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報告訴你,趣頭條根本“不是”互聯網企業

在季度平均日活同比增長229%,淨收入同比增長520.3%的情況下,趣頭條股價卻以大跌12.92%收盤。

這一份三季度報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

三季報告訴你,趣頭條根本“不是”互聯網企業

圖:韭菜們的內心獨白

淨虧損同比增長9290.9%

趣頭條雖說對標的是今日頭條,但目前還處於規模擴張及商業化模式探索的初期,因此,趣頭條的變現模式是相對單一的,主要的收入來源,則是廣告收入,這也是移動內容聚合APP最基本的收入模式。

2018年第三季度,趣頭條的收入為9.77億元人民幣,其中有8.96億是廣告收入,佔總收入比重的91.7%,而剩餘的8.3%的其他收入則來源於在線營銷平臺的服務收入。

與去年同期相比,趣頭條在今年第三季度的收入確實突飛猛進,同比增長近520%,環比增長也超100%。收入的增長,主要源於三點,其一是平均日活人數(DAU)的增加。趣頭條APP內的平均DAU較2017年第三季度增長229%至2130萬人,與上一季度相比,亦增長69.1%。

其二是每DAU平均每天所花費的時間提升至55.9分鐘,比去年同期的34分鐘增加64.4%,比上一季度的47分鐘提升18.9%,用戶黏度再次提升。

其三則是公司加強了商業化變現能力。

在收入的大幅增長之下,公司毛利亦“水漲船高”。2018年第三季度,毛利為8.23億元,同比增長超500%,環比增長超100%。

但尷尬的是,在公司收入、毛利暴增的情況下,公司虧損也“不含糊”。去年第三季度時,公司僅虧損1146.1萬,今年第二季度時,虧損雖有所擴大,但也僅2.12億。而2018年第三季度,淨虧損高達10.33億,同比增長9290.9%。

三季報告訴你,趣頭條根本“不是”互聯網企業

如此爆炸式增長的淨虧損,驚呆了一片吃瓜群眾。對此,公司也做出了詳細解釋,這主要是由於會計上的技術處理所致。2018年1月時,趣頭條創始人自願鎖定其持有的部分股份,並附加了限制性條款,而在上市之後,限制性條款解除,約7.18億價值的股份被劃分至股權激勵費用,以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處理業績便錄得超過10億的淨虧損。

為了能更準確的反映公司業績情況,趣頭條做了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非GAAP)處理,在此準則下,2018年第三季度的實際淨虧損為2.98億元,同比增長2685.05%,環比增長163.7%。

即使在非GAAP的準則之下,趣頭條虧損的速度仍遠遠高於公司收入、毛利的增長速度,且創始人的股票解除限制後,是不是意味著可以套現了?

狂甩10億營銷費用拉動用戶增長

虧損速度高於收入增長速度,這會是趣頭條股價大跌12%的原因嗎?事實上,讓資本市場擔憂的地方並不像表面這麼簡單。

眾所周知,趣頭條的優勢在於一套成熟的看文章、看視頻打賞機制,該機制決定了趣頭條用戶下沉的戰略定位,並通過“收徒模式”快速實現用戶裂變。而今,在用戶數量達到一定規模後,裂變效應開始減弱,公司為維持用戶增長速度,則會從外部採購流量。這勢必會導致公司用“收徒模式”所建立的低成本獲客方式的成本有所上升。

通過數據的對比,或許更為直觀些。2018年第二季度時,趣頭條平均日活數量環比增長僅8.85%,這也是市場較為擔心的,用戶增量逐漸放緩,天花板顯現。但在三季度,趣頭條的平均日活數量環比增速猛漲至69.06%,看似穩定了市場信心,但這背後都是公司用錢砸出來的。

三季報告訴你,趣頭條根本“不是”互聯網企業

今年第二季度時,趣頭條的銷售及營銷開支僅4.74億元,但到了第三季度,該項費用增長120.46%至10.45億元,而此時,研發開支僅有0.8億元,不到銷售及營銷開支的十分之一。

這樣的一家公司,說是互聯網企業,你信嗎?一副銷售公司的“吃相”。

反正上市有錢了,在甩開膀子砸錢後,不僅DAU增長了,其他方面也有所改善。最為明顯的,莫過於季度平均日活用戶花費時間。從2017年以來,趣頭條每個季度的平均DAU花費時間在31—34分鐘之間,但到了2018年第二季度,單位DAU所花時間直接增長45.5%至47.3分鐘。第三季度時,單位DAU所花時間再度提升,達到55.9分鐘,同比增加18.9%,這都是趣頭條加大打賞力度所營造的“繁榮”場面。

三季報告訴你,趣頭條根本“不是”互聯網企業

內容製作與AI推送是關鍵

由此可見,讓資本市場真正擔心的是:在用戶數量增長降至一位數時,趣頭條用砸錢的方式,硬生生撬開用戶增長天花板,使增長恢復的方式並不具可持續性。若公司想讓用戶恢復高增長,就得不斷的往裡砸錢,這也是趣頭條短期之內不能解決的難題。

通過砸錢的方式佔領市場份額從而崛起的列子並不少,最為典型的莫過於滴滴和上市之前的美團點評(03690),兩者燒的錢雖然能甩趣頭條几條街,但在燒錢的本質上,還是存在細微差別的。

滴滴和美團點評的燒錢,是在用戶消費之後做打折優惠,企業所提供的服務,是用戶真正在所需要的,剛需。反觀趣頭條,花錢請用戶來消費,不管內容有用沒有,反正有錢領就行,且打賞模式之下,用戶基數越大,打賞的費用也就越高,這會沖淡互聯網企業的規模效應。若打賞降下來以後,用戶流失風險便會有所增加。

因此,趣頭條發展壯大的核心在於培養用戶觀看習慣期間,提供真正優質的內容服務,這不僅涉及到內容製作、還涉及到AI推送技術,但從公司研發費用僅佔銷售及營銷費用不到10%的比例來看,趣頭條的路依舊很遠。

且在公司經營上仍面臨用戶增長難題的情況下,伴隨著美股的回調,趣頭條的股價或許仍未見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