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花買小產權房被坑,深圳首次公布中介黑名單

昨日(10月25日),深房中協通報了首家被列入行業黑名單中介——深圳市吉泰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泰地產”)。

據透露,吉泰地產在代理小產權房中,私收客戶款項,侵害客戶權益一事,嚴重違反《深圳市房地產中介行業從業規範》有關規定,深房中協給出自律懲戒決定,將其列入深圳首家行業黑名單的房地產中介機構,向行業進行公示2年內不得從業,同時抄送至徵信合作單位,並報請理事會公告吊銷其會員資格。

同時,深房中協秘書長張媛表示,2018年10月25日-2019年6月30日期間,深圳市房地產中介行業要啟動內部專項治理工作。

姐妹花買小產權房被坑,深圳首次公佈中介黑名單

主要針對四類易引發糾紛爭議的中介行為予以打擊:

1、未使用規定版本《二手房交易重要事項告知書》等行業標準文件,與消費者書面確認應告知事項的;

2、向消費者提供關聯服務(包括但不限於贖樓、擔保等)時未事先明確告知消費者服務內容和收費標準,或口頭告知但與實際發生不符的;

3、為承攬業務,向消費者做出虛假、不實承諾(含口頭、微信)的;

4、違規以公司或個人名義收取、挪用、侵佔客戶交易資金的。

小編現場瞭解到,深房中協將依據“先通報,後查處”,“一事累犯的,加重懲戒力度”、“投訴必查,查實必罰”三個原則進行專項治理,務求從根源上從嚴規範,督促深圳房地產經紀機構加強從業人員管理與培訓,優化服務細節及服務流程。

這樣看來,以後深圳中介賣房將會“規規矩矩”,購房者在置業路途中也會少踩一些“坑”。

一、吉泰地產代理小產權房事件回顧

據《深圳都市頻道》報道,2017年11月初,吉泰地產中介楊先生打電話給郭女士姐妹倆推薦了一套售價僅154萬的小產權房(城中村裡的集資房)。

2017年11月15日,郭女士姐妹倆看了房子的戶型圖,都挺滿意,當場就交了10萬元的定金。

2017年11月19日,在中介楊先生的催促之下,郭女士姐妹倆補齊了剩下的144萬。此外,她們還付了一萬元的中介費。

2017年12月中旬,郭女士姐妹倆去收房時,裡面卻住了人,而且人家已經住了十多年了,還把房子裝修了。

原本租客叫吉泰地產不要賣這套房,但是中介不聽,而這對姐妹花偏要買,而且是沒有看房的情況下一週內交了全款。

郭女士姐妹倆找到楊先生理論,楊先生讓她們在等幾個月,承諾今年7月一定能夠交房。

而郭女士姐妹倆找到房子業主,業主說交不了房,答應退錢。但是業主卻說他沒有收到154萬的錢,他只收到120萬元,他願意退這120萬元,但中介公司卻不願意退房款中的24萬。

姐妹花買小產權房被坑,深圳首次公佈中介黑名單

從今年7月份開始,中介和房東就互相在推諉,收不了房,錢也追不回來。郭女士姐妹倆只能去找給她們介紹房源的楊先生,而此時,楊先生竟然不承認給郭女士姐妹倆介紹過房源,更是否認了賣房一事。

姐妹花買小產權房被坑,深圳首次公佈中介黑名單

無奈之下,2018年8月30日,郭女士姐妹倆找了記者一起去到布吉的吉泰地產門店,見到了中介楊先生,但對方否認賣房一事。隨後記者來到吉泰地產總部,但半個小時過去了,記者始終沒有見到人出現,記者注意到,此時辦公室的門也都關閉了。

姐妹花買小產權房被坑,深圳首次公佈中介黑名單

據深房中協最新披露,吉泰地產代理小產權房事件,經協會秘書處核查投訴內容基本屬實,吉泰地產及其下屬人員存在為法律法規禁止交易的房地產提供經紀服務,及佔用客戶房地產交易資金等行為,嚴重違反《深圳市房地產中介行業從業規範》有關規定。鑑於其性質惡劣,並多次被媒體曝光,為行業抹黑,經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自律專業委員會2018年第五次會議審議決定:

1、將吉泰地產列入行業黑名單,向行業進行公示2年內不得從業,同時抄送至徵信合作單位,並報請理事會公告吊銷其會員資格。

2、將吉泰地產楊洋(星級服務牌號:J014395)列入行業黑名單,向行業進行公示2年內不得從業,同時抄送至徵信合作單位,並報請理事會公告吊銷其會員資格。

3、將吉泰地產楊群(星級服務牌號:J038262)依C類第4款記入不良行為,抄送至徵信合作單位。

二、小產權房踩坑案例

近年來深圳買小產權房倒黴的案例不在少數,值得大家注意。

1、上百萬買的房卻被查封

2015年5月23日,羅先生看中了深圳福永鴻福花園小產權房一套131平米的新房子,24日便付了5萬定金,6月9日支付了全款共117萬,欣喜總算有個家了,還請好了裝修師傅準備裝修入住。

