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有病,也得吃藥 觀《相聲病了,必須得治》的一點看法

繼交大博士在《相聲有新人》怒懟郭德綱後南開一位教授也閒不住,一篇《相聲病了,必須得治》又掀起了“高雅與低俗”之爭,文章洋洋灑灑幾千字,雖然沒有公開提及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將德雲社以及德雲社的相聲貶的一文不值。卻完全忽視了德雲社在相聲二次復興中的功績,只是以老生常談的低俗來找話題。

思想有病,也得吃藥 觀《相聲病了,必須得治》的一點看法


文章開始提出了以侯寶林大師為首的藝術家們對相聲藝術的淨化改造,並且將相聲劃歸為說唱藝術,還大肆宣揚正是這樣的淨化讓馬季和姜昆帶領相聲獨領風騷幾十年。但是教授沒有考慮到當時的社會環境以及當時社會對於相聲的態度,確實那次的淨化改造讓解放後的相聲有了一絲起色,而之後馬季的歌頌型的相聲在之後的動亂年代得以保存,這也為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到九十年代的初期相聲的復甦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是這種復甦的時間僅僅不到十年,很快相聲的風頭就被小品趕超,又哪來的獨領風騷幾十年,這個怎麼計算的,從解放前開始計算的麼?

思想有病,也得吃藥 觀《相聲病了,必須得治》的一點看法


文中將《探清水河》說是古代妓院裡的“窯詞”。當然一個漢語言教授知道的肯定比我這個職高畢業的人多,而且全本的《探清水河》確實有一些內容不便展現,但是在舞臺演出時已經將這些那些不適合的剔除出去,展現在觀眾耳中的只是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而已。允許專家教授們對三更四更進行學術研究,演員們在舞臺表演一更二更就有錯了?就能影響觀眾了?您能從一更二更裡聽出三更四更的味道,說明您的關注點就在那上面,提倡相聲語言淨化,民間小曲的語言淨化怎麼又不行了呢?就不能在舞臺上演出了?

思想有病,也得吃藥 觀《相聲病了,必須得治》的一點看法


觀眾們聽相聲從來不會去聯想到什麼文化自覺這麼高尚的詞,我們只是想在生活的壓力中尋找一份快樂,不向市場看齊不向賣座看齊難道像高雅看齊?所謂的高雅相聲已經在市場的角逐中敗下陣來,上世紀的相聲是什麼樣子難道您能視而不見?一些身在其位不謀其政的人將相聲當做跳板,為他們的某些目的撈取資本,地位是步步高昇,可是相聲卻是江河日下。不思進取躺在前輩的功勞簿上沾沾自喜,就是所謂的高雅相聲界那個年代的真實寫照。相聲是有病,病的是入行門檻太低,太多的外行在指指點點,太多的專家教授在評頭論足。他們的眼睛只盯在了那些兒子父親的段子上,完全看不到德雲社對於傳統相聲的挖掘和整理,德雲社改造表演了很多的傳統相聲,讓普通觀眾們真正欣賞到了傳統相聲的魅力。一個專場接近四五個小時大部分都是表演的這樣的段子,這些人看不到這些,整天只盯著所謂的文化糟粕去看,那證明要不您就是別有用心,要不您從根裡就是這樣的人!

思想有病,也得吃藥 觀《相聲病了,必須得治》的一點看法


別把自己裝的那麼高雅,既然是語言學的教授,那麼作文水平應該不錯,創作能力也應該可以,既然您對高雅相聲那麼有研究,那麼請您跟老舍先生或者梁左先生學習,幫助高雅相聲界創作出一些高雅相聲,交給市場去評斷,交給觀眾去欣賞。我們這些俗人有自己判斷是非的能力,分得清好壞,聽相聲無非就圖一個樂,不會去聯想那麼多,只有思想齷齪的人才有那麼多齷齪的想法,思想有了病,也得吃藥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