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遭遇重大利空,你還在搶房嗎?

當融創掌門人孫宏斌表示“安全第一”時,很多人以為這只是一家之言;當萬科董事長鬱亮說“未來三年只要活下去”,人們才恍然發現,房價還沒怎麼鬆動,房企大佬們已經悲觀到如此地步了。

樓市遭遇重大利空,你還在搶房嗎?

所以,你還在拼命買房嗎?2019年房價何去何從?你的錢到底該投向哪裡?

一、樓市遭遇重大利空!

前幾天,一則樓市重磅消息在網上迅速發酵,引發熱議:

網傳廣東省通知逐步取消商品房預售制,也就是叫停“賣樓花”,全部改為現房銷售,地產股聞風大跌。

樓市難道真的要變天?

一石激起千層浪!

消息傳出後,第一個交易日整個內房股指數大跌4%,幾乎所有知名上市房企在港股高臺跳水:融創下跌4.02%,華潤下跌4.83%,碧桂園跌近6%……

地產藍籌股當然也不出意外地全線崩潰:萬科A下跌4.5%、中南建設下跌6.14%、華僑城A下跌4.75%……

甚至,連房地產基金的淨值增長率也血流成河。

樓市遭遇重大利空,你還在搶房嗎?

顯然,這則傳聞的利空意味太濃了,無論傳聞是否屬實,但哀嚎遍野已是事實。

二、為何影響如此深遠?

25年曆史的商品房預售制可能要被取消了?!取消商品房預售制,這可是一個天大的事!

對於開發商來說可謂是滅頂之災,完全去槓桿:

開發商以前是借錢拿地,土地到手蓋一點就開始預售,把購房人的首付款,以及銀行的分期拿到手後,歸還之前的土地款,然後這個生意就做成了。

商品房預售,說白了就是“賣樓花”, 而這一“偉大”的發明創造,要歸功於香港“土地爺”霍英東。這種既能加速開發商資金週轉、又能讓普通人減輕買房壓力的方法,就是直到現在、所有無法全款買房人都在用的——分期付款。

如法炮製,借錢拿地,蓋一點就開賣,增加資金的週轉效率,也增加了槓桿,幾千萬就敢做十幾億的生意,反正錢都是別人的,房子蓋得越多,規模越大,資金佔用就會越多,泡沫也越來越大!

房價上行,開發商只賺不賠。

樓市遭遇重大利空,你還在搶房嗎?

內地房產大佬的模仿能力也是相當驚人,很快照搬香港房價飆漲的背後邏輯,從此賣樓花在內地也是鋪天蓋地——也正因此,過去10年中國各大富豪榜上,始終名列前茅的都是地產大佬。

而一旦取消預售,全部實現現售,房企的資金回籠週期將大大拉長,資金使用效率降低,週轉大幅放緩,可謂行業大殺器。

中小房企恐怕要舉步維艱,大型房企也宣告進入寒冬。

三、地產大佬開始“不務正業”了

並不意外的是,前不久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公開表示,房地產行業的“轉折點實實在在到來了”,萬科要以“活下去”為最終目標。

於是,我們看到,地產大佬們已經開始“不務正業”了:

碧桂園開始養豬,造機器人,“希望未來機器人成為核心業務”;

萬科轉型進入醫養健康,鬱亮說,“現在誰跟我說萬科是房產商,我跟誰急!”

恆大投資賈躍亭打算造車,恆大的大健康板塊還跑到港股上市……

大佬就是大佬,行業嗅覺敏銳,不僅提前轉型求“活路”,為了表決心,索性連企業名字都改了:

今年2月,萬達由“大連萬達商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大連萬達商業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7月,“龍湖地產有限公司”更名為“龍湖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9月,“保利房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保利發展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萬科也即將由“深圳市萬科房地產有限公司”更名為“深圳市萬科發展有限公司”。

可見,地產大佬們不是作秀,而是已經判斷出風向真的變了, “改命”已經達成共識。

樓市遭遇重大利空,你還在搶房嗎?

四、房價將何去何從?

很多人擔心,預售取消,住宅出讓週期變長,會減少新房供給,讓市場更加供不應求,房價應聲而漲。

這是過度擔憂。

現在早已不是住房短缺時代,一二線城市早已進入存量房時代,取消預售的影響,對房價的刺激沒有那麼大。

況且樓市已經進入冰封期,最大的制約因素不在於供給,而是需求不足換句話說,房票足夠,但剛需們都在持幣觀望。

樓市遭遇重大利空,你還在搶房嗎?

春江水暖鴨先知。取消預售雖然還需時日,畢竟目前全面現房銷售並不現實,更多的是去槓桿和遏制房價上漲。

但開發商高槓杆預售滾雪球式發展已經走到盡頭,即使預售門檻越來越高。

房住不炒正在成為現實!

所以,想通過炒房致富的路子也行不通了。不妨調整心態,選擇更合適的投資理財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