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中的雲集,如何“蛻變”成資本新寵?|專題


爭議中的雲集,如何“蛻變”成資本新寵?|專題


在巨頭雲集的電商領域,會員電商平臺雲集如何通過非常規打法,成為微信生態中估值第二高的電商“黑馬”?行業創新不斷,它又有哪些打法值得借鑑?

三歲多的雲集,在電商的探索的路上,避開阿里、京東、拼多多等的鋒芒,獨闢蹊徑,選擇了會員電商這條新賽道。繼今年4月,雲集一舉拿下1.2億美金的B輪融資;10月,雲集又宣佈與阿里雲達成合作。

會員電商雲集的裂變正體現在其爆發性的增長上。成長三年,雲集狂飆突進的勢頭越發強勁。雲集是如何通過非常規打法,成為微信生態中估值第二高的“電商黑馬”呢?

駛入會員電商“航道”的雲集,正不斷突破紀錄。

11月5日,為期一週的“全球精選狂歡周”開啟後,僅兩天,雲集就打破去年同期創下的10億銷售總額紀錄。其中,素野多肽單品單日銷售額高達2.78億元的超級爆款現象,足以見證雲集社交脈衝的動力。

消費升級是主流,雲集的商業模式為何能迎合消費趨勢,備受消費者青睞呢?有人說,它憑的就是隻做“爆款”的策略。4000個SPU,每類商品只有2—3個精選款呈現給消費者。

雙十一“大戰”即將打響,雲集又有了“新玩法”迎擊各大電商平臺:向顧客承諾97%的商品歷史底價,30天內補差價。打著“極致精選批發價”的口號,雙十一的價格還能再降。今年6月,雲集在“品制500”超級品牌日還推出9款人氣產品,包括空氣炸鍋、不粘鍋、掃地機器人等紛紛脫銷。

作為新電商領域的獨角獸企業,雲集一直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探索新的消費增長點。對於未來,雲集始終保持著清晰規劃的底氣,聚焦在社交流量紅利,通過極致的精選,提升消費者的用戶體驗,助力消費升級。

雲集式的“嚴選”

自2015年上線以來,連續兩年爆發式增長,雲集不僅活了下來,還憑藉著其創新的商業模式保持高速持續發展。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目前傳統電商流量紅利逐漸消失,電商用戶增速大幅度放緩甚至負增長。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消費者已養成網購消費習慣,獲客成本居高成為傳統電商發展最大瓶頸。而云集,卻能在這樣的背景下

獲得年同比400%的增長,全年交易額突破100億元,可以說是“逆勢”增長。

爭議中的雲集,如何“蛻變”成資本新寵?|專題


▲雲集全力備戰今年“雙十一”。

在今年4月拿下1.2億美元融資之後,按照保守的1倍市銷率估算,雲集的估值達到百億人民幣,無疑成長為電商又一獨角獸。創始人肖尚略曾豪言道,要“跟中國前三的主流電商平臺學習跟對標”。在這句話的背後,是雲集正不斷完善自己的模式,與其他玩家搶食電商紅利。

站在雲集身旁的競爭對手,都有著自己特有的商業模式。

京東是自營的B2C電商,它的商業本質更接近於傳統零售商,憑藉著有效的自營供應鏈,降低採購環節的進貨成本,以及自建物流減少流通成本,儘可能提高毛利率。

然而,據京東發佈的2018年Q2 財報顯示,京東的營收增速在進一步放緩,虧損加劇,主要原因還是自營業務拖了後腿。自營業務毛利率僅為10%左右,且消費者比價成本低,對平臺忠誠度較低。

主打品質化電商的網易嚴選,把“好的生活,沒那麼貴”作為品牌理念,通過去掉高昂的品牌溢價,擯棄傳統的銷售模式,保證價格的合理性。網易嚴選通過ODE的模式,憑著大品牌背書,嚴選可以找到為一線大牌提供服務的製造商,獲得同等質量的設計與產品,但價格往往是這些品牌的1/2甚至接近1/10。

雲集也曾幾次調整自己的模式,如今看來,頗有博採眾長的特性。在專注做“嚴選”的同時,雲集還保證了平臺的議價能力。

雲集先通過精選式的採購採集商品,把商品集中到自己的倉庫,再把供應鏈、倉配物流、培訓、客服等資源開放給店主,形成“S2B2C”的模式。“S”指的是供應鏈端的架構,“小B”是雲集上的店主,C是消費者用戶,它們之間的串聯方式是供應鏈端架構為雲集店主賦能,再依託雲集店主的信任價值向終端用戶服務。

店主也相當於平臺上有消費號召力的意見領袖,通過用戶評價、自用推薦的KOL方式,在網絡社交圈宣傳有口碑、傳播好的產品,這樣的需求供給往往更為精準和高效。

如何在浩如煙海的商品中精選出適合網絡社交人群的品牌呢?肖尚略直言,雲集靠的是近200人的買手團隊,“買手的任務是在國內外尋找貨源,與供應商洽談。經過嚴格的篩選後,最終可能只挑出1%的商品提供給店主。”

