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跌眼镜:钱钟书先生被选入中学教材的文章也有问题?

谈谈钱钟书《谈中国诗》的问题

武汉一中 高尊平

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从比较文学的立场深入浅出地解析了中国诗和西方诗的异同,强调文化的相通性,批判文化本位主义者的狭隘和浅薄。文章观点新颖,引用广泛,表达睿智,语言风趣幽默,体现了作者博闻强识、学贯中西的儒雅风范,和驾轻就熟、挥洒自如的高超智慧,给人带来深刻的启迪。

大跌眼镜:钱钟书先生被选入中学教材的文章也有问题?

钱钟书

因为文章发表在1945年,受时代所限,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现不揣浅陋,指出一二,以就教于大方。

1. “中国没有史诗”吗?

在第二段,作者认为“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果真如此吗?藏族民间说唱体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传记性史诗《玛纳斯》,并称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

其中《格萨尔王传》最长,100多万行,2000多万字。中国有史诗,在今天看来,已是常识。所以说汉民族没有史诗,也许是事实,说中国没有史诗,则近乎诬蔑。我们说“也许”,是因为有一种说法,认为流传在神农架一带的《黑暗传》是汉民族的史诗。但我认为不是,因为从体裁看,它不应该产生在民族的童年时期,而是明清时期。

大跌眼镜:钱钟书先生被选入中学教材的文章也有问题?

2. 中国诗“缺少变化”吗?

也是在第二段,作者认为,“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作者比较了中西方诗歌不同的发展路径,认为西方(包含印度)诗歌的发展都经历史诗——戏剧诗——抒情诗等发展阶段,而中国没有史诗,抒情诗的出现又远在戏剧诗之前,于是得出中国诗早熟的结论,并认为“早熟的代价是早衰”。这种观点不无道理。打个比方,史诗好比庞大的根系,戏剧诗好比硕大的树干,而抒情诗好比枝叶,有根系和树干的支撑,开枝散叶才显得顺理成章。倘若没有支撑,枝叶便面临枯萎的命运。但说中国诗在产生最完美的抒情诗后就“缺乏变化”,又背离了实情。作者所指的“最完美的抒情诗”显然是指《诗经》和《楚辞》中的抒情诗,但抒情诗之后没有发展吗?从先秦的诗经体、楚辞体到汉朝的乐府体,再到唐朝的近体诗,再到宋词,元曲,再到明清传奇(戏剧诗),中国诗一直在演进之中,并非如钱先生所言,缺少变化。

大跌眼镜:钱钟书先生被选入中学教材的文章也有问题?

3. 怎么比?

在第四段,作者这样表述:“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句中的“中国诗”是一个集合概念,而“西洋任何一诗”是一个个别概念,集合概念和个别概念怎么比?一棵树和一片森林怎么比?显然是作者没有经过严密的推敲才导致这种低级错误。比较好的表达是: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国的诗都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

4. “宗教诗几乎没有”?

在第七段,作者说:“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如是而已。”中国的宗教诗随处可见,而非“几乎没有”。一般的高中生随口都能吟出几首宗教诗,比如“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还有苏轼的偈子也耳熟能详:“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也是习见的宗教诗:“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诗中的“空”字暗示了“四大皆空”的思想,“习静”指坐禅入定,“清斋”指素食,这些都表现了佛教徒的生活,宣扬了佛教教义,这不是宗教诗是什么呢?更讽刺的是作者引用了柳宗元的一句诗:“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而这首诗出自柳宗元的宗教诗《晨诣超师院读禅经》:“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这是典型的打脸!怎么修正呢?将“几乎没有”改为“较少”,问题就自然化解了。

大跌眼镜:钱钟书先生被选入中学教材的文章也有问题?

上述问题,主要是逻辑不严密的问题。如果思考深入一些,考证严谨一些,表达周密一些,以上问题是可以克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