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22位陈阁老后人首次海宁大团聚!揭开5年寻根故事!

作为海宁人

你一定听说过

“一门三阁老,六部五尚书”的故事

还有“乾隆的身世之谜”

今天 22位陈阁老后人首次海宁大团聚!揭开5年寻根故事!

▲资料图

海宁陈家的那些传奇故事

一直在海宁人口中流传

金庸笔下《书剑恩仇录》中,就有乾隆与陈家洛的对话“你海宁陈家世代簪缨,科名之盛,海内无比。三百年来,进士二百余人,位居宰辅者三人。官尚书,侍郎、巡抚、布政使者十一人,真是异数。”

而如今阁老已去

安澜园盛景不在

但留下的是

那块御赐“躬劳著训”九龙匾

陈阁老宅里那600多年的罗汉松

仍守望着陈家

期盼着团圆

今天 22位陈阁老后人首次海宁大团聚!揭开5年寻根故事!

▲陈阁老宅(网络图)

9月12日上午

海宁市博物馆

22位陈家后人在这里大团圆!

今天 22位陈阁老后人首次海宁大团聚!揭开5年寻根故事!

报姐了解到,

如今的陈家后人在各地开枝散叶

他们来自天津、来自安徽、来自嘉兴

甚至是从海外归来,

平时见一面很不容易!

今天,

他们首次这么多人大团圆!!

他们即便是初次见面

也能感受到血脉中

延续了百年的亲情

现场,大家都非常激动

寻 根

“一门三阁老”,说的就是陈家三位阁老,陈之遴、陈元龙、陈世倌。

陈桦,陈世倌的第九世孙,生于天津,长于天津,可她却有一颗江南寻根的心。正是她,5年前得知了天津盐坨与海宁陈家的渊源,才拉开了这场寻根的大幕。


今天 22位陈阁老后人首次海宁大团聚!揭开5年寻根故事!

▲陈桦

据陈桦回忆,2014年的一天,她在天津听天津市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南开大学客座教授郭凤岐先生讲天津历史,“第一讲就从天津盐坨地讲起,郭教授专门讲到了天津盐坨地与海宁陈家的渊源。由于我之前就听人说我的祖上出生在天津盐坨地,而且和海宁有关,这一听激动起来,我就想弄个明白。”

陈桦说,过去由于战乱等原因,老人们为了孩子的安全,大多不愿讲家族往事,但她还是在对多位长辈的细致走访中,核实了他们确实是海宁陈氏后人,“由于和老家这边中断联系100年了,大家都有回老家祭祖的想法,特别是我父亲这辈年事已高的老人。”

陈桦的父亲,90岁的老人陈光辉是陈世倌的第八世孙,他还是天津一位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的特级教师。

今天 22位陈阁老后人首次海宁大团聚!揭开5年寻根故事!

▲陈光辉(前排左二)

为帮大家完成心愿,2015年1月起,陈桦就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寻找他们的海宁祖先。“我先是联系了海宁市政府,又找了档案局,接着联系上了盐官景区,景区管委会的徐豪杰先生说盐官的杨利斌老师正在寻找海宁陈氏后人。于是,我和杨老师取得了联系。”

“当时两人打电话,就好像在对暗号。”陈桦告诉报姐,由于还没有完全确认,双方都是小心翼翼,陈桦讲出了自己的爷爷是陈汝霖,太爷爷叫做陈宝善,这才算“接上了头”。

陈桦清楚地记得,2015年大年初二,她就迫不及待地从天津乘高铁南下,“一到海宁,杨老师就拿着从图书馆搜集来的资料,告诉我他已在《海宁渤海陈氏宗谱》里找到我爷爷陈汝霖的名字,由此可确定我就是他们正在找的海宁陈氏的一位后人!”

“当时,我参观了陈阁老宅,了解了祖上的很多事情,回去后把这些告诉给家人,我87岁的老父亲就坐不住了,说这也是他一直未了的一个心愿,硬是坐着轮椅在这个清明来海宁祭祖,临出发的前一天他还在打吊针呢。”陈桦说,这次回来,她终于在家谱里找到了太爷爷的名字,又是一个新的收获!

陈氏宗谱六世至十一世(部分)

(请将手机屏幕横过来看噢▼)

今天 22位陈阁老后人首次海宁大团聚!揭开5年寻根故事!


团 聚

2015年清明

陈阁老宅里来了一群特殊的人

夹杂着天南地北的口音

正是陈桦等海宁陈氏后人一行

他们聚首海宁共同祭拜先祖

找回遗失百年的亲情

今天 22位陈阁老后人首次海宁大团聚!揭开5年寻根故事!

▲2015年清明,陈家人首次海宁团圆祭祖。

这是他们首次团聚

不少人还是首次见面

但经过介绍和交流后

他们已像是生活在一起的一家人一样亲

陈光辉说,受“孝敬父母、立身勤俭、善心永存”等良好家训影响,天津一支的海宁陈氏后人也非常优秀,“特别是我爷爷陈宝善,古道热肠,富有同情心,盐坨祖产被八国联军侵占后,家境不宽裕也要以牙祭之财周济左邻右舍贫寒人家。每年腊八节都要在天津李公楼搭棚舍粥,救济老盐坨地的难民,众人叫他‘陈善人’,地方官府也为此将当地的一个胡同命名为‘宝善胡同’,沿用至今!”

