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酒,你真的会吗?

身在无酒不成席的中国,什么事都离不开酒,逢年过节喝、朋友聚会喝、交际应酬喝、开心喜事喝、不顺难过喝......“酒文化”也是我们国家的一种地道文化特色。大家都知道,过量饮酒容易伤肝,但又不能不喝,怎么办?酒前、酒后食用可快速解酒的食物,不仅能够快速解酒,缓解醉酒症状,还能达到保护肝脏的效果,那么,什么东西解酒效果最好呢?

解酒,你真的会吗?

一、解酒的常见食物有哪些

解酒,你真的会吗?

蜂蜜:蜂蜜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成分,可以促进酒精的分解吸收,减轻头痛症状,尤其是红酒引起的头痛。喝完酒后,回家泡上一杯蜂蜜水,能够很好的缓和白酒带来的头痛症状,不至于影响第二天的精气神。

香蕉:饮酒过量之后,身体细胞极度缺水,小便更多,血钾水平降低,进而容易导致肌肉乏力、血压升高等现象。这时吃1~3根香蕉可以补充钾,增加血糖浓度,降低酒精在血液中的比例。

白萝卜:白萝卜中淀粉酶的含量很高,能够帮助消化,防止烧心和加快乙醛的排泄。白萝卜中所含的维生素C,也可以提高肝脏的功能,促进乙醛的分解。此外,白萝卜中含有91.7%的水分,这些水分可以稀释酒精的浓度,避免宿醉情况的发生。

葡萄:葡萄中含有丰富的酒石酸,能与酒中的乙醇相互作用形成酯类物质,达到解酒目的。如果在饮酒前吃,还能预防醉酒。

番茄汁:饮酒之后,肝脏负责分解酒精以保持血糖稳定。血糖是大脑的主要能源,血糖过低容易导致疲倦、乏力、情绪低落。此时喝一杯番茄汁可补充糖分,减轻醉酒后头痛等不适感,番茄汁中的番茄红素还具有抗炎属性。

柠檬水:柠檬水可以解酒,得益于其中含有的有机酸。诸如柠檬、橘子、橙子这类柑橘类水果中都含有有机酸,而酒中的成分有乙醇,有机酸能与乙醇相互作用而形成酯类物质。从而达到解酒目的。

与此同时,解酒的误区也是必须要了解的,这样才能更加科学的、正确的解酒。

二、解酒的必知误区

解酒,你真的会吗?

避免饮酒过程中掺兑。酒中的碳酸化作用会加速酒精的吸收,如果在饮用啤酒后再摄入烈性酒会非常危险。饮酒者为使酒的口感好,并希望把酒精浓度降下去,勾兑饮品会加快酒精的吸收,加重恶心呕吐等症状。罐装果汁中的气体加快人体对酒精的吸收,不解酒反而更容易醉酒。

浓茶不能解酒。浓茶和酒两者合在一起会大大加重心脏的负荷,可引起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因此心脏有疾患者切忌用浓茶解酒。酒精被吸收后,90%以上被肝脏的乙醇脱氢酶氧化为乙醛,再被乙醛脱氢酶氧化为乙酸,最后被肾脏排出。此过程一般需4~6小时。饮酒后饮茶,可促使尚未氧化的乙醛过早进入肾脏,而乙醛对肾脏有损害作用。

酸奶不适合解酒。酒后喝酸奶会加重胃肠刺激引致腹泻的可能。醉酒者可饮些牛奶,以便使蛋白凝固,缓解酒精吸收保护胃粘膜。酒前半小时也可提前服用牛奶或酸奶在胃壁形成保护膜。

汽水解酒。汽水对人的胃肠有损害,会刺激胃黏膜,减少胃酸分泌,影响消化酶产生,甚至会导致急性胃肠炎、胃痉挛。患有肠胃病的人,在醉酒后大量喝汽水,可能会造成胃和十二指肠大出血。血压不正常的人,酒后喝汽水,可导致血压迅速上升。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难免是要遇到一些酒局,不管是自己情愿喝酒还是不情愿,都有喝醉、喝大、喝翻的时候,当我们醉酒后如何有效快速的恢复自身的机能才是最重要的,力求于不要影响到我们第二天的生活和工作。掌握科学有效的一些解酒方法能够很好的应对,但是酒精在人的身体里至少要五个小时才能被分解,每个人的身体机能不尽相同,在解酒的时间和效果上也大同小异,跟我们自身的身体素质紧密相关。市场上哪些卖的解酒药也不能全盘相信,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自己喝的烂醉,最后用劲酒的一句广告语告诫大家“喝酒虽好,可不要贪杯!”

解酒,你真的会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