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率領起義軍滅了明朝,卻因做了這件事,沒有做得了開國皇帝

此人率領起義軍滅了明朝,卻因做了這件事,沒有做得了開國皇帝

說起“闖王”這個名頭,最響亮的自當要屬李自成了。是他從一介農民,帶領著義軍一步一步建立自己的政權,最終還奮勇直殺的打進了紫禁城逼死了皇帝,最直接的導致了明朝的滅亡。能走到這一步,除了當時朝廷的腐敗,他的利民口號以及自身的勇猛都是重要的原因。

此人率領起義軍滅了明朝,卻因做了這件事,沒有做得了開國皇帝

然而,正如歷史上的有些農民起義軍一樣,他一度已經叩響了成功的大門,卻因為迷失在耀眼的富貴奢華中,沒有了起義開始時的信仰和堅定,進而迅速從神壇跌落。接下來,我們就來解析一下他是因何失了民心,覆了即將到手的天下。

此人率領起義軍滅了明朝,卻因做了這件事,沒有做得了開國皇帝

據載,在起義軍起初打入北京城的時候,紀律還是有著比較嚴明的,有對傷、殺、搶、掠者殺無赦的命令。很顯然,這一條在當時百姓惶恐的情況下,會給他們極大的安撫。但是很快的,也就不足十天的功夫,上至核心領導成員,下至部將兵士,迅速被京城的繁華迷了眼,極盡抄掠槍殺之事。大量的人被施以酷刑,大批的銀錢糧食被充繳,前朝沒來得及逃命的大臣大多被處死,城中百姓惶惶度日。

此人率領起義軍滅了明朝,卻因做了這件事,沒有做得了開國皇帝

在此期間,李自成一心裡裝的就是吳三桂降附是否這件事,但是卻聽到對方有疑似和清軍合作的想法。單他自己所有的軍隊尚不足為慮,然而此人與清軍的協作讓李擔憂。希望軍師能將能貢獻計策,但無奈俱都迷心於富貴,巧計妙策均無,又在前期連勝、盲目自大的促使之下,他決定即刻出兵討伐。出征前,一方面為了震懾京城中殘餘的明臣,另一方面為了鼓舞士氣,不但脅迫部分官員自殺,還大庭廣眾殺死了前朝的無辜大臣,還將其親眷賞賜給兵士下屬。

此人率領起義軍滅了明朝,卻因做了這件事,沒有做得了開國皇帝

隨後,闖王安排了一些部隊守護京城後,馬不停蹄的親身帶領幾十萬步兵前往誅殺吳三桂。但,據傳他甫一出京,第二天京中就流傳起許多人要擁立前太子為帝,光復明朝。這則消息一出,留守在京的將領迅速派人鎮壓,不但殺了許多百姓還張貼告示警告眾人。但是,這些舉動都沒能阻止流言的迅速擴大,並且迅速的被李自成知道了這個消息。

此人率領起義軍滅了明朝,卻因做了這件事,沒有做得了開國皇帝

這個時候,他與吳三桂談判聯合降附的事情正在進行,流言的事讓他的頭腦更加混沌,根本沒有分辨出對方只是假意投降,一直都在拖延時間等清軍的到來。接下來,一番大戰,大順軍不敵聯合的兩軍,敗退回到北京。隨後,他倉促稱帝,並下令斬殺吳家30餘口,這下可是要與吳三桂你死我活了。

此人率領起義軍滅了明朝,卻因做了這件事,沒有做得了開國皇帝

接著,他又焚燬了宮中和城內大量宮殿,才撤出北京城。在往西安撤退的途中,與追擊而來的清軍和吳軍多次交戰,俱皆敗退,大大的動搖了很多人的軍心,部分之前棄明投李的人開始背叛,轉而投向清廷或是南明。這讓李自成愈發惱怒了!令其滋生了嚴重的疑心病,甚至枉殺了不少頗具才能的降將。這種情況使得其當時的軍中,軍心動盪人人自危,落敗似乎近在眼前。

此人率領起義軍滅了明朝,卻因做了這件事,沒有做得了開國皇帝

一代闖王最終死在了逃亡的路上,,雖有傳言說是誤殺,但他的大順國確實隨著他的死亡迅速覆滅。細數我們上文所述的失去人心的原因,不管是迷失在富貴忘記初衷,還是對臣將的不加管束致其刮民斂財,又或者是誅殺降臣冤殺降將,每一個無疑都揭示了他作為領導者的失策,也加速了其政權的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