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移動支付您OUT了嗎?

移動支付滲透日常生活方方面面,支付寶、微信的普及,方便生活的同時您是否應該瞭解些移動互聯網知識?

關於移動支付您OUT了嗎?

和尚帶您去品品移動互聯網

您對移動互聯網瞭解多少? (單選)
0
0%
不瞭解
0
0%
知道模糊概念
0
0%
瞭解很多,但很雜亂
0
0%
深入瞭解,有自己的獨特視角

從時間維度看移動支付

  • 起步到蓬勃發展的今天,歷時19年左右

移動互聯網覆蓋率在2010年前很低,同時關於移動支付標準也一直沒有統一,智能手機普及率也非常低,移動支付習慣-用戶並未養成,起步較早,發展較慢;

  • 中國移動支付概念出現-1999年

移動支付在亞洲,出現最早的是日本,中國;1999年國內移動支付概念出現

  • 中國移動支付轉折點-2010~2014年(正好和尚在上大學)

首先是移動支付標準統一,定調13.56MHz標準;其次央行下發第三方支付牌照,銀聯、支付寶、銀聯商務、財付通、快錢等獲取首批牌照;再者各大智能手機廠商大量

出貨,產品快速迭代,智能手機在這一時期普及率顯著提高;最後國家的政策支持,所謂的互聯網+、大數據,AR到人工智能等等前沿概念不斷拋出,大量資本的湧入

  • 移動支付職能規範化-2015~現今

馬雲的支付寶改變了銀行,可以說中國的支付及支付相關的產業,逐漸蠶食銀行相關職能;國家在關鍵時刻定了N多標準,規範市場;作為技術出身的我來說,其實我是反感這種政策的(馬雲爸爸是我偶像)

從市場佔有率看移動支付

關於移動支付您OUT了嗎?

移動支付市場在位次穩定的情況下出現了份額變化,數據顯示,2017年Q4支付寶和騰訊金融(財付通)市場份額一升一降,其中,支付寶市場份額佔比從三季度的53.73%擴大0.53個百分點至四季度的54.26%;微信支付背後的騰訊金融則從上季度的39.35%環比回落1.2個百分點至38.15%

  • 支付巨頭:支付寶,微信,銀聯
關於移動支付您OUT了嗎?

  • 國內第三方支付機構:200家左右

2011年,央行發放首批支付牌照,第三方支付自此獲得合法地位。2013年以來,通過餘額寶投資、春節搶紅包、打車等眾多消費場景深刻影響了人們的互聯網支付行為,第三方支付行業嵌入更多生活場景,人們越來越習慣於這種支付方式

從2016年8月起,在四次續牌中,有24張支付牌照被註銷,271張支付牌照僅剩下247張。以下為24張支付牌照被註銷的機構及註銷原因:

關於移動支付您OUT了嗎?

從支付相關服務看移動支付

  • 螞蟻金服

螞蟻金融服務集團(以下稱“螞蟻金服”)起步於2004年成立的支付寶。2013年3月,支付寶的母公司宣佈將以其為主體籌建小微金融服務集團(以下稱“小微金服”),小微金融(籌)成為螞蟻金服的前身

螞蟻金服旗下有支付寶、餘額寶、招財寶、螞蟻聚寶、網商銀行、螞蟻花唄、芝麻信用等子業務板塊

支付寶目前對外提供的相關服務:當面付,APP支付,手機網站支付,電腦網站支付,小程序,生活號,第三方應用等等;服務針對普通商家(沒技術團隊),各大公司/商家(有技術團隊),以及我們這些程序員

  • 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是集成在微信客戶端的支付功能,用戶可以通過手機完成快速的支付流程。微信支付以綁定銀行卡的快捷支付為基礎,向用戶提供安全、快捷、高效的支付服務。 自2017年11月23日起,微信支付服務功能在中國鐵路客戶服務中心12306網站上線運行

2018年4月1日,消費者在使用微信錢包掃描靜態條碼支付時,單日使用零錢包支付的上限不超過500元,同時微信關聯的所有銀行卡還可以再獨立獲得500元的支付上限

提供的相關服務 -- 客戶分為:普通商戶,服務商,銀行服務商;支付方式涉及刷卡支付,公眾號支付,掃碼支付,WAP(H5)支付,小程序支付,APP支付

結語:這篇文章簡要介紹了一下移動支付市場概況,後續會分享未來趨勢技術,以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作為底層階級,如何把握一些有特點的技術實現額外收入

給作者提點意見 (多選)
0
0%
內容太寬泛,不夠聚焦
0
0%
文章排版不太美觀
0
0%
深入講解技術知識點
0
0%
選擇一個熱門技術深入講解
0
0%
可以分享點實用技術
0
0%
寫點易於理解的技術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