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楼:法舫法师的禅宗观(二)

梁建楼:法舫法师的禅宗观(二)

二、法舫法师的禅宗史观

(一)法舫法师阐述禅法的历史演变

法舫法师认为佛法慧命寄于禅,从历史的考量阐述禅法的演变:“中国佛法承传一千余年,派别十有余宗,其中之占势盛且久者,厥为禅宗,盖禅法重实际的经验。佛法慧命寄于禅,亦即学佛人之本分大事。故修学佛法者,依于禅定,始能获益。然禅法之传来,可分为三:一、安世高法获译禅经等传小乘禅法。二、达摩西来,依楞伽经,传大乘禅,后人以金刚代楞伽而传禅法,有所谓教外别传之祖师禅法,自此吾国禅法,始脱印度化之禅法,而成为中国化之禅法也。三、金刚智善无畏等,译禅经及无畏禅要等书,而有秘密禅。小乘禅法,千余年来无人问津。秘密禅法,时兴时败。惟祖师禅,风行普遍,流派极多,深入民心,于国民精神上,有伟大之饶益焉。今日衰落已极,一般禅者,不谙教义,不如实知,无明起灭,尚神秘,务机锋,不重实修,甚且妄谈第一义谛,未证言证已堕泥黎,印证别人,岂非笑话。”[3]

在法舫的著述和演讲中多处讲到禅宗的演变史。他认为,中国之禅学,始于汉之安世高,到了晋宋间,罗什与菩提流支译禅要等书,此法渐盛。盖佛法本是重视行证,不是偏取学理的,修证之中,当以禅法为第一工夫。禅法就是三增上学中的增上心学,居三学之中,握其修证之心核,故西域僧来,无不授禅法者。在刘宋时(约公元四七○—四七五年),南印度菩提达摩来中国。自他来传授禅学以后,中国禅学上发生了一个变化。在达摩以前,禅宗没有正统的传承建立,自他以后,才有传承的历史建立,同时在用功的方法上也有了规定。他在中原少林寺,住了九年,一方面独自修证,一方面传授学徒,所以达摩为中国禅宗的初祖。我们更要知道,达摩以前的禅法,是有经教的;在六祖以后的禅宗,大都不据经教,不立文字;单单去参一个话头或一个公案,直指自心,自悟本性,称为见性成佛的教外别传;或说超教顿悟禅,或说是祖师禅。盖文学是葛藤,经教是滥草鞋,都是直悟本性的障碍物。到了六祖第二代弟子(马祖)以后,禅学又成了超佛越祖的佛,也就是中国禅学的精神,到达登峰造极的境界。[4]

