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太原”,如何评价太原这座城市?

东京喰种w


太原之名,始见于《尚书·禹贡》:“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上古太原又称唐,相传曾为唐尧之都。汉代郑玄《毛诗谱·唐谱》云:“唐者,帝尧旧都之地,今日太原晋阳是。尧始居此,后乃迁都平阳。”史学家翦伯赞《中外历史年表》公元“前2297年”条“尧都唐”三字下注曰:“按,古唐国在今山西太原。”文史学家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唐叔之子燮父改唐为晋,即今之太原市。四世至成侯,南徙曲沃,今山西闻喜县东。又五世至穆侯,复迁于绛,绛即翼”(中华书局1981年版44页)。

太原另有“大夏”、“夏墟”等名,西晋杜预《春秋左传》卷四十注谓:“大夏,今晋阳县。”唐人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引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云:“禹自安邑都晋阳,至桀徙都安邑。” 是太原曾为大禹之都。

太原古属冀州,后分置为并州。《元和郡县志》援《舜典》“肇十有二州”句下引魏王肃《尚书》注:“舜为冀州之北太广,分置并州,至夏复为九州,省并州合为冀州。周之九州,复置并州。”

周初,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即今之太原。班固《汉书·地理志·太原郡·晋阳县》自注:“故《诗》唐国,周成王灭唐,封地叔虞,龙山在西北”。下及皇甫谧、杜预、范晔、郦道元都无异言。唐代的李泰以其实地实见,对尧之故城及唐叔虞的封地问题言之凿凿:“故唐城在并州晋阳县北二里,《城记》云尧筑也。徐才常《国都纪胜》云:‘唐叔虞之子燮父徙居晋水旁,今并州故唐城。’唐者即燮父所徙之处,其城南半入州城,中削为坊,城墙北半见在。叔虞子燮父以虚南有晋水,故曰晋侯。”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河东道二·太原府·晋阳县》:“故唐城,在县北二里。尧所筑,唐叔虞之子燮父之所徙也。”后之晋君为避戎狄而向南迁徙,在周王室东迁之际,肇开称霸中原达一个半世纪之久的强晋辉煌之功业。

然“晋阳”之名首次见诸文献,为公元前四九七年即周敬王二十三年(又为鲁定公十三年)。《春秋》记载,本年:“晋赵鞅入晋阳以叛”。《左传》、《国语》又有董安于、尹铎增扩晋阳城的记载。就晋阳城的创城而言,实在公元前四九七年之前,有识之士把太原城的历史分为唐尧、晋阳、太原、新太原四期。以“晋阳”两字首次见诸古籍之年作为太原城建纪念日,尊重文字记载之历史文献故也。


杨柳春风天


我来说说吧,我是西安户县人,现在在太原上大学,怎么说呢,现在的太原比起西安落后是肯定的,而且各种发展也没西安好,毕竟山西是后妈养的,啥政策也不占还有那么多贪污的。但现在的太原市长在山西很出名,出了名的好市长,现在太原的地铁也正在建,各种修路拆迁,真的感觉太原未来挺好的,大家可以so一下这个市长的事迹应该叫耿彦波。两地的文物古迹什么地上看山西,地下看陕西,其实两地都是文物遍地有的城市,只能说西安兵马俑,大雁塔在国际上更有名吧,太原的晋祠,蒙山大佛,双塔寺等都是很宝贵的文物。

太原城感觉并不大,被汾河一分为二,有迎泽大街去除护栏可以飞波音747的,国内数一数二的宽街道,消费水平也一般般。与西安比,国家扶持政策要少许多,再加上前几年的贪污问题,目前太原真的得大力发展了,只有一个211是太原理工大,在山西,山大指山西大学。在国内大家都懂,山大肯定是山东大学,所以你懂的。先就这些吧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二b大狗熊


做为一个外省人,太原在我们眼中是这样的。

文化感觉:



太原,山西省省会,简称“并",别称并州,古称晋阳,也称龙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太原都市圈核心城市,山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国际交流中心,是一座具有4700多年历史,2500年建城史,是中国十大最古老城市,历史悠久,名气还是有的。

经济上的感觉:



太原市辖6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2016年GDP 为2985亿,虽然GDP很一般,但GDP 增数猛。但是在我们心中还是很有钱的感觉。煤老板,挖矿特别有钱。

交通的感觉:


这是铁路枢纽图



未来“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由公路、铁路等多种运输方式构成。从布局上看,有3条大通道经过大太原。未来潜力很大。

城市建设感觉



未来的太原,更国际化。太原机场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起,该机场启动实施飞行区扩容项目,将现有机位增加至64个。同时,新建1.2万平方米的独立货运楼,完善其余配套设施,并附带海关监管库职能,将其打造成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的花园式空港。

此外还将加快推进太原尧城、太原阳曲通用机场建设。2017年,太原交通将全面升级东西南北立交纵横太原进入立体交通时代将大大方便我们的出行,你期待吗?近期将实施东中环北延建设工程,向北延伸连通卧虎山路和丈子头高速口。修建完成之后,将与卧虎山公路衔接,形成东北部区域完整的路网体系,北城居民出行将更加方便!


北沙河、北涧河道路快速化改造为了完善城市防洪体系和道路网络建设,太原市将实施北沙河、北涧河道路快速化改造工程。


1号线东西向跨汾河,串经万柏林、迎泽、小店三个行政区。建设年限为2018年至2023年。3号线为一条南北向穿越汾河西侧片区,东西向跨越汾河、联系汾河两岸片区的骨干线路。建设期限为2017年至2022年。

总结:太原在我心中,未来发展潜力很大的城市,每年经济发迅猛,历史文化悠久,与西安比也是不差的。


科技零食工


原话应该是三千年看陕西,五千年看山西。陕西自不必说,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强盛的时代,从秦朝、汉朝、到唐朝都纷纷把都城建在了今天的西安,历史文化底蕴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为什么有五千年历史看山西这种说法呢?

有人会觉得五千历史山西名不副实,因为对于五千年的历史,西安和洛阳也有着足够的资历去竞争。中国的历史,世界公认的是从商朝开始,因为这是最早的有确切历史记载的朝代,但是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和民间认为中国第一个朝代是从夏朝开始。

在山西的晋南地区,临汾有陶寺遗址,这是目前国内唯一发现的拥有五千年左右的历史遗迹,尧的都成。当然我们一些耳熟能详的大禹治水、仓颉造字这些没有考证但在教科书中出现,并且每个中国人都深信不疑的传说都是在山西境内。

山西目前的旅游资源丰富,宋金之前的建筑占全国百分之七十以上。山西的大同曾经是北魏的都成,辽金时代成为了陪都,称西京。而说到太原的历史,最出名的应该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从在太原发动兵变,最后统一国家。

如果对于我的观点有不同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讨论,或者百度一下山西的历史,毕竟这些话不是我说的,请不要开启地域黑模式,我们都是中国人,历史属于每一个人。


主播时代


人常说“千年王朝看北京,三千年古都看西安,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为什么说“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呢?

首先,山西是华夏文明起源的中心区域之一。史书中最早出现的“中国”,指的就是上古虞舜时代的山西南部。在中国的文明发展进程中,距今180万年的西侯度遗址,到炎黄二帝;从尧舜禹到夏商周,历朝历代山西的文明传承从未间断。

其次,在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明中,有很多重要的历史传奇是在山西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我们翻开山西的旅游版图,各类文化遗存星罗棋布,能看到一个完整的华夏文明脉络。

据传,距今约5000年,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女娲用泥土造人,后来共工怒撞不周山,导致天崩地裂,人类几乎灭绝,女娲为救人找来五彩石炼石补天。据《潞安府志》记载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在山西长治“天台无影山”,这座山四周平坦,孤峰独秀,而且颇有灵气,“日出入胥无影”。

距今4000多前,中国史前三大伟人尧、舜、禹,都曾在山西境内建都立业。尤其被传颂千古的大禹治水之“禹凿龙门”,就发生在山西运城禹门口。运城“大禹渡”也得名于此,相传大禹导河治水,观察水势,踏勘地形,曾休息于此地。

距今约3000年前,晋国由山西境内崛兴,晋文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中原霸业。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晋国则是黄河流域第一流的强国率领华夏诸中小国和长江流域的霸主楚国相抗衡。

距今约2000年前,三国时代的名将关羽忠义仁勇,被后世尊为“武圣”。关羽是山西省运城解州人。如今,关羽则被世人尊封为神,以关羽命名的“解州关帝庙”,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距今1000多年前,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为山西并州文水(相关景区:武则天纪念馆)人。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

