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後的Arm中國如何「自主」?

“Arm中國已經是一家中國公司,一家深圳本土公司,歡迎大家加入Arm中國!”Arm中國CEO吳雄昂在10月26日於深圳召開的“2018 Arm年度技術研討會”上這樣說到。

關於Arm與中國資本聯合成立的由中資控股的Arm中國,此前芯智訊曾有過多次介紹。在本次“2018 Arm年度技術研討會”上,Arm中國CEO吳雄昂再次公開介紹了Arm中國。而在隨後的專訪環節,Arm IP產品事業群戰略副總裁Noel Hurley也獨家向芯智訊揭示了Arm與Arm中國之間的複雜關係。

“Arm中國”已成為一家中國公司

2017年5月14日,為加速Arm的全球戰略並支持中國的IC產業進一步發展和其自主創新,Arm與厚安基金於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宣佈擬在中國深圳成立由中方控股的合資企業(JV)——Arm中國。Arm將為合資企業提供芯片設計所需的核心知識產權、技術支持和培訓。此合資企業已於今年4月1日啟動試運營。

“獨立”後的Arm中國如何“自主”?

從股權架構來看,Arm中國合資企業由Arm持股49%,而中方則持股51%,為控股方,並且總部設立在中國深圳,也就是說Arm中國已經是一家真正的中國公司了。

Arm中國CEO吳雄昂指出,Arm中國不僅僅成為了一個獨立運作的中國公司,還將總部落於深圳,是一家深圳本土公司,希望以“中國速度”打造創新,豐富全球的生態系統。

“獨立”後的Arm中國如何“自主”?

根據芯智訊此前的報道顯示,“Arm中國合資公司成立之後,Arm原本中國的業務都將劃入其中,Arm將提供其IP產品,通過Arm中國服務中國市場,同時Arm中國也可以提供其自身的IP產品和新的標準、新的服務給到中國市場。而Arm中國自身研發的新的IP產權將歸Arm中國所有,不僅可以向中國市場銷售,也可通過Arm向中國以外的全球市場銷售。”

“獨立”後的Arm中國如何“自主”?

▲Arm IP產品事業群戰略副總裁Noel Hurley

Arm IP產品事業群戰略副總裁Noel Hurley在接受芯智訊專訪時也表示:“確實,Arm中國更像是IP授權,是Arm全球在中方的銷售渠道。但是,Arm中國如果研發了針對中國市場的IP,知識產權歸他們,可以在中國賣。如果適用於其他各地,Arm全球可以做它的銷售渠道,這部分收入也會跟Arm中國分配。而界限的劃分不是單一板塊、模塊或者技術,更多的是IP適用於誰,按照市場走。”

為何要將“Arm中國”獨立出來?

資料顯示,Arm目前有25%的營收是來自於中國,雖然這個比重並不是特別的高,但是中國市場的生態卻極其的豐富,並且增長也是極其的迅速。

據介紹,目前Arm在中國市場已擁有超過200家芯片設計類客戶,95%的中國芯片設計公司都有推出基於Arm架構的芯片,而來自中國合作伙伴的Arm架構芯片出貨量也已經達到了110億顆;2006年-2017年12年間,Arm在中國的合作伙伴的銷售額增長了170倍。顯然,中國市場已經成為了推動Arm增長的最為強大的引擎。

“獨立”後的Arm中國如何“自主”?

Arm中國CEO吳雄昂也表示:“近十年來,Arm中國區的出貨量增長達到170倍。十年前的我們並沒有想到,現在不僅僅在中國,包括遠在非洲、肯尼亞的各個發展中國家,從網絡設備到手機、移動銀行,很多人的生活是通過Arm中國的生態系統和合作夥伴得到巨大改變的。”

而之所以將Arm中國業務獨立出來,並且使之成為一家由中資控股的中國公司,無疑是看到了中國市場未來持續高速成長的發展機遇,希望能夠抓住契機,深耕中國市場,更好的服務數量龐大的中國合作伙伴和應用生態。

當然,Arm此舉或許也與中國政府對於芯片產業強調“自主可控”的需求也有一定的關係。畢竟合資公司是中方控股,可以銷售Arm所有的IP產品,這樣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避免一些類似中興事件的政治問題。同時Arm中國也可以通過自己的研發團隊研發出自己的IP產品,這個IP產品也將是完全屬於中國自主的,而且可以通過Arm銷售到除中國市場之外的全球市場。

