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的大哭大鬧,父母該如何正確處理?

  • 1

很多父母都常常遇到這樣類似的場景:每次帶孩子經過玩具店時,都會哭鬧著要買玩具,如不給買,就賴著不走。

面對孩子的大哭大鬧時,多數父母往往束手無策,不知道如何處理才是最好的。

有不加思索的“以暴制暴”,通過恐嚇大罵來教育;有放任不管,認為孩子哭累了自然就會消停;也有耐心點的父母,通過哄騙、安撫或轉移注意力等方式解決.......

其實這些都不是正確的處理方式。

面對孩子的大哭大鬧,父母該如何正確處理?

孩子的大哭大鬧通常來的快去的也快,所以我們都認為小孩子好哄,大哭大鬧是正常的,也就不當是一回事了。

實際上這是在忽略孩子的失望、生氣等負面情緒,而孩子則會覺得自己不受重視不被理解,負面情緒會進一步加重,並衍生出害怕委屈恐慌等更多負面情緒,出現更大的挫敗感,長期以往,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極大的不利!

英國兒童教育專家Kathryn Mewes把孩子的情緒爆發形象地比喻為“情緒山峰”(Emotion Mountain):

第一個階段:“認為都是別人的錯”;第二個階段:“意識到是他們自己的行為讓其陷入窘境”;第三個階段:“嗚咽以及接受事實”;第四個階段:“精疲力盡、迴歸平靜”

面對孩子的大哭大鬧,父母該如何正確處理?

所以,哪怕真的是孩子無理取鬧,講道理的真正時機,也必然是在孩子的情緒被接納,接受事實迴歸平靜以後。

所以,教會孩子疏導自己的負面情緒成為關鍵所在。網上曾大火的一部短片對此做出了教科書級別的示範,值得所有父母觀看與思考。

  • 2

短片講述的是爸爸和女兒開玩笑而不小心惹怒了女兒,女兒非常生氣,在那鬧脾氣,然後父親開始了一連串的開導!

首先,父親教孩子接納並尊重情緒,學會放手。

面對孩子的大哭大鬧,父母該如何正確處理?

父親告訴女兒:

“你不一定非得要開心。”

“生氣沒什麼大不了的,你可以生氣。你可以生我的氣也可以生媽媽的氣生妹妹的氣,甚至生自己的氣。”

面對孩子的大哭大鬧,父母該如何正確處理?

接著讓孩子明白,即使有這些負面情緒,爸爸媽媽還是深愛你的,並保護你的,給予孩子充分的安全感。

父親對女兒說:

“不管你多生氣,生誰的氣,爸爸媽媽都是愛你的,我們都會保護你。”

面對孩子的大哭大鬧,父母該如何正確處理?

最後聆聽孩子鬧情緒的原因,告訴孩子不喜歡的事要說學會說出來,只有父母知道了孩子的界限,下次才不會再亂施加壓力。

面對孩子的大哭大鬧,父母該如何正確處理?

在整個過程中,這位父親的語氣一直是溫和平靜的,通過短短1分多鐘的疏導,孩子能很快回到開心快樂的狀態。大家可以看看下面的完整版視頻,感受下談話中父親的語氣及整個氛圍。

  • 3

作家周國平說:

和孩子相處,最重要的原則是尊重孩子。從根本上說,這就是要把孩子看作一個靈魂,亦即一個有自己獨立人格的個體。

短片中的示範,核心就是尊重孩子。

在小學生時代,老師常常灌輸著一種思想:你不能生氣,因為生氣是不好的,“發脾氣”的孩子會被家長揍,或者被老師懲罰。

面對孩子的大哭大鬧,父母該如何正確處理?

可是負面情緒這東西,有時連成年人都是無法避免的,更何況是孩子。尊重孩子的前提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同樣,世上也沒有無緣無故的鬧情緒,孩子亦是如此。這時候,父母最重要的就是感同身受。

反面的例子:

孩子哭著喊著:我的小金魚死了,在今天早上。

父母:不要哭了,再去買一隻就行了。

正面的例子:

孩子:我的小金魚死了,在今天早上。

父母:昨天還好好的,怎麼就死了,真沒想到。

孩子:它是我的好朋友。

父母:失去朋友應該很難過吧。

女兒:我還教他們玩遊戲。

爸爸:嗯,你們在一起玩得很開心。

女兒:我還每天給它餵食。

爸爸:你真是挺關心那隻小金魚的。

面對孩子的大哭大鬧,父母該如何正確處理?

兩種對話,很容看出來,一個是否定孩子的感受,一個是代替孩子說出他們的感受。這樣帶給孩子最直觀的好感就是父母懂得傾聽,會理解自己的低落與不開心。

面對孩子的大哭大鬧,父母該如何正確處理?

另一方面,情緒都是客觀存在的,是本能,不分年齡,局別在於大人懂得自我調節,很容易找到正確釋放情緒的方法,而孩子往往容易陷在情緒中,這正是我們需要教給孩子的。

我們可以看到視頻中的父親對孩子提出建議,“你可以去跑個步,用腳踢一踢泥土,或者做其他一些可以讓你消解掉這股怒氣的事。”

這既幫孩子提出了發洩怒氣的方法,同時也做到了尊重孩子,徵求孩子的意見再做決定。

面對孩子的大哭大鬧,父母該如何正確處理?

美國親子教育學家,著名暢銷書作者阿黛爾·法伯(Adele Faber)也曾說過:親子之間的根本問題,很多時候是大人忽略了孩子的情緒感受。

養育從來都是一個長遠且潤物細無聲的過程,希望看了此篇文章的你,能夠在這方面溫和而堅持,讓孩子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