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对越反击战,可使部队几10年不缺主干”

一九七九年三月二十三日,广州军区召开庆功大会。在闭幕式上,军区副司令员吴忠宣读了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签署的嘉奖令,授予一百四十八个英雄集体和个人以荣誉称号,给四十四个单位和个人记功。

许世友:“对越反击战,可使部队几10年不缺主干”

司令员许世友讲话时,他说:“这次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参战的部队打得很勇敢、很顽强,得到了锻炼,打出了很多战斗英雄模范,我向各位英雄模范祝贺!” 他指出了这次作战锻炼出大批骨干的意义。他认为,部队打仗和平时训练骨干是很重要的。这次作战锻炼出了大批骨干,他们现在是班、排、连长,这批人对于我军建设有重大意义。我们几十年没有打大仗了,这次打了一次比较大的仗,打出了一大批有作战经验的班、排、连长,可以使部队几十年不缺乏骨干。 他强调了这次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他说:这一仗打得好,经验很多,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决策,坚决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指示,正确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作战方法上,运用了毛泽东同志关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原则,因此,大量地歼灭越军部队,夺得了中央军委要我们夺取的地方。 许世友还总结了具体经验。他认为这些经验是很多同志流血牺牲换来的。 第一条成功的经验是我军兵力占优势,以多打少;部队杀气很旺,奋勇冲杀,勇往直前,绝不回头。这一条把敌人的气势压倒了,越军抵挡不住,只好退缩,逃跑。越军处处败退,我军所向无敌,把号称第三军事强国的越军打败了,“不可战胜”的神话戳穿了。我们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

许世友:“对越反击战,可使部队几10年不缺主干”

第二条成功的经验是作战行动的突然性,开始全线还击时,黎笋正在出国访问,战略上实现了突然性;当我还击作战的边防军出现在越军的纵深内,当地群众还以为是越南部队,战役上也实现了突然性,争取和掌握了战场主动权。我军全线还击,敌人摸不清战役的主要突击方向,他们只好全线防御;派出一定数量的小部队临时占领阵地,堵击我军的战役穿插迂回部队,企图稳住士气和防御态势,处于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的境地。 第三条成功的经验是发挥了联合兵种的整体威力。首先是炮兵威力很大,用强大的火力摧毁了越军工事的坚硬外壳,压倒了越军的士气,歼灭了大量越军有生力量,给步兵、坦克创造了有利条件。坦克大显威风,特别是在同登——凉山方向,威力发挥得更好,令越军闻风丧胆。工兵开路、架桥、爆破,为坦克、步兵创造了有利战机。步兵是战场上的主要兵种,他们在强大炮火掩护下,协同坦克、工兵,不失时机,不断向敌人纵深突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许世友:“对越反击战,可使部队几10年不缺主干”

许世友也总结了教训。 他说:要讲教训,第一点就是三十年没打大仗了,有很多人对于打仗这个东西不适应了。基层干部没有打过仗,有的高级干部也没打过仗,现在一下子指挥几千人、上万人甚至几万人,不容易,有些缺点是难免的。 第二个问题是过去多是在北方打仗,对于在南方作战从我自己到下边各级都是不熟悉的。对于亚热带山林作战,我们没有打过。这次作战的地区气候特殊,十月以后是旱季,五月以后是雨季,我们不熟悉这种气候。对于石砬子山地形也认识不足,这种地形利守不利攻,对我们进攻作战造成了不小的困难。由于我们对这种地形研究不够,认识不足,开始时对策不够有力,两天后才总结出有力战法。 第三个问题是对困难估计不足,打到纵深去以后,行军无人带路,饿了无人送饭,伤员无人后送。越南也是全民皆兵,到处有越南军民援助越南军队,不少民军对我军作战,大姑娘、老太太都向我军射击。 第四个问题是我们的装备落后,战士负荷太重。这次作战,战士负荷八十斤,有的六十斤,既不方便走,更不方便打。过去哪有这么多东西?只背一条薄毯子,顶多两三斤重,我当红军十年没有盖过被子,八年抗战也没盖过被子,很简单,一切从战争出发,怎么多带子弹,怎样把大刀背好、保管好就行了。现在我们一件雨衣淋湿了就有八斤重,太落后,战士还要背子弹,背手榴弹,背粮食,背干粮,背水壶……太重了!

许世友:“对越反击战,可使部队几10年不缺主干”

(来源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