另外,出售Arm中國51%的股權,不僅可以幫助軟銀套現7.752億美元(2016年軟銀收購Arm時花了約320億美元),而且未來Arm中國在A股上市後,也將可以進一步幫助軟銀實現利益的最大化。

最後,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還有一方面的原因是,自去年以來開源且免費的RISC-V架構在物聯網市場開始受到了國內開發者及芯片廠商的追捧,這對於Arm現有的IP授權模式形成了一定的挑戰。

比如,今年9月4日,小米全資子公司北京松果電子有限公司與阿里巴巴全資收購的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宣佈:雙方達成全方位的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並進行聯合開發,以中天微RISC-V CPU處理器為基礎平臺,松果電子提供極具市場競爭力的SoC智能硬件產品,共同促進和加速RISC-V在國內的商業化進程。9月17日,華米科技發佈了首款基於RISC-V架構的可穿戴AI芯片——“黃山1號”。

今年10月17日,中國RISC-V產業聯盟和上海市RISC-V專業委員會成立,加速推動中國RISC-V產業化。

而RISC-V架構之所以受到國內開發者和芯片廠商的關注和追捧,主要在於其是一款完全開源的、免費的架構,設計簡單,易於移植Unix系統,模塊化設計,擁有完整的工具鏈,同時也有大量的開源實現和流片案例。而且也迎合了目前國內廠商日益提升的對於芯片“自主可控”的需求。相比之下,Arm雖然擁有強大技術實力和生態體系,但是卻有著高昂的IP授權費以及“自主可控”上的限制。

不過,Arm IP產品事業群戰略副總裁Noel Hurley並不以為然。他表示:“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嘗試實驗RISC-V,但芯片還是不多。雖然它是開源、免費的,但是在市場上,免費的東西往往具有不可持續性(現在谷歌Android都開始向歐洲市場收費了),畢竟研發是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來維持的。比如Arm的高端處理器是基於上千人團隊多年來的智慧結晶和勞動結晶的成果體現。不僅是設計,還有驗證、測試等,Arm都花了大量的投入。同時,我們看到這樣的潮流,大家都在加大投入提高CPU的某一個部件及綜合性能,我們的思路是希望延展或者擴大市場,這個市場不是單一CPU處理器解決的,我們希望提供的是一整套的解決方案,有CPU/GPU/NPU等技術、平臺和軟件。”

Arm中國的“自主”之路還很長!

從目前來看,獨立出來的由中資控股的Arm中國實際上承擔的角色仍然還是Arm在中國的獨家代理商,在中國可以獨家銷售Arm的所有IP產品。目前Arm的所有的核心IP研發都還是在英國,而Arm中國目前的研發實力也非常有限。可以說,目前Arm中國實際上承擔的角色仍然還是Arm在中國的“獨家代理商”,在中國可以獨家銷售Arm的所有IP產品。但是,Arm中國要想創造屬於自己的IP卻並不容易。那麼Arm如何來支持Arm中國的創新呢?

Arm IP產品事業群戰略副總裁Noel Hurley對此表示:“Arm此前有一些IP的研發,中國的研發團隊就已經是有參與其中的,比如其在上海的研發團隊就很強,在設計新IP和研發過程中,也會給Arm全球一些支持,像一些多媒體圖形設計的IP就來自於上海團隊。我們將Arm全球所有IP共享給中國合資公司,由它做修改、調試等,衍生出只屬於中國自己的IP。我們合資企業會把重點放在這一部分在此過程中。如果合資公司研發了其他IP,這些IP將留在中國,如果同樣適用於其他市場,我們也可以幫他們銷售,成為他們的渠道。”

不過,Noel Hurley也坦言,“目前合資公司的主要角色確實還是Arm在中國的獨家銷售渠道。合資公司的研發也仍然是在Arm的龐大的IP體系之下,衍生出一些更適合中國市場的IP,但是要想創造出完全屬於自己的全新IP確實還是非常困難的,這是需要一個非常長期的過程。不過,Arm會給予全力的支持。”

會後芯智訊也向Arm內部人士瞭解到,Arm中國正在大力擴充研發團隊。據介紹,Arm中國計劃在未來3年內將研發人員的數量增加到1000人(目前Arm中國總的員工接近400員工,包括研發及其他非研發類員工),顯然Arm中國此舉正是為了快速提升自身的“自主”研發實力,不甘於只是做Arm在中國的“獨家代理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