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留你的孩子,孤独一人

几天前空间很多人分享一篇文章,过年期间如何毁掉一个孩子。文中列举了很多中国式家长习以为常的行为:

“下车不带你了,丢你自己!”

“你爸妈不要你了!”

“别哭了,明天带你去游乐场。”

我们利用年龄优势和阅历优势,去这样恐吓、伤害孩子。成年人都不愿意做“你妈和老婆掉水里救谁”的抉择,却不断问孩子们“爸爸妈妈你更爱谁?”;成年人都不愿意听别人开“你老公/老婆出轨了”这样的玩笑话,却喜欢对孩子说“有了弟弟/妹妹,你爸妈就不喜欢你了。”

永远不要留你的孩子,孤独一人

而就在本周末,我再次近距离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个小朋友不愿意上课,家长哄了十多分钟哄不好,丢下一句,“那我也不会来接你,我不会要你了。”就离开,留下孩子在妈妈出了校门一分钟后,放声大哭。

我完全理解这位母亲生气的情绪,但我始终无法理解和接受这种给孩子带来恐惧感和伤害的行为。

初中时学“alone”和“lonly”的区别:也许你孤身一人,却并不孤独;也许你身处闹市,却异常孤独。

我相信,每一个家长一定也希望,你的孩子和这个有些时候不那么温情的世界对冲的时候,你是站在他身后的那个人,是让他就算独自一人,也不觉得孤独的依靠。而不是,把他丢下,让这种孤独感来作为惩戒。

老师安慰的时候,孩子反复冲着Merry哭着说,“我妈妈说不要我了”,老师再三保证,“我们拉钩,我会劝你妈妈,好吗?”

我不知道其他的老师在面对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办,我非常喜欢Merry老师的处理方式,面对孩子她全程耐心温和,去询问她,“你是因为不喜欢我吗?” “因为单词背不会吗?” “我上个学期也有表扬你,对吗?”,但是却又坚定告诉她,“如果你要上课,就不闹,不能吵到别的孩子们” “学习不可能是不需要努力的,你一定要背单词的”。

由于工作性质,读过很多家庭教育相关的文章,却越发觉得,教育一个孩子,是非常艰难的一件事情。太多父母、太多老师,在心灵方面的教育,是不合格的。

我相信那位脱口而出气话的妈妈,是非常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很多时候,错误的方式会消磨掉宝贵的情感。

永远不要用这样的方式,去惩戒你的孩子,家长应该给孩子带来的是安全感,而非恐惧源。


这是几个月前写的一篇文,恰逢开学,在这里分享给你们。

永远不要留你的孩子,孤独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