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剪纸:剪不尽的中国风味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它从古代一直流传到现代,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中国剪纸:剪不尽的中国风味

剪纸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史记》中的剪桐封弟就记述了西周初期周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其弟,封姬虞到唐为侯。南北朝时期《木兰辞》中也出现了“对镜贴花黄”的诗句。

在唐朝时期,剪纸迎来了大发展,杜甫《彭衙行》诗中有“暖汤濯我足,翦纸招我魂”的句子,以剪纸招魂的风俗当时就已流传民间。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现代艺术家们也创作出了大量表现社会主义新人新事的新剪纸,丰富了中国民间装饰美术的内容和形式。

中国剪纸:剪不尽的中国风味

剪纸的内容同样是五花八门,各有意义。中国民间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并产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结果。民间剪纸《鹿鹤同春》是民间传统的主题纹样。据记载,鹤即“玄鸟”,玄鸟是“候鸟”总称。在民间文化中鹿称为“候兽”,鹤称为“候鸟”,鹿鹤同春是春天和生命的象征。民间鹿与禄同音,鹤又被视为长寿的大鸟,因此鹿与鹤在一起又有福禄长寿之意。

中国剪纸:剪不尽的中国风味

中国邮政也于2018年1月24日发行了《中国剪纸(一)》特种邮票1套4枚,全套邮票面值为4.80元。邮票画面分别选取了四幅风格迥异,极具北方代表性的剪纸作品,具有浓郁的典雅、古朴的传统文化色彩。

中国剪纸:剪不尽的中国风味

2018-3《中国剪纸(一)》4-1 河北蔚县·芦花荡

此作品出自河北蔚县,画面中的人左手捋须,右手执矛,一个起腿动作,生动地描绘出了张飞威猛暴躁的形象特点。

中国剪纸:剪不尽的中国风味

2018-3《中国剪纸(一)》4-2内蒙古和林格尔·牧羊图

此作品出自内蒙古,其作品风格带有浓郁的牧歌风情。《牧羊图》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自由自在的放牧场景,呈现了北方人民粗犷豪放、深沉厚重的气质,反映了北方人民质朴奔放、热情坦诚的性格。

中国剪纸:剪不尽的中国风味

2018-3《中国剪纸(一)》4-3陕西旬邑·江娃拉马梅香骑

此作品出自陕西旬邑,刻画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小媳妇“梅香”婚姻生活初期的甜蜜。花树上戏耍的两只“鹐鸨鸨”,杨柳吐青,菊花、牡丹齐放,烘托新郎新娘结婚后的浪漫欢喜。

中国剪纸:剪不尽的中国风味

2018-3《中国剪纸(一)》4-4山西新绛·小别母

此作品出自山西新绛,《小别母》是晋剧传统戏《蛟蛸帕》中的一折。作品将母子依依离别的场景表现得惟妙惟肖。

剪纸艺术自诞生以来,在中国历史上就没有中断过。它充实于各种民俗活动中,是中国民间历史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艺术形态之一。郭沫若先生也以“一剪之趣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的诗句赞誉剪纸艺术的美。希望剪纸艺术能继续发扬光大,一代一代永远流传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