(二)法舫法师揭露禅宗的衰颓现象

法舫法师对当时禅宗的衰颓现象给予无情揭露:“现在中国佛教在普通社会中,最有传统势力的还是净土宗和禅宗,这两宗之中净土宗又来得强盛些,禅宗的趋势似乎是一天一天的向下衰颓。在现状的遮幕之下,我们看看过去的禅宗势力,真觉得十分灰心。全中国所有的寺庙,在唐宋以来,本来都是禅宗的势力所支配,所谓一华开五叶之后,五叶转生无量叶,叶叶都结有美满的华果,这样的禅花之果,在中国佛教史上是如何的荣耀?所以唐以下的禅宗,不但支配全佛教,而且支配了全中国的思想界。同时禅宗的精神静修和淡泊生活,也给了中国思想界一种甚深的影响。在当禅宗发达最盛的时代,中国第一流人物,都采用禅的静修工夫;从这影响上产生了中国学术史上最有价值的宋明理学,这种学术可以说完全是受禅宗的影响的。有人说宋明理学攻击禅宗,则宋明理学之产生,实由于佛教禅宗发展过盛的一种反应;从表面上观之,此说未尝无理,但究竟事实,还是宋明儒者受了佛教禅宗的洗礼的。现在中国的禅宗成为一个好听的名词,走遍全中国的寺庙,好像山门上都还是挂着一块某某禅寺的匾额,里面的禅堂,却都变成经忏堂水陆内坛,所住的禅和子,都变成经忏师,这是就一般寺庙来说。其他如金山江天寺和扬州高旻寺,那是现在中国首屈一指的模范禅寺,禅堂名选佛场,禅师名大宗师,数百年来传佛祖心印者,谁敢说不是金山和高旻。两寺的过去,真有不可磨灭的成绩。中国出家人,稍有志愿当参学之禅和子,都要到金山高旻住几期,参学参学,才不枉出一回家,这算个好的观念。近数十年来的金山高旻,成为各地寺庙方丈职事之养成所。在各地旧式丛林中的僧众,若是住过金山高旻的,地位自高一等。因此凡欲在各地寺庙中占优胜地位者,识见稍高者,他必须要到金山或高旻当参学,去吃几年苦,然后到各方寺中占领殊胜的地位。参禅究竟是什么一回事?十九是回答不出,还能谈到真实的功夫吗?还能说开悟见性破禅关吗?还能希望有明心见性的觉悟者吗?出祖师,已经是过去的事了!现在金山经忏佛事水陆等等,一天多一天,‘向上一着’的祖风,已经不是今日金山的大事了!高旻寺向言不做经忏佛事,比金山要高超些,规矩功夫也要严紧些,虽无古德之成就,而仍有古德之遗风,好的。然而在最近的二三年来,就大大的不同了,为着一座风水塔和法堂,要化数十万元的建筑费,全寺的僧众近年来全部功夫都用到这座塔上去了!遍全国大都市都有高旻寺的化缘僧。我们回想古来禅师在林间水边,都能悟道,花下街头,悉可破参,一物不立,万念齐泯,真证般若,偏悟性空,大道真常,无佛无众生,一切皆空,诸法不可得,典章不可立,离文字相,言语道断,绝心缘相,心行处灭,一切皆空不可得,是为上乘禅。在这境界上专门用功,夫禅家所谓大事;这大事还忙不了,那有闲工夫来忙风水塔?况且这种执着相,最是禅宗所呵斥的呢!向称续诸佛慧命传祖师心灯,为中国佛教最有名望的模范道场,而今都不能名符其实,传佛心印—续佛慧命,一代不如一代,一天不如一天,随着俗流传下去,祖宗颓风,何日挽振?禅宗真面,何时得见?耳闻目睹,金山高旻,禅堂选佛场,变为经忏堂水陆坛,禅师宗师变为经忏师化缘师,现状如是,‘向上一着’,从何说起?有名之宗寺如此,其他各地方的禅寺,衰败之相,不可言喻。(此外有些禅寺,已经变为净土宗寺)所以中国的禅宗,现在是只留着一个空名词,衰败是到了极点的了!”[5]

法舫法师在《依据圣言量来建立人间佛教》一文中也讲到禅宗的衰颓现象。他说:“禅宗本为佛法总髓,然明清以来,已养成其山林清净百事无为之懒惰恶习,其所谓选佛场者,实无佛可选!古贤尊宿,尚有一番寒彻骨的精神,俾作梅花遍地香,留些语录机锋,今则并此而不可得。呜呼!所谓续佛命,继祖灯,见性成佛之大丈夫事业者,实已灭亡久矣。空留世间人士对佛法和尚乃清净无为者与世无涉之一种观念。然今日之禅林,殆又为养世间懒惰懈怠之道场也。观乎此原为人间之佛教,已演成为非人间的佛教,僧众原为人间僧众,已演成为非人间的僧众,其生活殆非人间生活,常闻人云:“某也不做人,去做和尚”。盖以和尚非人也,佛法当亦非人间所有。此无何,盖僧众所行,如树根之不在地故也。故近人大倡佛法不在寺庙里,寺庙僧众不足代表佛教之精神。呜呼!有心人之出家者,闻斯言得无感乎?是故欲振兴今日中国佛教,欲挽救中国佛教,欲挽救今日中国僧众,其唯有建立人间佛教乎?”[6]

3.法舫文集6卷204—205页《修禅要诀序》

4.法舫文集2卷39页《从中国佛学史看唯识学》

5.《法舫文集》5卷185—186页《一九三○年代中国佛教的现状》

6.法舫文集4卷84页《依据圣言量来建立人间佛教》

2015-10-10

(梁建楼,河北井陉法舫文化研究会会长,河北省法舫文化研究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文章来自河北省第五届禅文化论坛,主题是:法舫与河北佛教对外交流研讨会。编辑程淑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