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清朝主修的《明史》可信度究竟有多高?

由清朝主修的《明史》可信度究竟有多高?

季我努學社

整理出版中國近代史料,傳播歷史知識

作為中國除《清史稿》和《新元史》之外,被官方認可的最後一部正史著作,《明史》對於中國史學來講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明史》的修撰歷史非常長,從清順治二年(1645年)到乾隆四年(1739)書成刊印,前後四次開館,五換監修,修撰工作縱貫順、康、雍、乾四朝,可是說是歷代正史裡面最難產的一部。而《明史》的修撰又是清代前中期的影響史學發展的一件大事。因此討論《明史》的修撰對於瞭解明清學術史和史學發展脈絡有著重大的意義。

順治二年(1645)五月,根據總裁官內三院大學士馮銓、洪承疇、李建泰、范文程、剛林等人的奏請,調撥纂修官員,充實《明史》修撰隊伍,準備編寫《明史》。在清王朝剛剛入主中原之時就匆忙進行《明史》的修撰,其目的是顯而易見的。但由於明末清初的民族矛盾原因,以明降臣為主體的總裁官,就無法保證修撰的順利進行,“修撰之事遂無形中輟。”隨著清政權在全國的逐漸鞏固,大規模抗清運動逐漸平息,《明史》修撰工作再次被提上日程。康熙十七年(1678),吳三桂死,平定三藩已成不可逆轉之勢。康熙十八年(1679)詔開博學鴻詞科,共錄取一等20人,二等30人,“皆入史館,纂修《明史》”隨後組建了以徐元文為監修,以葉方藹、張廷玉為總裁的纂修隊伍,黃宗羲以明遺民自居,派弟子萬斯同入京。萬斯同被徐元文延聘至家中以不署銜,不受俸的形式擔任“總審官”。

由清朝主修的《明史》可信度究竟有多高?

萬斯同《明史》

徐元文和王鴻緒先後擔任監修,萬斯同後被延聘至王鴻緒家中審定和刪改《明史》。康熙四十一年(1702)史學家萬斯同逝世,留下313卷和416卷兩種《明史》稿本。康熙五十三年(1714)王鴻緒將刪改審定後的《明史》列傳208捲進程。後經刪削,於雍正元年,合紀、志、表、傳310卷《明史》,進呈御覽。雍正元年(1723)七月,以隆科多、王頊齡為監修,張廷玉、朱軾、徐元夢為總裁重開史局,在王鴻緒本《明史》的基礎上繼續刪改修撰《明史》。雍正一朝未能修完,至乾隆元年定稿。乾隆四年(1739七月,由總裁張廷玉、徐元夢、留保奉表進程,宣佈“奉敕纂修《明史》告竣”、“刊刻告成”。至此,從順治二年清王朝第一次宣佈《明史》修撰開始到乾隆四年宣告修撰完成,前後共經歷了95年。

由清朝主修的《明史》可信度究竟有多高?

萬斯同畫像

定稿本《明史》共有332卷,其中本紀24卷,志75卷,表13卷,列傳220卷,約500萬字。記載了朱元璋反元鬥爭即元至正十二年(1352)到朱由檢崇禎十七年(1644)共290餘年的歷史。趙翼《廿二史札記》中曾評價:“近代諸史……《遼史》簡略,《宋史》繁蕪,《元史》草率,惟《金史》行文雅潔,敘事簡括,稍為可觀,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備者”,可以說這是對這部難產的《明史》最高的評價。儘管如此,由於清作為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敏感,的關係以及南明王朝的歷史。

由清朝主修的《明史》可信度究竟有多高?

張廷玉版

與“代元而興”的明王朝不同,清王朝入主中原本身就引起了明遺民的強烈反抗,民族主義情緒貫穿了整個清代的前中期。在民族矛盾尖銳的歷史背景下,通過修撰《明史》來瓦解明遺民的反抗意志,有了更為強烈的政治意義。此外,《明史》修撰作為清代中前期的耗時95載的文化工程,成為全面總結古典史學時期的標誌性的事件,因此也擁有了文化上的重要意義,在中國文化和中國史學史上留下了深遠影響。

參考文獻:

1.姜勝利:《20世紀研究巡禮》,《南開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6期。

2.傅玉璋、傅正:《明清史學史》,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3.謝保成:《增訂中國史學史》(三),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年版。

由清朝主修的《明史》可信度究竟有多高?

華 興 春 秋

由清朝主修的《明史》可信度究竟有多高?由清朝主修的《明史》可信度究竟有多高?

小編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楊培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