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基础坚实 菏泽曲艺事业发展将愈发繁荣

大众网菏泽10月28日讯(记者

潘涛)“坚实的群众基础,会让菏泽文艺事业愈发繁荣”“在‘牡丹文艺奖’的带动下,菏泽的曲艺事业会发展的越来越强大。”10月27日,菏泽市首届“牡丹文艺奖”评审工作启动,全省文艺界多个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对菏泽戏剧、舞蹈、音乐、杂技等10个项目的参赛作品进行了评审。大众网记者专访了曲艺类参评专家——山东省文联顾问唐爱国和山东曲协主席慈建国,他们对菏泽“牡丹文艺奖”的设立表示高度赞赏,并对菏泽曲艺事业发展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和意见。

菏泽市“牡丹文艺奖”是菏泽文艺工作最高奖项,今年首届“牡丹文艺奖”的评选,填补了全市综合性文艺奖项的空白,对于繁荣发展菏泽市文艺事业、鼓舞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升全市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8日上午,大众网记者专访了国家一级演员、山东省文联顾问唐爱国和山东省曲艺家协会主席慈建国。

“菏泽的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每一次来我都能感觉到翻天覆地的变化。”唐爱国对大众网记者说。唐爱国认为,文艺工作必须与时代发展同步,必须融入到城市建设、百姓生活当中,只有把文艺作品当成文化的载体,才能给后世留下经典、真实的艺术成果和历史文献。“说书唱戏劝人方,三条大道走中央。这是我们行内的话,但这也是曲艺工作为什么要融入社会发展的道理。”唐爱国对大众网记者说。

“菏泽文艺工作的群众基础太深厚了,这会让菏泽的曲艺事业越发繁荣。”从曲艺作品评审办公室出来,唐爱国高兴地说。原来,他从参选的作品当中发现,很多作品都是在民间小巷拍摄完成,现场还有很多观看的群众,且曲艺节目内容紧扣社会主旋律。“文化的发展决定一个国家的历史底蕴,更能反映一个地方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希望菏泽在政策和独到的历史优势下再接再厉,创造辉煌。”唐爱国说。

慈建国则表示,菏泽“牡丹文艺奖”是菏泽市文艺工作者的期盼,同样也是山东文艺界中一件喜事。从“曲艺之乡”创建的工作,以及近几年菏泽举办的“首届东部曲艺展演”“鲁苏豫皖四省曲艺展演”等全国性的活动,都说明了菏泽市委、市政府对曲艺工作的重视。

“评选中发现,参赛作品中,反映农村、城市生活变化的题材比较多,且都是原创。”慈建国对大众网记者说,“深入基层,扎根人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的要求,菏泽曲艺工作者就是因为这样做,才让作品显得接地气。”

并且,通过本次评选,让慈建国感到欣慰的还有菏泽曲种数量的增多和作品质量的优化。“之前菏泽是以坠子书、琴书这些鼓曲为代表,但这次来发现,不但有了小品、相声这些语言类节目,而且质量也有了很大的突破。”慈建国对大众网记者说,“我们也从中发现了一大批中青年的曲艺人才,他们通过不断比赛、成长,已经成为了山东省曲艺发展中的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