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秋色正好 一起浅酌登高 共享天伦之乐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

重阳节

祝家中老人健康长寿

祝天下老人幸福安康

趁着秋色正好 一起浅酌登高 共享天伦之乐

九九重阳,与“久久”同音

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

于是有了长久长寿的含意

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趁着秋色正好 一起浅酌登高 共享天伦之乐

趁着秋色正好 一起浅酌登高 共享天伦之乐

赏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

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其由来大致有三:其一是源于古人的山岳崇拜,其二是源于东汉时河南有个方士叫桓景于该日登山避灾,其三是源于登高“辞青”。

趁着秋色正好 一起浅酌登高 共享天伦之乐

趁着秋色正好 一起浅酌登高 共享天伦之乐

赏菊

菊花象征长寿,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趁着秋色正好 一起浅酌登高 共享天伦之乐

趁着秋色正好 一起浅酌登高 共享天伦之乐

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花酒的习俗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后人效仿他,遂有重阳赏菊的风俗。

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

趁着秋色正好 一起浅酌登高 共享天伦之乐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在白居易的笔下

黍香、酒香、花香相融

竹枝曲与茱萸杯相映

重阳日的温暖惬意跃然纸上

趁着秋色正好 一起浅酌登高 共享天伦之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在这样一个应与家人相伴的日子

诗人王维独自漂泊异乡

遥想兄弟登高却只少自己一人

于人于己都充满了深深的遗憾

趁着秋色正好 一起浅酌登高 共享天伦之乐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女词人李清照的情感更为细腻

薄雾浓云,帘卷西风

浅醉花荫也难以消磨愁绪

只看到自己的身影比黄花还瘦

趁着秋色正好 一起浅酌登高 共享天伦之乐


如今,重阳成为颇富人情味的节日

—— “中国老人节”

尊老、敬老、爱老、助老

是这一天的主题

也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

趁着秋色正好 一起浅酌登高 共享天伦之乐



世上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

我已经长大

您还未老

我有能力报答

您仍然康健

趁着秋色正好 一起浅酌登高 共享天伦之乐


今天是重阳节

趁着年华未老

好好陪伴家中的老人

趁着秋色正好

一起浅酌登高

共享天伦之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