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到来,还是已经到来的教育分层

在《罗辑思维》中的《即将到来的阶层社会》这一期中,罗振宇先生给我们描述了一个栩栩如生却又让人不寒而栗的世界。在罗振宇先生看来,美国的阶级已经固化,因为底层人们的见识锁死在低水平。罗振宇认为,我们将会面临一个不可逆的趋势:教育分层。在中国几年前的教育发展史中,尤其是科举制度,它有一个特别核心的使命,即防止社会分层。整个社会呈现出一个开放式的格局,上下层是流动的。纵观中国教育的发展史,"有教无类"是其主要特点。罗振宇先生列举了美国社会的教育分层情况。对比中美两国教育不同之处。在罗振宇先生看来,中国社会刚刚出现了财富分层,社会分层还没有形成,教育分层更是连萌芽都没出现,但是在未来社会,在罗振宇先生看来,是会开始这样的分层的。理由包括:第一,经济原因: 中国社会的财富分层已经形成,财富分化已经是一个无需否认的事实,但是现代教育的作用却是巩固分层;第二,社会原因: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第三,技术原因: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人工智能。但是在罗振宇先生看来,每个人都还有机会通过提升自己的认知来改变命运。

即将到来,还是已经到来的教育分层

教育分层,概而言之,就是教育的不平等。教育分层现象,其实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育家杨贤江曾经说过:"自有人生,便有教育。"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教育分层现象也逐渐产生。从社会分层视角来看,教育分层有两层含义:一方面,作为一项影响因素,教育会影响人们的社会分层。比如,财富、声望以及权力等等;另一方面,教育地位又是诸多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教育机会均等的条件下,由于家庭出身的不同,个体可能在教育"获得"方面出现差异,进而形成教育分层。优越的家庭背景下培养出来的孩子,相当一部分能够在教育、资源上形成更为强大的共振力量。教育分层现象在我国的高等教育领域里很突出。在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中,高校招牌所包含的信息量,主要是由极端的考试分层所造成。我国高校进行学生选择和分层主要是通过考试进行。而高校对学生的选择机制导致了不同能力和背景的学生,进入到不同水平的高校中,而且这种教育分层发生得更早些,比如,中学时期,甚至是小学阶段。优质的学校,不仅拥有优越的师资和硬件设施,而且能拥有好的生源。如此,相比较美国的教育,我国学校内部的差异性低而同质性高。也即智力高或能力强的一部分学生更容易进入同一类别优质学校。也因此引发一些问题,比如,顶尖高校的毕业生,无论获得怎样的工作和怎样的薪酬,他们的幸福感总是很弱,为什么?他们总是将自己与在同一个"圈子"的同学或朋友来比较。殊不知普通学校的普通毕业生正处于更为弱势的地位。教育分层即将到来,这个社会阶层会不会进一步固化,我们无法很明晰得得知。面对教育分层,我们最起码应该做到,在一开始的时候帮助我们的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格局观。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自身,都应该积极面对。

即将到来,还是已经到来的教育分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