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供地暴漲216%!11月莆田拍地數量年內第一

土地市場向來都是樓市的晴雨表,它的一舉一動也都是樓市走勢的前兆。2018年莆田房地產市場一路走低,特別是金九銀十毫無“瘦死駱駝比馬大” 的聲勢,各個樓盤去化都相當萎靡。莆田土地市場相比於去年呈現出的則是從天堂到地獄的轉折,不僅多幅地塊未達到最高限價,開發商拿地意願也是大不如從前。進入到11月後,莆田拍地節奏有所加快,但這也只是應市之舉,“快”與“火”之間,差別不只是一點點。

11月莆田拍地數量年內第一

根據莆田國土局信息顯示,近期莆田共有7幅地塊即將出讓。其中,11月8日,此前因地下電纜因素暫停拍賣的黃石物流園地塊將再度出讓,和第一次出讓公告相比,該地塊土地出讓金繳納方式更加嚴格。11月16日,包括火車站、磐龍山莊、南少林在內的四幅地塊即將出讓。緊接著,笏石116畝商住地塊、北岸四星級酒店地塊將於11月20日出讓。

截止目前,莆田在11月公告拍地總數量已達7幅之多,追平了8月份的拍地數量(公告7幅、拍出5幅),並列年內第一。下半年從7月到11月,莆田共公告出讓19幅地塊,而整個上半年只有6幅地塊出讓,數量上暴漲216%。

與之前不同,本輪樓市調控不僅只盯著新房市場,對土地市場也進行了相應調節。7月份,在莆田樓市出臺的精準調控中,提出了“優化土地供應管理”的要求,按期公佈土地出讓計劃並明確地塊出讓前置條件,下半年莆田土地出讓節奏提速很大一部分原因正在於此。

剛需市區置業大門越來越窄

剛需作為莆田樓市食物鏈條中最底端的生存者,市場需要他們的時候被稱為“小甜甜”,而當市場發現他們口袋鈔票不足以支付時,則只能被叫做“牛夫人”。

從2016年底開始的本輪莆田房價上漲,讓市場對剛需產生了巨大的排斥感,高房價讓剛需無所適從。而接下去,剛需的日子只會更加痛苦。截止11月,今年莆田公告土拍數量為25幅,其中市區地塊只有4幅,周邊地塊則有21幅,數字上的強烈反差已經說明了一切。

經過了2017年莆田土拍樓面價暴漲之後,再拍市區地塊會顯得十分尷尬。莆田作為對土地財政相當依賴的三四線城市,市區地塊樓面價拍高了只會觸碰到調控高壓,拍低了則凸顯不出地塊價值。在調控紅線下,多拍周邊區域地塊不僅能夠拉低莆田整體住房均價,也能夠滿足調控需求。

年底莆田土拍節奏的突然加快,能夠保證未來一兩年的市場供應,補充庫存是一大初衷,通過對拍賣地塊的限價也是打擊市場過度炒熱的有效手段。但是在接近年底時候突然大規模供地,不免落入臨時抱佛腳的嫌疑。一切以調控目標為準,年底突擊供地,既能夠應付式完成全年土地出讓目標,也能夠為明年莆田房價不碰紅線提前打好預防針。

在市區拍地數量減少和高房價購房門檻提高的雙重打擊下,剛需想要留在市區的機會只會是越來越小。

土地限價影響購房者買房預期

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限價開始在莆田土地市場上出現。華佳彩於2017年11月1日拍得的PS拍-2017-27號地塊為莆田首幅限價地塊,融僑奪得的莆田學院北區地塊則為市區範圍內首幅限價地塊。在莆田樓市精準調控出臺之後,限價出讓則成為了莆田土地市場的常態。

莆田土拍限價對於壓低市場預期的效果已經慢慢顯露,它不僅影響購房者買房心理預期,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拉低區域房價,改變市場對於後市的整體預期。在開發商融資渠道收緊的情況下,莆田土拍現場國企和央企漸漸成為徹底的主角,民營企業則是日益低調。不過,短期內,土地限價對於抑制房價過快增長或許有效;長期來看,它還是擋不住客觀存在的住房需求的推動。如果不改變莆田樓市現有的供需矛盾,單單靠行政手段限制,真心分不清是在控房價,還是在為下一輪房價上漲蓄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