爭議中的雲集,如何“蛻變”成資本新寵?|專題


▲雲集創始人兼CEO肖尚略。

除此之外,雲集還制定了“三個500”計劃,即選出500家主流品牌、500家創新品牌、500個優質工廠。“其實,我們不是與生產商合作,而是與消費品行業裡最優質的人才合作。” 肖尚略補充道。

據官方數據顯示,雲集目前已經擁有500萬付費會員,普通用戶數也已突破4000萬。

值得一提的是,在備戰雙十一的營銷戰役中,雲集推出“邀請會員”的體驗活動,10月20日當天,雲集的新增體驗會員超過700萬,單日AppStore的下載量超越抖音,躍至免費榜單的榜首。成長三年,成績斐然。而更重要的是,雲集這一新物種給產業所帶來的,還是極其重要的變革作用。

反向定製助推產品升級

在電商領域,雲集無疑是個新物種,而它也在變革當中不斷突破自己。雲集創始人兼CEO肖尚略曾透露雲集品牌升級後的戰略目標:“要把會員電商+社會化零售的模式做到極致。”

既是要把零售模式做到極致,雲集在產品上更聚焦小而精。先從海量的商品中甄選出性價比和人氣相對較高的產品,再通過供應的環節進行層層把關,平衡平臺的全品類佈局,走出雲集的“嚴選”路線。

在“三個500三個500”的基礎上,雲集再次升級商品認證體系。今年5月,雲集啟動“品制500”的戰略,成功實現了用戶到工廠直連,構建出一套完整的商品直供體系,減少商品流通過程的中間環節,最大程度降低採購及流通成本。

爭議中的雲集,如何“蛻變”成資本新寵?|專題


▲雲集的“百縣千品”計劃,意在孵化標誌性農產品品牌。

對此,COO胡健健做了一個非常通俗易懂的解讀:“一款素野品牌的氣墊跟Chanel 500多塊的氣墊是一樣的生產線、同樣的產品品質,但價格只要大牌的1/3。”

事實上,雲集的目標還不僅於此,COO胡健健向媒體表達了她對“品制500”的願景——助力製造品牌升級。基於此,雲集還會利用自帶的社交零售消費者的高粘度屬性,根據用戶的意見反饋優化產品,反向定製產品。

據云集方面統計,目前平臺上大約有40%的品牌屬於創新品牌,在市場尚未不具備與知名品牌相當的人氣和市場。由雲集組建起各個領域專家所組成的選品委員會,層層篩選出上千個優質的SPU,孵化出“內涵”與“顏值”兼備的爆款商品。雲集內在思路是把渠道品牌化,掌握定價權,打造更多的自營品牌,讓用戶能夠選擇性價比高的商品。

2016年,繼線上家電品牌德爾瑪在2016年爆賣,值得一提的是,雲集“品制500”的人氣產品之一,德爾瑪果汁搖搖杯在當天9點開售,銷售異常火爆,僅用5小時售出17萬件。

爭議中的雲集,如何“蛻變”成資本新寵?|專題


▲雲集反向定製模式下推出的德爾瑪搖搖杯。

自“品制500”的項目啟動以來,連帶著許多普通品牌成功進入消費者的視野,繼德爾瑪搖搖杯、薇新美眼儀等產品成為爆款產品後,不鏽鋼炒鍋、掃地機器人、智能馬桶蓋都以極具性價比的姿態成為了受市場追捧的產品。

8月15日,雲集宣佈品牌升級,打出“註冊雲集,購物享受批發價”的品牌概念。

雲集的社交零售瞄準精準了主婦和寶媽的用戶群體,力求在消費圈中集聚採購達人。每一件商品,都會先經過店主試用,如果覺得不錯,才會進行試銷。

通過社交零售鏈,雲集得以減少渠道成本,將更多的資金投放到市場投入,並將適當的佣金反哺給店主,鼓勵店主們發展經營。店主除了能享受到優惠的價格外,在雲集上賣貨,還能收穫5%-20%不等的提成。“自購+分銷”結合,真正實現雲集所說的“自用省錢,分享賺錢”。

如今雲集對於用戶定義為超級用戶及普通用戶,實行實行一級分銷。雲集一年只向會員收取398元/年的會員平臺使用費,會員也可以是超級用戶(店主),免費使用雲集平臺開店,比起京東、天貓數以萬計的平臺費用,著實成功引來不少小店主的關注。

以性價比主打產品,雲集在社交電商行列脫穎而出。

雲集方面表示,未來三年內將在全中國300個核心城市建立前置倉,中期目標是到2024年發出100億個包裹。由此可見,雲集已經重構了成本和效率更優的商業模式。正如肖尚略向全體員工郵件發送的一封內部信所說的:“路子選對了,方向就不能改。破冰,滿舵,全速前進!”雲集正憑藉著自身的優勢,向會員電商行業頭號的位置發起衝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