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和武則天:是君臣,也是對手

公元690年,武則天稱帝,改唐為周。幾個月後,武則天提拔

狄仁傑為地官侍郎、同平章事,擔任宰相職責。


62歲的狄仁傑由此進入武周核心權力圈。


而在此之前,狄仁傑一直在地方任職,儘管才德出眾,政績斐然,但也始終沒有得到特別重用。


據史書記載,狄仁傑之所以能迅速成為宰相,主要因為得到了名臣婁師德的極力舉薦。狄仁傑被舉薦後並不知情,甚至一度排擠過婁師德,直到有一次武則天拿出了當年婁師德寫的舉薦信,狄仁傑才感動不已。


不過,在婁師德舉薦之前,武則天對狄仁傑恐怕早有了解。武則天從664年開始垂簾聽政,從674年起以天后之名正式輔政,所以朝堂內外發生的大事,她都瞭如指掌。比如發生在公元676年的“砍樹事件”——


當時有兩位將軍誤砍了昭陵的柏樹,按法律應被免官,但唐高宗怒不可遏,決定直接誅殺。

時任大理丞的狄仁傑挺身而出,不顧個人安危,巧言勸阻,愣是將盛怒之下的唐高宗擺平了。


而類似這種敢言直諫的事,在狄仁傑身上時有發生。所以後來武則天在任命狄仁傑的詔書裡就說道:“雅達政方,早膺朝寄”,大意是說,狄仁傑很有才幹,早就承擔起朝廷重任了。


有意思的是,武則天和狄仁傑二人還是山西老鄉。或許在南腔北調的朝堂之上,武則天能聽到狄仁傑的鄉音,也會生出幾分親近之感吧。

他是武則天最好的助手


狄仁傑上位後,對內舉薦人才、穩定朝綱;對外征戰四方,穩定邊疆。很快,他便憑藉突出的才幹,成為武則天最倚重的助手。


公元696年,

契丹作亂,攻陷冀州,一時間河北震動。武則天派狄仁傑前去治亂。之前的長官害怕契丹大軍突如其來,強迫人民全部遷入城內,修補城牆,磨利武器,增強戒備。狄仁傑到任後,卻讓百姓全部出城,返田耕作,說:“契丹軍還遠得很,怎麼慌張成這個樣子!萬一敵人來犯,全都由我負責。”百姓大為欣喜。

公元698年,突厥南下,騷擾河北,劫掠百姓萬餘人。武則天再派狄仁傑前往安撫。當時河北百姓多被突厥脅從,在突厥退軍後害怕受到牽連,紛紛逃匿。狄仁傑奏明皇帝,安撫人民,查獲被東突厥俘虜的漢人,一律送回本鄉,並且不斷轉運糧食,救濟窮苦人民,整修驛站道路,幫助軍隊順利撤退,禁止部屬侵擾人民,有違犯的,一定斬首。於是河北逐漸安定。


武則天為了表彰他的功勳,親賜紫袍、龜帶,並親筆在紫袍上題寫了“敷政術、守清勤、升顯位、勵相臣”十二個金字。

他是武則天唯一的對手


對於武則天,狄仁傑不只是得力的助手,其實也是潛藏的對手。幫武則天出謀劃策、安邦治國的是他,但將武則天的大周政權引向終結的也是他。


尤其在武則天選接班人的事上,狄仁傑做了極強的干預。


當時,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武三思多次派人來遊說,要求當太子,說自古以來,天子沒有封不同姓的人繼承大位!所以究竟該選李姓兒子,還是選武姓侄子,武則天猶豫不決。


此後,狄仁傑常常在氣氛融洽的時候為武則天“洗腦”——


他曾對武則天說,“先帝把兩位皇子(李顯及李旦)託付給陛下。陛下卻打算把天下移交到別人之手,恐怕不是天意。而且,如果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那千秋萬歲,一直可以享受兒子在太廟給您的配享;但是如果立了侄子,那可從來沒聽說過侄子祭祀姑姑的。


武則天起初並不理會,說:“這是我的家務事,你不要管。”狄仁傑說:“作為皇帝,天下有什麼事不是您的家事!而作為宰相,我又怎麼能不管?”


又有一天,武則天問狄仁傑:“我夢見大鸚鵡兩個翅膀全都折斷,是什麼意思?”狄仁傑回答說:“鵡武同音,武是陛下的姓,兩個翅膀是陛下的兩個皇子。如果起用兩個皇子,兩個翅膀自然可以恢復原狀。


最終,武則天在狄仁傑等大臣的影響下,將兒子李顯立為皇嗣。由此,唐祚得以延續。


狄仁傑死後,另一位宰相張柬之(明天講)最終將皇帝玉璽交還了李唐王朝。而這位八十歲高齡的宰相,也是由狄仁傑推薦來的。


所以後世史家多認為,大唐江山得以恢復,狄仁傑當居首功。

君臣情深


儘管狄仁傑似乎是下了一盤大棋,但身在局中的武則天卻自始至終都對狄仁傑恩寵不斷。


武則天極少稱呼狄仁傑的大名,而恭敬地稱呼他為“國老”。狄仁傑脾氣硬,常常當著武則天的面在朝廷上就大聲爭論,武則天以女皇之尊,且以性情剛烈出名,倒經常順從他的意見。


有一次狄仁傑陪同武則天遊玩,忽然一陣大風,把狄仁傑的帽子吹掉了,坐騎受到驚嚇,向前奔跑,武則天馬上命令太子李顯追上去拉住馬韁,等狄仁傑把帽子戴好。


後來狄仁傑因年老多病,幾次請求退休,武則天都不允許,不過卻給了他很多特殊待遇——比如每次狄仁傑來朝見她,她都阻止狄仁傑行禮下拜,說“一看見你下跪,我這身子就疼”,憐惜之情溢於言表。此外,還免除狄仁傑輪值夜班,並警告大臣們說:“以後除非是軍國大事,否則不可以麻煩他。”


公元700年,狄仁傑病逝。武則天倍感傷痛,廢朝三日,追贈狄仁傑為文昌右相,賜諡號文惠。後來,每每遇到棘手之事,武則天總是哀聲嘆氣地說,“老天為什麼這麼早就奪走我的國老……”


史書記載,狄仁傑去世後,武則天曾邊哭邊說過一句話:“朝堂空矣!”


寥寥四字,卻飽含深情。朝堂之上文武大臣林立,放眼望去,卻再無一人可以依賴。即便在千年之後讀到這句話,依然能感受到她內心的那份哀傷和不捨。

對於晚年武則天而言,狄仁傑是她事業上離不開的助手,是精神上離不開的支柱。只不過,狄仁傑心中或許還有更大的夢想。


最終,他把“義”字給了武則天,但將“忠”字留給了李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