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詞起句就撼動人心,歐陽修都極力誇讚,蘇軾還爲其作者寫過詩

北宋有這樣一位詞人,他的詞在宋代婉約詞壇中影響巨大,並且有詞學理論家評價其詞雖才不大而情有餘,不同於秦觀、柳永、晏殊等人,他的詞獨開妙境,詞壇中不可無此一家。他在八十歲的時候還納了一位十八歲的小妾,蘇軾寫的那句經典名句"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就是用來打趣他的。他就是寫下了"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的張先。

《一叢花令·傷高懷遠幾時窮》

傷高懷遠幾時窮?無物似情濃。離愁正引千絲亂,更東陌、飛絮濛濛。嘶騎漸遙,征塵不斷,何處認郎蹤!

雙鴛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橈通。梯橫畫閣黃昏後,又還是、斜月簾櫳。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

這首詞起句就撼動人心,歐陽修都極力誇讚,蘇軾還為其作者寫過詩

這首詞是張先的代表作之一,連歐陽修都極力誇讚過此詞(一時盛傳,永叔尤愛之,恨未識其人。子野家南地,以故至都謁永叔,閽者以通,永叔倒屣迎之,曰:'此乃"桃杏嫁東風"郎中。)細讀全篇不難發現這是一首閨怨詞,而要讓閨怨詞富有感染力則需要作者寫作時情真意切,錘字煉句,審音度曲,注意讓情景交融在一起,這需要很高的藝術境界,可以說這首詞是張先的巔峰之作也不為過。

這首詞起句就撼動人心,歐陽修都極力誇讚,蘇軾還為其作者寫過詩

這首詞的起句就不一般,一問一答連起來直接點明瞭詞的主旨意在懷遠傷別,這樣的起句突兀有力,一下子就將讀者帶入了詞人所想表達的意境之中,一句"無物似情濃" 中的一個"無"字與一個"濃"字突出了詞人對愛情的看重,發出了強烈而深沉的感慨。上片其後的幾句則詳細表達了詞中女主人公的離愁之苦,"離愁正引千絲亂"一般來說都是看見紛亂的柳枝才會擾亂心中的愁緒,而這裡卻反過來寫,這樣一來"引"字就更能表達女主人公心中的愁緒之濃了。"陌"是田間小路的意思,空中的飛絮讓遠處一片迷濛,在一片迷濛之中女主人公回想起丈夫騎馬遠去的背影,便有了"嘶騎漸遙,征塵不斷,何處認郎蹤!"這樣的發問,再一次突出了女主人公心中對丈夫的思念之情。

這首詞起句就撼動人心,歐陽修都極力誇讚,蘇軾還為其作者寫過詩

詞的下片起句看似平平,實則意在與女主人公現在的處境作出對比,用以表達女主人公現在的寂寞愁緒,"橈"本指船槳,這裡則指代往來於南北兩岸的小船。其後一句則寓情於景,無論是"黃昏"中的"畫閣"還是"斜月"下的"簾櫳"都在強化女主人公對自己命運的傷感。最後一句"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則化用了"詩鬼"李賀的"可憐日暮嫣香落,嫁與東風不用媒"表達了詞中女主人公的幽怨之情,"沉恨細思"四字更是重筆結尾,一來與詞的重筆開頭相呼應,二來幽怨之情在這四個字的襯托下就更顯濃厚了。張先的這首代表作的確是名不虛傳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