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該被遺忘的北方華夏文明拯救者——冉閔大帝

不該被遺忘的北方華夏文明拯救者——冉閔大帝

叱吒五胡的驍勇鬥士“武悼天王”冉閔。這是一段被湮滅的歷史和一個無法被主流提及的人物民族間混戰殘殺的血腥時代,驍勇善戰的冉閔率軍征戰,以少敵多,十戰十捷,叱吒一時。然而,一道滅胡令”終致血流成河、屍橫遍野,招致無數非議之聲。英雄還是屠夫?抑或特定歷史時期的一個悲情過客? 叱吒五胡的悍將。

不該被遺忘的北方華夏文明拯救者——冉閔大帝

316年,西晉滅亡,匈奴、羯、氐、羌、鮮卑等五個少數民族(史稱五 胡)進駐中原,陸續建立了一系列國家,與後來的東晉南北朝對峙,史稱 五胡十六國” 五胡統治南方之後,實行了一些壓制漢族的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 當時一些難以維持生計的漢人流民組成了一支軍隊,名為乞活軍”其中有一位勇猛的將領名叫冉瞻,也就是冉閔的父親。後來,“乞活軍”與前趙(匈奴人建立的政權)一次戰役中失利,冉瞻被斬,十幾 歲的冉閔被俘。前趙大將石勒見冉閔英勇矯健,便將他留在身邊。石勒建立後趙(羯族政權)後,冉閔得到重用,曾多次率兵出征鮮 卑。接連打敗鮮卑20萬大軍,斬殺7萬餘人,奪取城池28個,聲名大震。 350年,冉閔推翻了後趙政權,建立了魏國,史稱“冉 魏建立政權後,冉閔率兵四處征戰,開始了以少勝多、 十戰十捷的戰爭神話。先是憑藉3000騎兵攻破匈奴軍營,斬殺匈奴兵3萬;後來以5000騎兵打敗眾胡聯軍7萬, 又以11萬大軍攻破胡軍30多萬,以萬餘人斬殺胡軍4萬;再以後趙1萬兵力全殲羌、氐聯軍10萬。經過這一系列戰事,山東、山西、河南、 河北、陝西、甘肅、寧夏等地均被冉閔攻克,羯族幾乎滅 絕,匈奴、羌、氐三族被逐 出中原。

不該被遺忘的北方華夏文明拯救者——冉閔大帝

352年,冉閔率領不足一萬人的軍隊出征,被前燕(鮮卑人建立的政權)14萬大軍解圍。帶領士兵反守為攻,大膽推進,與前燕大軍作戰10次,均獲全勝,創下了史無前例的傳奇戰績。 然而,前燕大軍的圍攻下,冉閔部隊最終寡不敵眾,冉閔也因戰馬倒斃而不幸被俘。前燕國君慕容俊見到被俘的冉閔後,鄙夷地說:像你這樣的奴僕下人,居然也敢妄稱君主?冉閔斥道: 這般夷狄禽獸都敢自稱君主,何況我這樣的中土英雄!慕容俊盛怒之下, 命人將冉閔鞭笞300然後斬首。據《晉 書》記載,冉閔死後,方圓數里的草木都 枯萎了前燕大半年無雨,蝗災氾濫。慕容俊惶恐之極,於是派人去祭祀冉閔,並追封他為武悼天王”。作為一位能征善戰的將領,冉閔無疑遜色的不只憑藉驕人的戰績被後人譽為“戰神”而且每攻佔一座城池必要 安撫百姓,解救難民。被前燕大軍圍攻 之前,冉閔還將軍中的所有糧草分給了百 姓,自己親率萬名士兵出城與敵人爭糧。 然而,安撫漢族百姓的同時,冉閔對胡人卻可謂殺人不眨眼”據後人統 計,冉閔率軍殺死的五胡親貴、士兵、百姓等足有數十萬至上百萬。征戰過程中, 還頒發了一道滅胡令”號召所有漢人起來與胡人拼殺,致使無月不戰,互為相攻各民族之間殘殺成性、血流成河。這也是冉閔遭到史學家批判的最主要原因。 那麼,冉閔到底是英雄還是屠夫?

不該被遺忘的北方華夏文明拯救者——冉閔大帝

這要從當時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尋找答案。 五胡十六國”時期,民族矛盾之深、積怨之多遠非今人可以想象。據史書記載,“ 五胡”政權大多規定胡人為“國人” 可以隨意欺壓漢人,掠奪漢人的財富;胡 人貴族更是大肆俘虜、殘殺漢人,姦淫漢族女子,甚至烹煮食人。冉閔攻下鄴都(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時,一舉解救了 數萬名漢族女子。被前燕斬殺後,這些女子全部被鮮卑軍隊俘獲,被姦汙後竟充作軍糧。

不該被遺忘的北方華夏文明拯救者——冉閔大帝

胡人原始野蠻的行為給漢人帶來 深重的苦難,這才使冉閔忍無可忍舉兵滅胡。這一特定時代的無奈之舉,客觀上解救了大批漢族百姓,然而終難得到歷史 認可。冉閔為那段血腥的歷史接受了千 年爭議,成為時勢弄人的又一悲情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