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養生∙大暑|冬病夏治正當時

Summer

大暑養生

节气养生∙大暑|冬病夏治正当时

大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節氣,在每年的公曆7月22日至24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12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這時氣溫最高,雷陣雨較多,在中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4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天氣。中醫認為大暑養生要以防暑、清熱、祛溼為目的,這樣可以有效清除體內有害因素,避免疾病出現。

飲食養生

大暑這十五天,屬於中醫所說的“長夏”,五行屬土,對應脾臟,脾惡溼,所以這段時間飲食忌甜食,甜食助溼,冷的甜食如冰激淋等尤其要忌。做菜的口味仍要清淡爽口,稍佐以鹹味。鹹味入腎,可以幫助收斂陰氣。大暑時若是出汗很多,體內鹽分耗散,也可以喝鹽汽水,常溫的比較好。暑熱蒸騰時人的陽氣浮於表面,體內腸胃反而是陽氣較弱的,因此切記不能貪吃冰冷食物。西瓜最能解暑,仍是這一時節的水果首選,但其性寒,不能貪多,尤其注意不能太冰,容易傷害腸胃。在大暑節氣,可以選擇食用綠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等補氣清暑、健脾養胃的食品。

节气养生∙大暑|冬病夏治正当时

起居養生

大暑時要避暑氣,在戶外烈日下活動時間不能太長,以免中暑。早上早些起床鍛鍊身體,舒展筋骨,鍛鍊時不要汗出過多。天熱時使用空調一定要適度,溫度不能太低,空調房間溫度與室外溫度相差不要超過10攝氏度,避免汗出後直對空調吹風,這樣很容易有寒氣進入肌體,引發疾病。另一方面,大暑天氣炎熱,人們容易感到疲倦,此時要注意睡好子午覺,適當午睡半小時,以保持精力充沛。

情志養生

大暑之季,天氣酷熱,人容易煩躁,此時精神調養宜以養“靜”為主,所謂“心靜自然涼”,避免遇事急躁,避免生氣惱怒,可多想輕鬆愉快的人或事,使心情愉快。到了夜晚,要靜氣凝神,收斂陽氣,不能太晚睡,夜生活過多,半夜興奮,都是養生大忌。平時可以喝點酸梅湯,幫助收斂心神,也可多參加繪畫、書法等相對安靜的活動,可以達到安定神志、調養心氣的作用。

节气养生∙大暑|冬病夏治正当时

運動養生

大暑正處於“三伏天”,天氣炎熱,陽虛體質的人體內寒氣盛,陽氣不足,在大暑期間可以適當到戶外走動,所謂“動則生陽”,運動有助於升發陽氣。但對於正常人群此時宜少運動或選擇低強度的運動項目,如散步、快步走、八段錦、太極拳等,宜在清晨或傍晚在清涼的公園、河邊、林蔭道旁進行,注意避免運動後大汗淋漓,運動過後要補充水分,但應避免進食冷飲,否則容易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

慢病養生

大暑時節,陽氣最盛的時節,在養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說法,故對於那些每逢冬季發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腹瀉、風溼痺證等陽虛證,是最佳的治療時機。中醫常用方法如穴位敷貼、艾灸、拔火罐、刮痧等,但對一些體質熱的慢性病人就不適合用這種方式來治療了。

节气养生∙大暑|冬病夏治正当时

文字:張浩文

供稿:第二臨床醫學院

審核:顧一煌,王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