今天 22位陈阁老后人首次海宁大团聚!揭开5年寻根故事!

▲2015年清明,陈家人首次海宁团圆祭祖。

今天,海宁陈家后人选择在海宁市博物馆团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陈阁老陈元龙的第八世孙陈福正在这里举办“妙藏毫厘——陈福微雕艺术展”。

陈桦告诉报姐,陈福是今年联系上的,他是海宁陈家的骄傲,也趁着这个机会陈家后人一起大团圆

今天 22位陈阁老后人首次海宁大团聚!揭开5年寻根故事!

陈福,澳大利亚籍华人,1939年出生于素有“一门三阁老,六部五尚书”美誉的江南巨族——海宁陈家,是清文渊阁大学士陈元龙(陈阁老)的第八世孙。祖父陈其寿曾任清苏州知府,民国时期为上海租界会审公堂唯一的华人法官,父母皆是医生。陈福自幼受家庭熏陶,喜爱书法、篆刻、国画及收藏传统文化艺术品。

今天 22位陈阁老后人首次海宁大团聚!揭开5年寻根故事!

于陈福而言,对家乡的爱更是一种肯彻到骨子里的深沉,也是融入他灵魂与血液的一种情怀。几十年来,他一直将海宁挂念于心,“我想要把自己一生的成就回馈给我的家乡,我的首次个人艺术展肯定要办在海宁。”

今天 22位陈阁老后人首次海宁大团聚!揭开5年寻根故事!

▲陈福四兄弟

几厘米见方

却刻满了道德经

毫厘之间雕刻出新天地

这就是微雕的魅力

今天 22位陈阁老后人首次海宁大团聚!揭开5年寻根故事!


今天 22位陈阁老后人首次海宁大团聚!揭开5年寻根故事!

▲道德经

从事微型雕刻艺术几十年,由平面微刻至立体微雕,由中国文字微刻至微雕刻国画和油画,陈福精雕作品数百件。其中3件作品分别被大世界基尼斯评为中国之最,2件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1985年1月微雕刻成“最小的立体微雕佛像”——《弥勒佛》,2.68毫米*2.35毫米。

今天 22位陈阁老后人首次海宁大团聚!揭开5年寻根故事!

▼2012年3月刻成“汉字最多的象牙平面微刻作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25毫米*80毫米,共刻8604字。

今天 22位陈阁老后人首次海宁大团聚!揭开5年寻根故事!

▼2017年3月自创中国式微雕刻油画《江山如此多娇》,被评为“最小的风景油画”,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4毫米*6.8毫米。

今天 22位陈阁老后人首次海宁大团聚!揭开5年寻根故事!

在当天的开幕仪式上,他不仅向市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捐赠了自己的微雕作品集,还将特意为家乡而作的微雕作品“立体牙雕陈阁老宅图” 捐赠给了市博物馆。他说,这是常年在外的游子对家乡的一片心意。

今天 22位陈阁老后人首次海宁大团聚!揭开5年寻根故事!

带着对家乡的思念与热爱,陈福将陈阁老宅故址的模样细细雕刻在6.7毫米*10毫米的象牙上。陈福告诉记者,陈阁老宅是他出生的地方,于他而言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而这幅作品的雕刻,也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从构思到选材到创作,整整历时两个半月。“将这幅作品留在海宁,也算了却了自己的一桩心愿。”

今天 22位陈阁老后人首次海宁大团聚!揭开5年寻根故事!

以细微见长的微雕甚至要用显微镜查看。

今天 22位陈阁老后人首次海宁大团聚!揭开5年寻根故事!

再来欣赏一下陈福的微雕作品吧——

今天 22位陈阁老后人首次海宁大团聚!揭开5年寻根故事!

▲满江红

今天 22位陈阁老后人首次海宁大团聚!揭开5年寻根故事!

▲红豆 相思

今天 22位陈阁老后人首次海宁大团聚!揭开5年寻根故事!


今天 22位陈阁老后人首次海宁大团聚!揭开5年寻根故事!

▲春夏秋冬

今年7月,海宁市博物馆开办“江南巨族——海宁陈氏的荣耀辉煌”特展,陈福和陈桦就已来参观过。

今天 22位陈阁老后人首次海宁大团聚!揭开5年寻根故事!

两位陈氏后人第一眼看到的这块匾,是采用上等香樟木精心雕琢而成的。御匾中间是“躬劳著训”四个大字,其下雕有九龙,昂首奋飞,漫舞奔腾于云海之间,因此民间也称这块匾为九龙匾。该匾是雍正皇帝赐陈诜原配夫人查氏的,以表彰她抚育五个儿子,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功劳。

今天 22位陈阁老后人首次海宁大团聚!揭开5年寻根故事!

九龙匾之前一直陈列在盐官陈阁老宅,陈阁老宅的主人陈元龙是陈诜的堂弟。陈福先生说他小时候就在住的宅子里看过这块匾,如今再次看到感动不已。陈桦女士还就这块匾和大家讲了讲乾隆身世之谜的故事,在她的研究中,“乾隆是海宁陈世倌的儿子”这一段流传得沸沸扬扬的“公案”仿佛有了更多佐证。

岁月变迁

时间洗刷不掉的是

血浓于水的亲情

一起来点个

今天 22位陈阁老后人首次海宁大团聚!揭开5年寻根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