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有頂尖的癌症治療水平,爲什麼患者生存期還是不長?

在某種程度上講,國內頂級醫院的癌症治療水平確實比較高。一些專家說,在某些理念上,中國的醫學研究甚至比外國人走得更遠。

兩位中國科學院院士說,除了理論水平高,許多中國醫生比外國醫生有更多的臨床經驗。這是因為中國醫生處理的病例更多——“我們的普通醫生一年做的手術比許多外國醫生一輩子做的還要多。”大量的手術讓中國醫生有更豐富的臨床經驗。這一觀點也得到了國內外業內人士的認同。例如,在紐約工作的醫生羅一鳴認為,中國頂級醫院的外科技術在國際上具有優勢,有著很成熟的醫術。


國內有頂尖的癌症治療水平,為什麼患者生存期還是不長?


一些網民認為這兩位院士錯了——既然中國醫生這麼好,為什麼中國癌症患者的五年存活率比國際低很多?

從邏輯上講,這樣的對比是有問題的。眾所周知,發現癌症越早,治療效果越好。然而,由於我國的體檢制度不完善,癌症篩查診斷普遍為時已晚。在乳腺癌中,被診斷為乳腺癌在Ⅰ期階段,中國超過80%的概率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Ⅰ期階段概率小於20%。在中國,當很多癌症患者被診斷出患有這種疾病時,大多數癌細胞已經轉移或擴散,這是很難治療的。

因此,雖然中國癌症患者的存活率很低,但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診斷太晚,無法直接解釋中國癌症治療水平低下的原因。


國內有頂尖的癌症治療水平,為什麼患者生存期還是不長?


真正的問題是,中國癌症治療的平均水平比大多數發達國家落後很多,即使去掉“中國癌症篩查和診斷的普及太晚”的因素。據報道,2015年,近1000名患者通過公司赴海外就醫,其中70%是腫瘤患者。據統計,近十分之一的患者出國就醫,其國外診斷結果與國內診斷結果並不完全一致。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屬於“國內醫生說基本沒救了,結果讓國外醫生給救了”。既然院士們說過,“中國的癌症治療水平不比美國差”,為什麼還是這樣呢?一些醫生解釋說,這是因為中國的頂級醫院基本符合國際標準,但中國的整體醫療水平參差不齊,很多醫院醫療水平並不高。在一些醫院,甚至出現了“外科醫生給病人化療”的混亂。醫學科學作家“希波克拉底弟子”也指出,中國一些腫瘤專科醫院在面對患者併發症時存在“經驗不足、用藥不足、設備不足”的問題。

總而言之,好的醫生是有,但頂尖的醫生是一撮人,普通人患病不一定能接觸的到。


國內有頂尖的癌症治療水平,為什麼患者生存期還是不長?


很多癌症患者在國內就醫不治而終,往往並不只是醫生的醫術,藥品缺失也是一大因素。

國外有很多抗癌藥物,國內沒有。另一個是“有藥,但你買不起。”許多癌症藥物價格昂貴,不符合低保標準,或報銷不足。普通人往往難以負擔。面對這樣的情況,印度、泰國和其他國家的經驗值得參考,印度生產了許多非專利抗癌藥物,其平均價格僅為專利藥物的20% - 40%,個別品種甚至相差十倍以上,但療效往往非常接近專利藥物。

國產抗癌藥物成本高的另一個原因是,藥品“中間商”的物流過程層層遞變。業內人士研究顯示,製藥大亨和商業的物流費用佔藥品價格的7% ~ 8%,經銷商,包括一般在3左右,每個經銷商的溢價是5% ~ 7%,鏈中的最後一個級別經銷商去醫院,可以溢價7% ~ 8%。此外,內地藥品還需繳納17%的增值稅。在價格層層上漲後,內地藥品價格,往往比國外還要貴。2012年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進口藥品的平均價格是英國的兩倍。


國內有頂尖的癌症治療水平,為什麼患者生存期還是不長?


面對這個問題,有關部門已經採取了行動。國內部分抗癌藥已經被納入醫保目錄,這對於患者來說,是一個令人激動的消息。

文末小分享:慈馨健康大講堂是三甲醫院醫師、知名中醫組織的線上公益醫學課堂,分享交流肝病、胃病等常見疾病的治療調理方案。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