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军前来攻城,县令欲逃,怎知县令夫人挺身而出守住城池!

敌军前来攻城,县令欲逃,怎知县令夫人挺身而出守住城池!

关注“秋野私塾”

古代女子嫁人后,管着家中柴米油盐无数琐屑事情以及亲戚往来、人伦血亲等人际关系。在她们为妻、为母的经历过程中,也磨练了她们勇于承受苦难、临危不惧的胆识与气度。

敌军前来攻城,县令欲逃,怎知县令夫人挺身而出守住城池!

古时妇女


进攻项城

唐朝前期百余年间,曾出现过两次大乱,后来又发生安史之乱。从此王朝元气大伤,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其节度使在辖区内可以扩充军队,委派官员,形成了极大的地方势力。各地间或互相争战,或联合反唐,唐代陷入了混战之中。德宗年间,李希烈勾结叛军攻入汴州,然后派兵直指陈州。陈州附近有一个县叫项城。这个城虽然不大,但战略位置却非常重要。李希烈为夺取陈州,首先要攻下项城,于是他派出精锐兵马去围攻项城。

敌军前来攻城,县令欲逃,怎知县令夫人挺身而出守住城池!

李希烈

此举使项城知县李侃非常惊慌:李希烈不是一般打家劫舍的强盗头子,他身为节度使,当德宗命他讨伐叛军时,他暗中与叛军勾结,公开反唐。他性情凶残,杀的人血流成河,饮食自若。史书记载,他有一次命令百姓运土木修路,因为不能如期竣工,他居然残酷地驱赶百姓填沟堑。眼下残暴的李希烈乘胜出击,强兵临城,而项城城墙不高,护城河不深,武器更谈不上精良,李侃觉得项城别说反击,根本连守都守不住,于是他想弃城逃走。

敌军前来攻城,县令欲逃,怎知县令夫人挺身而出守住城池!

剧照


杨氏鼓舞士气,巩固民心

李侃的妻子杨氏却是一个非凡女子,面临即将城破人亡的灾难,她并没有想方设法躲避,而是挺身而出,以自己的果敢与智慧帮助丈夫,保全项城。她看出丈夫要临阵脱逃,便责问他身为县令,如果你倘若此时逃走,谁还能够守城?李侃分辨说,有什么办法呢?城内兵力不够,钱财也不足,这个城如何守得住?杨氏说,仓廪府库还有一些钱粮,县城如果被攻破,这些财产必然被逆贼占有,屯粮将成为敌人的军粮,财帛将成为敌人的财富,就是城里的百姓也难免被逼着为他们效力。

敌军前来攻城,县令欲逃,怎知县令夫人挺身而出守住城池!

古代女子

与其把钱粮留给逆贼,还不如用它们重赏将士、招募百姓,县城怎么会守不住呢?杨氏这番话切中要害,给李侃很大的勇气。李侃马上召集城中官兵百姓,请杨氏出面给大家鼓劲。杨氏晓之以大义,动之以故土之情,众人不禁为之一振,纷纷表示愿意以死贼兵相拼。杨氏抓住机会宣布:凡作战勇敢而被投石击中的人赏千钱,被刀剑所伤的赏万钱。刚被激奋起来的人们见还有重赏,顿时争相要求参战,杨氏当即从应募的人中挑选了几百名健壮汉子,迅速分发武器,命令他们即刻随县令登上城墙,抵御敌人。

敌军前来攻城,县令欲逃,怎知县令夫人挺身而出守住城池!

杨氏并不是逞才使能,一味蛮干,她深知这次守城之战是破釜沉舟。敌人强悍,己方可与之匹敌的只有民心。士气只能激励而不可轻泄,于是杨氏竭尽全力来鼓舞士气。她号令城内妇女为守城将士烧水做饭,自己也亲手做饭。为了避免厚薄不均引起纠纷而涣散人心,她千方百计使士卒所分得的饭菜不仅充足而且均匀。杨氏一边处理城内的事情,一边还时刻关注着战斗状况。

敌军前来攻城,县令欲逃,怎知县令夫人挺身而出守住城池!

剧照

叛军嚣张得不可一世,以为项城无守卫之力,攻克此城简直是手到擒来。杨氏敦促李侃告谕敌人,以示决心,并希望能够动摇敌人。李侃在城上喊话,向敌人表明项城军民将誓死守城,并说即使得到这座小城,也不足以得瑟,不如退去,以免战败被人耻笑。叛军听到县令的喊话,根本不以为意,认为李侃不自量力,随即便发动进攻,一场激战开始了。城下是骄狂之敌,城上是愤怒的将士,战斗打得难解难分。突然,李侃的手被流矢射中,钻心的疼痛使他心中大乱,他匆匆退下阵来。杨氏眼见丈夫托着手慌慌张张而来,心中暗叫不好。

敌军前来攻城,县令欲逃,怎知县令夫人挺身而出守住城池!

剧照

战事正激烈,县令却突然退下,这意味着什么?士气不可泄啊!她赶紧迎上去,为李侃包扎伤口。李侃依然是惊魂未定,杨氏哪里容他细说,马上催促他返回城上。杨氏说,你若不在,人心就不稳了。我们兵力、武器皆不如叛贼,如若人心浮动,那么城必然被破。城被破之时,躲在家中也难免一死。你是县令,是朝廷官员,这样在家等死,还不如与敌拼杀。古人说过,哀兵必胜。将士们正舍命相拼,若是你能鼓励士卒坚持到底,毫不动摇,项城就未必能被攻下,守城还有希望啊!杨氏又劝又逼,李侃听了也觉心中惭愧,只得返回城楼。

敌军前来攻城,县令欲逃,怎知县令夫人挺身而出守住城池!

剧照

战事愈发紧张,敌人离城越来越近,守城士卒亲眼目睹县令带伤作战,士气大增。叛军历经沙场,士兵人数众多,刀剑长戟等武器齐全,而项城的守兵势单力薄,一部分士卒又是百姓,因此守势渐渐弱了下来,叛军乘势逼近城根,城破几乎已成定局。但守城将士毫不退缩,以生命阻挡着敌人,战斗陷入了混战。这时,一个参战百姓一箭射中敌人主帅,而这个主帅正是李希烈的女婿。主帅丧命,敌军顿时溃不成军。战局发生了彻底变化,没有了主帅,士卒心惊胆战,他们无心再战,只得惶惶退兵,项城得以保全。李侃因守城有功,被朝廷加封。而杨氏却因为身为女子,未能得到任何嘉奖,甚至在官方史载都没有提到一字。后来一位文学家为她做传,杨氏事迹才得以流传。

敌军前来攻城,县令欲逃,怎知县令夫人挺身而出守住城池!

古代女子

项城一战,若论战略战术,杨氏也许不算上乘,但可贵的是,杨氏以女性的天赋与无所畏惧的胆气抓住了战斗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士气民心,并竭尽所能地鼓舞民心与士气。她虽不能拿着武器亲自上阵,但她以自己的胆略和所作所为,对身为县令的李侃发生深刻影响,使他由意欲弃城而逃,转而与将士共同作战保卫县城,由动摇退却转向以死相守,终立大功。

敌军前来攻城,县令欲逃,怎知县令夫人挺身而出守住城池!

记得关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