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觉得央视首届相声小品大赛的小品不够搞笑?

大史说相声


首届相声小品大赛的小品不够搞笑。这种说法是欠妥当的,因为不仅小品不够搞笑,而且相声也不够搞笑。

网上关于央视首届相声小品大赛的话题多了起来,有说好的,也有说不好的。于是我也开始看。我看的时候是从第五天开始看的。我坐在沙发上,开始看了一些。后来我又躺在沙发上。后来我就睡着了。不是我不想捧场,不是我不想笑,而是确实这些相声小品没有什么值得我笑,没有值得我眼前一亮的东西。

相声也好,小品也好,要么装傻充愣,要么尖叫高喊,把观众当傻子来对待,把出洋相看成博取观众一乐的手段,这种低级的表演方式,确实让人感觉到非常不舒服。别说别人,就是这些演员你自己回看一下自己的作品,你自己觉得可笑吗?你自己觉得欣赏你自己的作品吗?如果你自己都不觉得可笑,你自己都不欣赏你自己的作品,那么你怎么能够让观众去笑,去欣赏你的作品呢?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一些情况。肯定是与这些演员的修养和表演功力有关。也与他们不能够深入生活,深入进行挖掘有关。相声也好,小品也好,应该向生活去汲取营养。生活中就没有可笑的事情吗?生活当中就没有可乐的话题吗?生活中就没有可笑的情节吗?把这些素材找出来,老少咸宜,雅俗共赏。这才是相声和小品所努力的方向。不然的话,仅凭动作和声调的夸张,总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首届相声小品大赛开了一个好头,尽管有些作品不理想,但是假以时日,相信会有精品出现,会有高手出现。会给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数不尽的快乐的。


平原春秋



这两年,喜剧类的综艺节目火了起来,《欢乐喜剧人》《笑傲江湖》《喜剧总动员》《相声有新人》等等,都深受观众们的喜欢。

这不,央视也弄了一个相声小品大赛,不过让人遗憾的是,参赛作品不是那么的搞笑。不过,这也是意料之中的,同时也是必然的一种结果。


央视作为国内最有权威的主流媒体,它并不是娱乐为主的平台,它所承担的更多的宣传教育,它需要给老百姓更多的更好的价值观的引导,当然不能只是为了一乐。


而参加相声小品大赛的选手们也都很清楚,参加这个节目不能一味的迎合观众,也就是说不只是笑这么简单。作品需要充满正能量,需要更加高雅,需要更多的思考。

同时,参加比赛不同于平时表演,给选手们创作作品的时间太少了,导致作品的质量也没有上去。


有人说,是姜昆担任评委,他的反三俗使得这个节目不好笑。其实不然,反三俗本身并没有任何错误,恰恰反三俗是对的。而作品不好笑更多的还是选手本身的功夫不到家。当年的赵本山小品《三鞭子》,没有任何俗点,却也登上春晚,让所有观众喜欢。


我倒觉得,选手只要用心去创作,把心思放在作品上,而不是放在能不能火上,就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


雨天论娱乐


小品非常正能量,有一半还是搞笑的。正能量是煽情的。



潘龙江红尘情歌创作人


看了央视的相声小品大赛,我受到了极大的教育,满满的正能量,现在的我激情澎湃!现在连屁都不敢放了,也不好意思上厕所了,也不敢就着咖啡吃大蒜了,也不敢在跟朋友吃饭时说开玩笑的话了,因为那都是俗人才做的事,我想上街拦惊马去,想为了祖国随时奉献自己的贱命,感谢你,央💩,你成功教育了我!谢谢。 不过我明天还要继续喝我的咖啡,吃我的大蒜,因为你管不着!


黄金教兽1


姜昆的反三叔反三婶文革时期的那一套把小品相声都政治化了!人人自危。百姓喜闻乐见的小品相声它说是三叔!它在中央电视台棒着铁饭碗大权在握。像个搅屎棍子似的!谁敢不听它的?不管什么样的作品都得经过它政治审核才能通过!跟江青似的。悲哀呀!


长飞425


谁规定的小品必须搞笑啊?谁说过小品是笑的艺术吗?所谓小品,就是小的艺术品。 它的基本要求是语言清晰,形态自然,能够充分理解和表现出各角色的性格特征和语言特征。小品按不同的表现形式,可划分出很多类型的小品,而喜剧小品只不过是其中最具代表的类型而已。


小品名称大致起源于艺术学校和演艺团体。在演艺界,通过形体和语言表现一个比较简单的场面或艺术形象的单人表演或组合表演,也称为小品。小品最早是演艺界考试学员艺术素质和基本功的面试项目,一般由录取单位老师现场出题,应试者当场表演。1983年在第一届央视春节联合晚会上严顺开表演的《阿Q的独白》,首次运用了“小品”这一表演形式。

