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對女人盆底損傷竟這麼大!漏尿、鬆弛等症狀你有嗎?

如果您有孕產方面的問題,可關注醫知袋鼠微信公眾號(i1zdaishu),會有專業的醫生為您解答。


很多寶媽表示,在懷孕中晚期的時候,就常常出現咳嗽、打噴嚏時漏尿的情況,甚至哈哈大笑都會出現漏尿,真是大寫的尷尬!還有一些孕媽,總感覺自己陰道有異物脫出。

生孩子對女人盆底損傷竟這麼大!漏尿、鬆弛等症狀你有嗎?

好不容易生完寶寶,情況卻更加嚴重,下面那裡變鬆弛了,夫妻生活不滿意,甚至還會痛。

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有什麼治療的好方法嗎?一起來聽聽深圳市龍華區人民醫院產科、盆底康復醫生劉瑗瑗的講解吧~

生孩子對女人盆底損傷竟這麼大!漏尿、鬆弛等症狀你有嗎?

孕期產後為何會出現漏尿、陰道鬆弛?

在臨床上,我們把漏尿、陰道鬆弛叫做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通常是因為盆底肌肉在妊娠和分娩過程中受到損傷所導致的。

那麼,盆底肌肉是在哪裡呢?為何懷孕和分娩會讓它受損呢?

盆底肌肉位於女性的骨盆之中,分為盆底內部肌肉和盆底淺層肌。

生孩子對女人盆底損傷竟這麼大!漏尿、鬆弛等症狀你有嗎?

女性的盆底肌肉承載著整個骨盆,起到封閉骨盆的作用。同時,它又像吊床一樣,承託著膀胱、子宮、直腸等臟器,並使這些臟器固定在相對的位置。除此之外,它還參與了控尿、控便、維持陰道緊縮度等多項的生理功能。

生孩子對女人盆底損傷竟這麼大!漏尿、鬆弛等症狀你有嗎?

我們再來看下,整個孕期和分娩的過程,盆底到底經歷了什麼?

在懷孕之前,人體正常的生理彎曲,使盆腔和腹腔的承受的壓力、重力軸直接指向骶骨。而懷孕之後,隨著妊娠月份的增加、子宮的增大,使腹部向前向下突出,這會使重力軸向前移,使腹腔壓力和盆腔臟器的重力指向盆底肌肉

生孩子對女人盆底損傷竟這麼大!漏尿、鬆弛等症狀你有嗎?

這樣,盆底肌肉承受的重力較懷孕前就增加了,再加上子宮和胎兒的重量還在不斷增加,盆底肌肉就處於一個持續的、增重的受壓狀態,就會逐漸的鬆弛,甚至是斷裂。

在分娩過程中,胎頭的持續擠壓會使盆底肌肉處於持續牽拉的狀態,就像我們用手持續牽拉橡皮筋一樣,而且和持續牽拉的過程會使橡皮筋失去彈性的道理一樣,盆底肌會因此逐漸變得鬆弛。

生孩子對女人盆底損傷竟這麼大!漏尿、鬆弛等症狀你有嗎?

另外,如果準媽媽在分娩過程中有難產、器械助產

等情況,也會使盆底肌肉以及尿道周圍的組織受到損傷,盆底就會變得越來越鬆弛。

陰道分娩&剖宮產,哪個對盆底損傷更大?

實際上,這個問題一直是存在爭議的。

有調查顯示,陰道分娩所導致的尿失禁和選擇性剖宮產所造成的尿失禁,兩者的發生率相差不是很大。還有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選擇性剖宮產對盆底的保護只是暫時性的,並且這種保護作用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而逐漸越來越弱。

所以,我們還是鼓勵準媽媽們儘量陰道分娩,不要選擇性地去剖宮產。

經歷過懷孕、分娩的女性盆底都會受損嗎?

漏尿、陰道鬆弛這些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是產後婦女最易遇到的問題,據全球不完全統計,

佔全球發病率的50%左右

盆底功能受損後,有一半以上的女性會出現一系列的排尿異常,最初可能只是表現為尿頻、便秘、陰道鬆弛,或者性生活不滿意等,如果治療不及時,日後將會出現尿失禁、子宮脫垂、直腸脫垂等情況,嚴重影響產後婦女的生活質量,所以說,產後及時地進行康復治療,是非常有必要的。

那麼,怎麼知道自己的盆底有沒有受到損傷,要不要做康復治療呢?建議每位寶媽在產後42天時到醫院做盆底肌力的評估,以便及早發現問題、及早治療。

盆底肌分為兩類,分別是一類肌纖維和二類肌纖維,盆底功能主要是根據這兩種肌纖維的收縮狀況來進行評估的。我們將盆底肌力分為1、2、3、4、5個等級,5級表示正常,3級以下就需要進行盆底康復治療了。

1、一類肌纖維

一類肌纖維是持續收縮的肌肉,下方圖片的梯形圖案表示了一類肌纖維的收縮狀況。它的評判標準是收縮達到40%以上的高度,持續1秒為1級,持續2秒為2級,持續5秒以上才叫正常的5級。

生孩子對女人盆底損傷竟這麼大!漏尿、鬆弛等症狀你有嗎?

如果經過檢查,一類肌纖維的肌力在3級以下,就是持續收縮的時間在3秒以下,我們建議這類媽媽要做產後盆底康復治療。

2、二類肌纖維

二類肌纖維是快速收縮的肌肉,這個三角形代表的就是二類肌纖維的收縮情況。

一般情況下,它的正常高度應該達到60%以上,持續1次為一級,持續兩次為2級,連續持續5次以上才屬於正常的(5級)。

生孩子對女人盆底損傷竟這麼大!漏尿、鬆弛等症狀你有嗎?

如果經過檢測,女性的二類肌纖維收縮連續3次都沒有達到60%,代表二類肌纖維的肌力是在3級以下,也是需要做盆底康復治療的。

新媽媽還需要知道的是:

盆底康復治療雖然可以糾正漏尿、陰道鬆弛等情況,但也是有“黃金治療期”。那麼在產後多久治療最好?又該如何治療?在下期《孕媽成長記》中,劉瑗瑗醫生會繼續為大家做詳細介紹~

如果您還有其它方面的問題,可關注醫知袋鼠微信公眾號(i1zdaishu),點擊菜單“專家預約諮詢”,會有專業的醫生為您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