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文豪金庸老先生走了,網友:無金庸,不武俠!

一代文豪金庸老先生去世,網友:無金庸,不武俠!

我們作為中國人,地地道道的中國龍,我們最崇尚什麼?是武術!在外國,功夫一詞就是我們中國的代名詞,而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著一片武俠,或浪漫或殘酷,誰在年輕的的時候還沒有幻想過飛簷走壁,武功蓋世呢?當然這所有的武俠我想都是建立在金庸老先生的小說中。

一代文豪金庸老先生走了,網友:無金庸,不武俠!

金庸老先生一生共寫武俠小說15部,為中國文學史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筆巨大貢獻,“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應該是80後集體的回憶了吧,那時候在昏暗燈光下,能看上一會小說是多麼的愜意,金庸先生的貢獻不可謂不大!他繼承了古典武俠技擊小說的寫作傳統,加之現代人的閱讀習慣,開創的這“新武俠派”風格,讓大陸國人也好,還是海外華人也好,在精神上受到了極大的滿足,他也達到了中國武俠小說史上的巔峰!​

一代文豪金庸老先生走了,網友:無金庸,不武俠!

“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俠小說。”金庸繼承了古典武俠技擊小說的寫作傳統,又在現代的閱讀氛圍中對這一傳統進行了空前的技法與思想革命,開創了“新派武俠”的風格。六十年來,其作品在風靡了全球華人世界的同時,也使中國特有的武俠小說創作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一代文豪金庸老先生走了,網友:無金庸,不武俠!

然而正是這樣一位偉大的文豪,卻在今晚離我們而去了,也許我們還沒有從央視名嘴離世的消息中緩過神來,金庸老先生又走了,這兩天真的是太不平靜了,金庸老先生的離世代表了武俠系列從一個高處的墜落。

一代文豪金庸老先生走了,網友:無金庸,不武俠!

本身的武俠就屬於青黃不接的狀態,金庸老先生以畢生之力為其堵住了裂縫,但是從今往後,我們的武俠怎麼辦?誰能扛起這杆大旗,我們所要傳承的不單單是武俠表面,而是武俠中那份5000多年的文化底蘊,我們是中國人,武俠丟不得,俠骨丹心丟不得,傳統文化更丟不得!

一代文豪金庸老先生走了,網友:無金庸,不武俠!

現如今我們的生活已經被西方文化侵蝕的支離破碎,每一個年輕人都會過情人節,但是有幾個人去過情人節呢?聖誕節,萬聖節,種種西方節日層出不窮,而端午節中秋節卻被拋之腦後,我想這也就有些可悲了,我們的生活需要優秀傳統文化的渲染,而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正是像金庸老先生所創作的鉅著那樣,承載起一個時代的記憶,傳遞著種種正能量。

一代文豪金庸老先生走了,網友:無金庸,不武俠!

拋開大義不說,金庸老先生的離世,絕對是中國近現代文學史上的一次巨大打擊!他代表了一個領域!老一輩的人相繼離開,也許我們應該長大了。我們的肩膀足以肩負起為下一代人創造更美好的明天,讓自己的行動建造一個更和諧的祖國,金庸老先生一路走好!感謝您的付出,感謝您做的這一切,雖然金庸無法和武俠掛鉤,但是金庸就是武俠的載體,無金庸,不武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