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测出来的威马电池包,靠谱吗?

近日,好奇实验室拿着威马汽车电池包做了一系列刺激但也非常危险的实验:

跌落。把威马电池包分别从 3米和6米的高度跌落到水泥地面上。据说3米大概是一层楼的高度,很多立体车库也差不多这么高;6米的高度大概是两层楼的高度,也是一般高架桥的高度。即使是从6米跌落下来的电池包,外观仍旧正常,没有起火、没有爆炸,触摸时也没有漏电现象。

这么测出来的威马电池包,靠谱吗?

挤压。把电池包抵在破碎机的率带上,然后用机械臂进行挤压,将电池包挤压到变形量超过30%的时候停止。挤压后的电池包一侧已经完全塌陷了,但是整个电池包也没有漏电的现象。

除了机械臂横向挤压外,好奇实验室还用破碎锤的金属尖头直接纵向挤压了电池的上壳体。挤压过后,电池包凹陷得很厉害,但是仍旧很稳定,没有起火,没有爆炸。

这么测出来的威马电池包,靠谱吗?

浸水。把威马汽车电池包直接浸入NaCl浓度高于国标浓度的泳池水中。浸泡三小时后吊起的威马汽车电池包,发现电池包外壳完好,没有冒烟、起火,也没有漏电的现象。

这么测出来的威马电池包,靠谱吗?

高温灼烧。把全新的电池包放在表面的温度达到了217℃的火焰上方烧烤。150秒后,把电池包移开,底部依然有零星的火焰,待火完全熄灭后,可以看到底部的涂层有些烧化。除此之外,电池包的外形结构依然完好,底部也没有烧穿,也没有出现起火、爆炸的现象。

这么测出来的威马电池包,靠谱吗?

这样的测试很暴力,看着也很刺激。但是这样测试的结果是否真的靠谱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一系列的测试是依据国家标准来测的。但是好奇实验室所做的这些实验,与国标的要求也有一些出入。比如,在物理碰撞、挤压、温度变化、防火、防水等情况上,国标要求:

1、电池包进行15min振动,振动频率从7Hz增加到50Hz再回至7Hz,该循环为1个循环。要求电池包在Z方向(电池包安装位置的垂直方向)振动3h,连续重复循环12次。要求振动后电池包连接可靠,结构完好,绝缘无变化,无泄漏、外壳破裂、着火或爆炸等现象,并且振动后能不间断完成一个标准充放电循环。

2、电池包从1米的高度自由跌落至水泥地面上。要求电池包无电解液泄露、着火、爆炸等现象。

3、使用100KN的力对电池包进行X方向(车辆行驶方向)、Y方向(垂直行驶方向)挤压。要求挤压后,电池包无着火、爆炸等现象。

4、使用25g加速度的半正弦冲击波形,对电池包的Z轴方向冲击3次。要求电池包无电解液泄露、着火、爆炸等现象。

5、电池包处在-40℃~85℃的交变温度环境中,两种极端温度的转换时间在30min以内,电池包在每个极端环境中保持8h,循环5次,电池包不起火、不爆炸,绝缘电阻无变化;

6、电池包完全淹没在3.5%NaCl溶液中浸泡2小时,电池包不进水、不起火、不爆照;

7、汽油点燃后直接对电池包进行130秒的全覆盖火烧,电池包都不会着火,不爆炸。

而从好奇实验室所做的测试可以看到,好奇实验室大部分使用了比国标要求跟高的标准进行了试验。虽然电动汽车电池包质量的决定因素,远不止好奇实验室做的测试中的这几个因素。但这一系列的测试,也向我们展示了威马汽车电池包的电池质量值得我们充满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