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最有錢的富二代,一晚輸掉一條街,最後連住的地方都沒有

民國最有錢的富二代,一晚輸掉一條街,最後連住的地方都沒有

在民國,舊上海這座紙醉金迷的城市總是格外的讓人流連忘返;這座城市見證了好多人在這裡富裕,也見證了好多富家子弟在這裡一夜之間家破人亡;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舊上海的一個富二代,盛恩頤。盛恩頤家裡多有錢呢?他走出去可以說民國第一個銀行是我家的,第一條鐵路也是我家的,第一個電報局也是我家的。盛恩頤是盛宣懷最寵愛的兒子,當年是慈禧太后給起的名字。盛宣懷把蘇州留園的宅子給了他。

盛宣懷先後娶了三房正室。最早的董氏為他生了三兒三女,但是幾個兒子都不長壽,老大昌頤和老三同頤都早早去世了,老二和頤過繼給了盛宣懷的二弟雋懷,最後也夭折。

繼室的夫人只生了一個女兒便“自掛東南枝”。第三任莊夫人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其中一子夭折,剩下的就是後來揚名上海的花花公子盛恩頤,人稱盛老四。

盛恩頤的人生起點是相當高的——父親是洋務實力派,老丈人是民國總理孫寶琦,自己又留學英美,母親莊夫人又是盛府的掌門人。按說他本應該成就一番不俗的家業,但是從小被寵愛慣的盛恩頤,最終成為一個揮霍無度、奢侈成性的公子哥。

盛恩頤大把砸錢的“豪舉”在上海是出了名的。上海進口的第一部奔馳轎車就是他買的。為了顯示與眾不同,他還把車把換成銀的,上面刻上自己的名字。他的汽車牌照也很有 “深意”,因為他在家排行老四,所以他的汽車租界牌照是4444,中國牌照是4,這樣,別人一看到他的車,就知道是盛家老四來了。

盛恩頤不僅自己揮霍,還給每個姨太太配一幢花園洋房和一部進口轎車,外加一群男僕女傭。他最牛氣的時候,在跑馬場養了75匹馬。但和賭博比,這些都是小菜一碟。盛恩頤在賭場上創過的紀錄,是一夜之間把北京路黃河路一帶、有一百多幢房子的弄堂,整個兒輸給了浙江總督盧永祥的兒子盧小嘉。這樣的賭資,恐怕是一般賭徒無法想象的。

由於前面三個哥哥均不幸早逝,盛恩頤就成為盛府命根似的人物。盛宣懷也有心培養,把漢冶萍公司總經理的職位給了他。但是,金山銀山堆裡出來的盛恩頤,哪裡知道創業容易守業難的道理。他整天黑白顛倒,晝寢夜出,不是為工作,而是為玩樂。他的兒子曾經這樣形容父親在漢冶萍總經理職位上的做派:“爹爹是躲在煙塌上,一邊抽大煙一邊批文件的。”

這一點,他賭桌上的朋友也有印證:“盛老四白天睡大覺,到下午四五點鐘才起床。起床後一看有事要用錢,而家裡的現錢又不夠,怎麼辦呢?去銀行吧,街上的銀行已打烊了,那麼就只好拿出盛家的老辦法,反正家裡有的是古董玩意兒,隨便拿一件到當鋪裡去當掉,換出錢來,到第二天天亮銀行開門,再派人去取錢,到當鋪把古董贖出來。當鋪幾乎成了他的第二銀行了,這是盛老四家的一大笑話。”到抗戰勝利前,盛恩頤分到手的家業基本上就敗空了。

抗戰後的盛恩頤(盛宣懷四子)已非常窮困,他與李鴻章的孫子李厚甫常在街頭溜達。有一次,到了襄陽公園門口,兩人都想進去坐坐,結果你看我,我看你,誰都拿不出買門票的錢來。

盛恩頤手頭本來有不少房產,但是解放後,國家實行土地國有政策,一切私人佔有的土地,必須交納高額地價稅,盛家全國各地的房產,因為交不起地稅,最後都折算成地價劃到了公家的房產簿上,只剩下蘇州留園門口的幾間盛家祠堂的老房子仍屬盛家。這幾間沒有被收,還是因為解放蘇州的公幹人員說:“收了人間房子,不能收人家的祖宗呀!”這四間祠堂成為盛老四晚年的棲身之處。

盛恩頤的結局很慘,1958年,盛宣懷第四子盛恩頤窮困潦倒,死在曾經是自己的宅子(留園)門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