但是小品真正被广大观众熟知,是从1984年陈佩斯朱时茂二人表演的《吃面条》开始的。二人以其滑稽、幽默的形象动作获得了群众的高度赞赏和认可,并直接引发了春晚舞台上的小品表演风潮,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意义。受其影响,随后赵丽蓉、宋丹丹、巩汉林、赵本山、范伟、高秀敏、黄宏、郭达、郭冬临等等一大批小品明星脱颖而出,小品这个新的演艺形式空前火暴,它的题材也空前丰富,小品反映社会现象的深度、广度及其表演形式也愈趋多样化。从此小品成为文艺舞台上不可或缺的独特的文艺节目。


但也许是这些前辈老艺术家的表演太过精彩,作品太过经典,导致全国的观众一提到小品,就自然而然的与相声划等号,认为小品就是喜剧,就一定要搞笑。其实小品艺术本身,不是把搞笑放在第一位,它与相声有本质的区别。

小品属于“文化快餐”,它是一碟精美的“小菜”,小品反映的小题材、小事件源于基层和老百姓中间。人世冷暖、世相百态都是小品描写的对象,针砭时弊,内含哲理。小品艺术透过表面现象,讽刺一些不合理的事物,揭示一定的哲理,寓教于乐。这既是小品的本意。


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本届央视首届相声小品大赛的小品是合格的,虽然不是太搞笑,但是也能展现出新时代新形势下,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也反映出了当今社会的新风气、新的精神面貌!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地方。即使本届大赛的小品不太搞笑,但是笔者觉得,还是比笑的艺术——相声部分要强很多!


靖逸轩主


确实不搞笑,所有的小品节目我都看了,国庆长假一堵车我就看,但真心失望。也不知道是因为这些年笑点被郭德纲提高了,还是我的欣赏水平不够看不懂,只觉得这些小品节目,有娱乐性,但没爆笑的效果。

孙涛老师的小品节目,这两年在许多他参加的综艺节目不都是演过了嘛,怎么又出现在央视舞台,难道是江郎才尽,或是觉得观众好糊弄。

《相声小品大赛》节目不搞笑的不止小品,相声也是如此。那个“公式相声”李博士夫妇,参加《相声有新人》后,其无知、狂妄和没素养,几乎千夫所指,却也能登陆央视这个国家级大舞台,不能理解。

当然了,我们只是草根老百姓,对于娱乐节目图的只是可乐、放松,什么艺术、高雅等一概不懂。或者这就是曲协主席强调的高雅艺术的充分展示吧。


岑詮


虽然不够搞笑但它洗涤了我们的心灵,提高我们的素质使我们受到了教育,让我们高雅起来。听了他们的相声更加激励我们积极向上自我反省从而脱离了低级趣味远离低俗。操,从心灵深处我彻底觉醒了。以相声的名义又一次涤荡了我的灵魂。满坑满谷啊!郭德纲,嫉妒了吧唧





一杯红酒


我现在发觉,好多提这些问题的人大多是挑了这端又挑那端,完了隔岸观火,幸灾乐祸。

中国人的语言太丰富了,你写成为什么不去参加,他又是这行当的,看似理欠三分。如果说写成有理由不去参加,貌似得理三分。正反两面都被你牵着逗玩,描黑有一批人,描红也有一批人。

娱乐圈就是被一群吃饱了撑的,给搅混的。演员充其量是一个大家的木偶。旧社会叫戏子,新社会叫演员,现在叫大腕。想起你往天上捧,烦你了往死里踩,狠不得把你往前的爱同等变成一样的狠。这种心态真的要不得,不利于文艺的健康发展。

有些艺人确实经不起捧,仿佛觉得自己是救世主,真把自己当回事,结果过了,在大众面前,糊了,成了过街老鼠。其实,大家不必过分责备,演员也是个人,而且多数是包在糖果纸里的人,帮助他(她)慢慢成长,岂不更好。

回归正题,德云社参不参加,完全是它的自由,就像你想不想排便一样自然。如果非要按个名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别忘了,把自己的笼头关上!(对不起,这条发错了一个问答题)



朱锡北


一是央视要求思想性是首位,先有意义,再才是有意思。最初报名的一千多个节目,有的可能很好笑,但不符合央视的胃口,初选就被枪毙了。

二是央视把关的人都不是小品专业的。

三是有时间限制,短时间内把故事说清楚就很不容易了,再加包袱儿容易超时。《欢乐喜剧人》之类的娱乐节目没有时间限制,把故事讲清楚后,所有能想到的包袱儿都可以往里面加,演到哪儿算哪儿。

四是人们的欣赏水平提高了,“屎尿屁”的笑料太老了,已经不能让人发笑了,高级的包袱儿创作出来很困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