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张军,小康路上的领头雁……

点击上方蓝字,免费订阅本报!

内蒙古晨报全媒体平台(记者 樊瑞)一个曾经破落的小村庄,靠什么力量转变为一个即将实现整村脱贫、人均收入翻几番、集体经济热火朝天的小康村?察右前旗三岔口乡小土城村老百姓给出的答案是,他们有一个赐予他们改变生活、增进福祉力量的主心骨和领头雁,一位优秀的村党总支部书记张军。

这并非将一个村的变迁,完全归功于一个人身上。

事实上,小土城村之所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大环境改善的倒逼使然、有村民对摆脱落后面貌的愿望驱动、有上级的支持帮助……但一个村的建设发展,往往“户看户,村民看干部,干部看支部,支部看支书”,村支部书记起着无可替代的顶梁柱作用。

小土城村位于灰腾梁脚下,辖区面积25平方公里,4个自然村,七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2257人,常住人口709人。其中,2017年实现稳定脱贫166人。

改变观念:把撂荒地变成“香饽饽”

身为土生土长的小土城人,张军看到家乡贫穷的局面很痛心,小时候吃不饱穿不暖的穷日子还历历在目。2013年,他担任村委会书记,2018年,他以诚实的为人、务实的工作作风,得到全体党员村民的一致拥护,当选为小土城村党总支部书记。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村干部就是为百姓服务的”。

脱贫攻坚:张军,小康路上的领头雁……

党建工作一手抓(右一)

白天入户了解村情民情,解决村里大小事务;晚上,思考如何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他从改善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入手,补齐了道路、水利、生活设施等方面一块又一块的短板。

之前,小土城村因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导致土地撂荒严重。

张军带领班子成员,到处跑项目,筹集资金。在当地旗委、政府的引导下和村支部的努力下,引进了香岛光伏农业有限公司。

公司落地小土城村后,全村共流转土地5700亩、沙源地5000亩,一来解决了劳力、土地撂荒的问题,二来给村民增加了收入。给返乡劳力及剩余劳力提供了打工就业的机会。

而在流转土地的过程中,却受到了不少阻挠。“当时确实挺不理解,虽然这些土地每年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多少收入,但感觉离开了土地就像没有了命一样……”不少村民的不理解,加大了土地流转的难度。

一边是千辛万苦引进的脱贫项目,一边是村民百姓的不知情不了解不同意,在这种情况下,张军决定入村入户,扳着指头给村民们算账。

脱贫攻坚:张军,小康路上的领头雁……

张军(右2)为脱贫村民算收入账

“我说我们都是种地的,按我们这几年种地算账,最好年景每亩地纯收入也就是400-500元,现在流转土地每亩380元,加上地埂、荒滩、地头计算每亩可达600元以上,从原来的人均收入3000元,可提高到5800元左右,全村村民每年增收180万元左右。”张军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笑着说,一户一户算,一家一家聊,账算清了,村民的顾虑也就打消了。“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我们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把一万多亩地流转出去,农民得到了很大的实惠,村民脸上露出了笑容,这也充分树立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

转变思想:把小农思维引到集体经济上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村民“因祸得福”,失去了撂荒的土地,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回报。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张军却在拿自己“开刀”。

因土地流转,村民不再种植油料作物,导致张军个人的油坊忍痛关闭。每年造成的损失达10万元左右,为此家人总免不了抱怨。“我只好耐心解释说,自己的厂子再挣钱也是个人的,村民选我当书记,就是想让我带领他们致富,如今拿自家的几万元能换来全村180万元的收入,我作为一名基层的干部,就得为村民致富着想,只有和村民共同富裕了,才是我最大的心愿。”

2018年,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壮大村集体经济,小土城村在张军和村委会的带领下,引来了“金凤凰”!

在当地旗委政府、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与凯达公司签订原料订单扶贫项目合同,创建马铃薯深加工基地,为全乡150户贫困户实现两年保底、每年分红2000元,从签订之日起,村民每季度分红500元。这为推动整体脱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为深化产业发展,张军亲自考察调研学习,从安徽阜阳引进种植药材企业,引导村民种植药材50多亩。

脱贫攻坚:张军,小康路上的领头雁……

张军(左2)为贫困户引入扶贫猪

“种植,村民是行家里手,但种植药材,村民们就外行了,怎么办?只有下功夫学习!”张军组织发动村民“回炉重造”,把种植药材公司的药材专家请过来,为群众进行种植技术培训指导。

如今喜人的药材涨势良好,预计每亩收入在1千元左右以上。村民高兴地说:“张书记跑回来的项目,都能让我们致富,明年我们将大面积种植药材,增加收入,实现小康生活。”

“为了确保村集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我们引进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经两委提议,党员群众大会讨论,在上级领导的指示下,确定以每年9万元的承包费将养殖业等基础设施承包给乌兰察布市河北商会,现在已经投入使用,商会上半年投资180万元养殖200头肉驴,下半年扩大规模,将肉驴养殖增加到2000头,且以村委会牵头与商会签订合同的模式,引领村民以自愿入股和资产托管等方式,增加收入。

作为离百姓最近的干部,张军任劳任怨地带领村民用勤劳的双手铺垫幸福之路;作为一名平凡的共产党员,张军心里始终装着“百姓”,凭着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精准定位的发展思路,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赢得了上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他先后被授予“优秀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十佳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2016年,张军当选为中共乌兰察布市第四次党代会党代表,2018年当选中共察右前旗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而他所带领的小土城村,更是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村镇”荣誉称号,多次被当地旗委、乡党委授予“先进党支部”和“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记者手记:随着一个个优质项目的落地生花,集体经济的蓬勃发展,小土城村在整体脱贫奔小康的路上,已然走在了全市前列。在张军的带领下,从不毛之地发展成了现如今“村美、民富、风正”的魅力小土城!

脱贫攻坚:张军,小康路上的领头雁……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NEWS

来源 | 内蒙古晨报乌兰察布新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