底,只是自我表達而已。這首詩當然也是如此,而且做得很好。

(二)

李白的逍遙,有一種大隱隱於市井的味道,不置身於塵世之外,而是在其中放飛自我。

王維詩歌的視角,卻往往是置身於塵世之上的超然。同樣題材的《山中》,已然是達到無我之境:

山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

李白這首詩境界很高,然而和其他兩首比起來,卻落入下風

紅葉

然而,在這種視角下,詩歌語言營造出的境界卻是空靈而有情致。對比李白的詩境,層次和情韻更加豐富。

天才詩人王勃也寫過一首《山中》,詩歌表達的境界不逍遙,不出塵,而是人世間普通人的情感。

山中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李白這首詩境界很高,然而和其他兩首比起來,卻落入下風

黃葉

而這樣的情致,卻是大開大闔,如江水浩蕩,綿延至千里不絕,與風高揚,隨漫山黃葉瀰漫於天地間。

境界不高,詩情卻浩蕩深沉。

僅僅是從這三首的藝術效果對比來看,筆者覺得,李白那首詩不能算優秀。

親愛的讀者,你又是如何品讀詩仙那首詩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