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看到故宫博物院的美丽,你知道它有多努力吗?

前段时间,一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使得故宫博物院一跃成为社交网络的热点。一时间众人对它的升起了强烈的好奇心,申请在故宫博物院工作的人也剧增。如今回头看看静静伫立在浮华的北京城的故宫博物院,让我们感动的不只有那些在岁月里低垂眉眼、和文物作伴的文物修复家们,故宫博物院本身的成立就是一段动荡艰难的岁月。

你只看到故宫博物院的美丽,你知道它有多努力吗?

一、幸亥革命定基础

你只看到故宫博物院的美丽,你知道它有多努力吗?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然而为了稳定清朝,使革命平稳进行,政府提出了“优待条件”,这为革命留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尾巴。在最终决定的优待条件里:清王朝保留名号,暂居紫禁城,国民政府每年向小朝廷支付一定费用。于是清王朝在宫禁一住就是十四年,丰富的文物依然是皇帝的私产。虽然这次辛亥革命并不彻底,但是其成果和影响仍然为博物院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二、清廷奢靡惹众怒

你只看到故宫博物院的美丽,你知道它有多努力吗?

小朝廷在紫禁城暂存期间,内务府为了维持王室的开支,多次将宫中珍宝、金银、古玩抵押贱卖,造成众多文物流失。当时有许多学者纷纷发文要求制止清王室的这种行为。1923年6月27日故宫建福宫花园大火,此处许多殿堂库房都装满珍宝玩物,是当年乾隆皇帝的珍玩,乾隆去世后,嘉庆把所有宝物封存起来。有的库房至少100年未打开过。火灾的损失是巨大的。舆论责怪清廷暴殄天物,致使古物尽付一炬。

三、驱逐溥仪终建成

你只看到故宫博物院的美丽,你知道它有多努力吗?

1924年5月,总统曹锟派冯玉祥、颜惠庆、程克等10人为保存国有古物委员,和清室所派会员10人,一起商讨保管办法。最后决定凡是我国历代相传的文物,都属于国有,没有历史可言的金银宝石等物件,则可作为清王室私有。11月,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同时摄政内阁组建了清室善后委员会,令其对故宫的文物进行清点并公示整理结果。

当时清室乘机阻挠点查工作,北京政府眷顾清室,也为点查工作设置了种种障碍,委员会与其时时处于相对地位、面临种种压力。但是,清室善后委员会坚持斗争,终于于1925年十月十日,故宫博物院宣布成立。

四、横生波折幸度过

可惜历史并非一帆风顺,并不是所有人对故宫博物院的价值都有客观的认识。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委员经亨颐关于“废除故宫博物院,分别拍卖或移置故宫一切物品”的提案就很有代表性,此提案认为认为故宫博物院研究皇帝起居是为帝制复苏提供了条件,且皇宫作为帝制遗物是反革命的,应当拍卖,另在首都建立博物馆。虽然这个提案受到抨击,并未实行,但是持有经亨颐态度的人也并非个别。从现在看,故宫博物院的成立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在当时的前辈们也是顶着种种压力,才有了我们今天能漫步其中的悠闲。

五、与古物陈列所有渊源

你只看到故宫博物院的美丽,你知道它有多努力吗?

1914年,民国政府内务部建立了古物陈列所,设在紫禁城前朝的武英、文华二殿,展品来自奉天(今沈阳)故宫及热河(今承德)行宫,都是宫廷文物。这为中国第一个以帝王宫苑和皇室珍藏辟设的博物馆,不过当初建立时对于陈列所的定位不准,导致其内文物被以各种理由借出,再未归还。1926年又设立鉴定委员会,从社会上聘请了一批专家分门别类进行鉴定,陈列所得到了发展。应该说,古物陈列所对于故宫博物院,起了一定的借鉴作用。1948年,古物陈列所正式合并到故宫博物院。

走过百年历史风雨的故宫博物院,不仅仅是一所普通的博物馆,更是许多中国人心中特殊的存在。一部纪录片让我们看到他的现状,但我们也了解并铭记他的过去。作为传承者,我们敬他、爱他、愿他永远生机勃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