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涉毒初中同学圈”覆灭 26名涉毒人员落网

针对一个平常的夫妻纠纷警情,警方发现涉毒线索,遁线追踪,一个以初中同学关系为纽带缠绕在一起涉毒圈被发现,经过几个月的侦查,共有26名涉案人员落网。6月26日,禁毒宣传日来临之际,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武进分局向记者透露了此案。

初中毕业后,钱某没有再上高中,年龄偏小加上学历太低,找工作成了问题,好歹有父母给予生活贴用,也能得以维持日常开销。随着年龄的增长,成年的钱某受学历条件的限制,寻找工作没有多少选择余地的状况,并没有多大的改观,一直闲惯了的他内心也早已没了上班的念想。父母一直忙于各自的工作,无睱顾及钱某的日常,直到有一天,警方上门将他们的儿子带走。如梦初醒之下才发现,已长大的儿子背后,竟然藏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随后的几个月,附近那些曾经和他儿子熟悉的,一起上初中的同学,也纷纷被警方带走,有几个人主动到公安机关自首去了,而原由都是涉毒。

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公安部组织开展了“百城禁毒”会战,对毒品犯罪再施重拳,所有涉毒线索都围绕会战的目标强势推进,查控吸毒人员也成为会战的一个主攻方向。2014年12月14日上午,常州市公安局武进分局接到辖区一对夫妻吵架的警情。民警到达现场后才了解到,原来是丈夫王某在家吸毒,被妻子发现,两人随后发生了争执,气愤之余,妻子拔打了报警电话。民警将王某带回到派出所进行调查,通过对王某甲基安非他命尿样检测,王某的尿样呈阳性。王某如实交代了自己吸食毒品的违法行为,并反映到,他是从当地一个绰号为“老鬼”的男子手中购得冰毒。

根据这条线索,警方利用多重侦查手段,迅速锁定这个“老鬼”,就是本地人戈某。戈某曾有多次盗窃和吸毒前科,经过外围调查,戈某具有重大贩毒嫌疑,该人经常在当地菜场一奶茶店附近出没。警方安排人员在附近进行守候伏击,两星期后的一个中午,戈某在奶茶店门口被办案民警抓获,当场从其身上查获7小包装有冰毒的塑料自封袋。多次受过公安机关打击的戈某在铁证面前,面对民警的审查,几番较量之后,很快败下阵来,交待自己曾多次贩卖冰毒给钱某、刘某等人。由此,一个围绕钱某、以初中同学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涉毒朋友圈浮出了水面。

刘某是钱某的初中的同学,住在钱某隔壁村上,跟钱某一样,初中毕业后并没有固定的工作,在社会上晃荡,沾染了不好的社会风气,紧跟着钱某,染上了毒品。钱某为人比较慷慨,经常与初中时期玩得比较开的同学吃吃饭,搞聚会。相互之间你来我往后,关系也很融洽。期间,王某峰、姚某、景某、秦某、王某等人也经不住诱惑,沾上毒品。刚开始,都是由钱某请客,每次从戈某处以250元至300元每克的价钱购买后,邀上四五人吸一顿。但总一个人请客也不行,开始相互之间请客,谁有空,谁有零花钱了,就叫上几个要好的吸上一顿。由于大多数人员没有固定工作,需要资金支撑,一段时间下来就显得入不敷出,这些人又怂恿了身边更多的人进入这个圈。直到警方顺藤摸瓜查获,这个圈已扩大至20多人,大部分都是曾经的同学,在警方强大的侦查攻势下,从2015年1月至3月会战结束,这一关系圈中涉案的24名嫌疑人纷纷落网,有3人向警方投案自首,给这个圈内人提供毒品的2名贩毒人员被抓获。2015年,戈某等2人、钱某等12人分别以贩卖毒品和容留他人吸毒被武进人民法院判刑,另12名吸毒人员受到了相应的治安处罚。

这个年轻的群体在寻求刺激,相互怂恿之下陷进了毒品之中,而且越陷越深,圈子越来越大,对社会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值得警惕。办案民警表示,此案在众多的涉毒案件中是极其普通的一例,吸毒人员年轻化趋势值得关注,打击毒品犯罪刻不容缓,任重道远。

法治点评

当今社会,毒品泛滥,其“普及”之快让人膛目,毒品对人们的身心危害,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危害已经让人无法容忍,我们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它的生存、发展。毒品危害蔓延的原因主要有1、好奇心理影响。2、对危害性的无知而吸毒。3、禁毒宣传覆盖有盲区。4、毒品暴利的诱惑。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主要有吸食毒品、容留他人吸毒、贩毒等,其中针对吸毒成瘾及成瘾严重人员将采取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措施,帮助吸毒人员康复,重新回归社会。毒品危害之大,每一个人都必须远离它,发现毒品违法犯罪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阻止危害扩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