鴻福花園共有1280套住宅,外觀上與商品房小區相似,又靠近地鐵口,建築質量也不錯,羅先生認為住家也舒適。購買時,該樓盤已經銷售了70%,只剩選擇不多的戶型。

上百萬的現金,其實當時完全可以購買一套400萬的商品房,但羅先生考慮到房貸壓力大,買房反正是自住,是不是商品房也無所謂,便選擇了小產權房。

怎麼也沒想到,噩夢很快降臨。2015年6月15~17日,在南方都市報連續3天的報道之下,6月17日福永執法隊以違法建築名義,開始查封該樓盤。從此,所有業主走上了漫漫維權之路,到現在也沒有一個結果出來。

業主們統計的維權戶有560戶,涉資2.7億元,其中一百多戶是全款,其餘貸款。還有兩百多戶沒統計到,據說是政府內部人員買了。

據瞭解,鴻福花園地塊原本是一個金屬公司通過招拍掛從政府買來的工業用地,申報時為2棟工業廠房,結果被違規建成了8棟21層高的小產權房。

由於開發商在售樓時,一直宣稱鴻福花園是福永的村委統建樓,可以分期貸款六年,而此前深圳的村委統建樓都已成功建成併入住,這也成了購房者們認為沒有風險的依據。

福永街道黨工委書記林更斌表示,該土地面積為1.2萬平米,又是臨近地鐵沿線的地塊,將工業用地改為商業用地,市場價值較高,業主不用擔心血本無歸。

鴻福花園業主們表示,在房子被查封后,每天心驚膽跳,生活工作受到嚴重影響,希望政府能儘早拿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妥善解決,業主們已經耗不起了。

這是個極端案例,其實如果真是村委統建樓,購買是沒有什麼風險的,畢竟有村集體背書。

就怕是這種開發商打著村委的幌子,私自將工業用地開發成住宅,是政府嚴厲打擊的對象,這種最好別買。

記得09年後的那幾年,深圳類似的村委統建樓特別多,尤其是沙井每個村都會建,但這幾年可供開發的土地少了,沙井二手小產權房的價格都一兩萬了,如果一套100平米的小產權房也要一百多萬,那還不如咬咬牙買商品房,畢竟可以貸款,有法律保障,流通更快更好,升值空間也更大。

當時與鴻福花園一期查封的有9個樓盤,包括光明、沙井、坂田、福永、龍華等區域都有,但其他樓盤後面都陸續解封入住,就鴻福花園成了犧牲品,也是太倒黴。

2、買農民房投資賭拆遷

小周2016年買了龍華民治地鐵站旁南景新村二手房,72平米兩房65萬,合8500元/平米,租2100元,賣給他的是一手業主,09年兩千多一平米買的。

小周朋友買了一套三房,10500元/平米,83平米,總價88萬,可出租每月2800元,小周和朋友買來都是作為投資,因為看深圳“十三五”規劃裡說民治地鐵周邊500米內的村屋要改造,買來賭拆遷改造賠償。

這種房子在深圳叫農民房,開放式的,沒有小區,由律師見證,然後到村委會改名。

民治地鐵片區的商品房,單價大概在4.5-5萬/平米左右,兩房租4500,三房5500。商品房房價是小產權房的四五倍,租金是兩倍,如果按租金回報率來說,商品房還不如小產權房。

如果論投資收益率,商品房有槓桿,基數大,收益肯定更高,漲幅也快於小產權,但小產權房便宜,門檻低,買不起商品房的人,買來自住也沒問題。但從法律上來說,如果拆遷補償時,村民想反悔,法律會支持村民,認定買賣無效,最後返回買主本金和同期利息。

最近幾年來,政府也在大力打擊私建違法建築,因為歷史遺留的違法建築太多了,2011年前建的,基本上都會給予發綠本房產證,之後的還在慢慢登記。但這不代表小產權房要轉正成商品房,轉正太難了,制度障礙太多。

三、買二手房注意要點

1、在房屋的產權問題上買家尤其要注意,一定要現場看房落實清楚實際居住人的身份,避免出現賣家隱瞞房產存在長期租約的情況;避免裡面居住的是和業主有糾紛的上一個買家;避免業主在房間內違法改擴建等。

2、在買賣合同中一定註明業主最遲辦理房產證的時間並約定違約責任。

3、要確保業主夫妻二人簽字,在合同中約定提前交付房產由買家保持佔有狀態,並提前辦理好物業的交接手續。

4.買家需要保留一份公證委託書的原件,在看到公證委託書原件後保留一份公證委託書的複印件,能清晰體現公證處委託書的編號,並要求中介公司和代理人在複印件上簽字註明和原件一致,確保買賣合同合法有效。

5. 為了避免在合同履行過程中,賣家在贖樓費和稅費上做文章,最好約定贖樓費和稅費的最高限額,約定在合同履行過程中超出事先約定的部分由賣家自行承擔。

6、要弄清楚學位是否被佔用,建議直接在合同中約定出現學位被他人佔有問題,買家有權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後前後二次交易過程中產生的費用均由賣家承擔。

資料來源:深圳都市頻道、騰訊房產深圳站、深圳小產權房源、網絡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