距今100多年前,山西的商业迅猛发展,曾领全国之先。最著名的是山西票号,可谓中国金融之鼻祖。晋商乔致庸,修建了著名的乔家大院,被专家学者誉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位于山西祁县。

太原,山西省省会,简称,别称并州,古称晋阳,也称龙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太原都市圈核心城市,山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国际交流中心,是一座具有4700多年历史,2500年建城史,“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都。太原市三面环山,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经,自古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是中国北方军事、文化重镇,世界晋商都会,中国能源、重工业基地之一。太原的城市精神是包容、尚德、崇法、诚信、卓越。


青松5698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b41a5447da314d3b49059d1585d0861d\

中华第一古都长安


历史上,从山西省会龙城太原走出五个王朝。现在的太原不显山不露水,而历史上的太原却非常的牛。

战国初期,赵魏韩三家分晋,赵国得到了以太原为中心的地区。赵国国都是著名的邯郸,但赵国第一个国都却在太原,称为晋阳。

此后,晋阳就是并州的行政中心兼北方重镇,北齐王朝名义上的国都在邺城,但高家皇帝们喜欢呆在晋阳,防御北周,晋阳也是北齐实际上的国都。

隋朝统一后,要北防突厥,太原的战略地位特别重要,一般人是不能当晋阳留守的。到了公元617年,晋阳来了一位新留守,他就是隋炀帝的表弟李渊。

当时天下大乱,李渊本就有野心,加上儿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都不是省油的灯,劝李渊起兵。说你不占便宜,早晚有人占便宜,到时哭的地都没有。

隋炀帝留在江东,国都长安空虚,拿下长安,就能号令天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七月,李渊正式起兵,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就攻占长安,建立了唐朝。

太原是李唐王朝的龙兴之地,地位和明朝的南京、清朝的盛京(沈阳)一样,有着很高的政治象征意义。

唐睿宗李旦第一任皇帝期间,天授元年(公元690年),太原正式升为北都,成为京都长安、东都洛阳之外的大唐第三极,相当于现在的广州深圳。太原的北都称号几置几废,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太原再升一级,成为北京。

你要穿越回唐朝,对马车夫说送我去北京,人家可不会拉你去现在的北京直辖市,而是去太原。唐玄宗的儿子唐肃宗在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废掉“京”字,还称为北都,太原在唐朝第三极的地位却没有改变。

到了唐朝末年,军阀割据,太原的战略地位反而更加突出。太原北控大漠,南向中原,能出任治所在太原的河东节度使,绝非一般人。沙陀人李克用因功封河东节度使,但中原大枭朱温经常杀到太原城下吓唬李克用,李克用几乎是在刀尖上过日子。

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继承晋王后,形势全变,存勖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把朱温打得灰头土脸。朱温的儿子朱友贞更不是李存勖的对手。公元923年,后梁被李存勖建立的后唐灭掉,统一中原。

李存勖本姓朱邪(朱耶),但早已汉化,他以唐朝干孙子自居。唐朝“光复”,那作为他本人龙兴之地,又是他唐朝干祖宗李渊、李世民龙兴之地的太原,自然要拔高政治地位。李存勖恢复了太原的北京称号。

唐末五代,契丹崛起。为防御契丹,再加上龙兴之地的政治地位,太原依然是天下第一大镇河东节度使的驻所。唐明宗李嗣源的儿子秦王李从荣胡闹,作为李嗣源女婿的石敬瑭要避祸,看中了太原,耍尽心机,当上河东节度使,掌握重兵。

等到中原皇帝是石敬瑭的死对头李从珂(李嗣源养子)时,石敬瑭正式在太原起兵。大家都知道的幽云十六州,就是石敬瑭为了请救兵,割让给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的,还认了比自己小11岁的耶律德光当干爹。

公元936年,石敬瑭南下统一中原,太原城又成了北防契丹、南守汴梁的重镇。北京留守先由由皇侄石重贵担任,石敬瑭的绝对心腹刘知远在公元941年出任北京留守兼河东节度使。

公元947年,刘知远看到契丹灭掉后晋以后北撤,中原空虚,从太原起兵,南下接管中原。刘知远的弟弟刘崇是个超级赌棍,但却是刘知远最为信赖的人。刘知远南下时,就留下刘崇坐镇太原,这是咱们兄弟的看家饭碗,一旦中原呆不住,还得回来。

这么一算,唐朝、后唐、后晋、后汉四个王朝都是从太原走出来的。而后汉灭亡后,刘崇在太原称帝,史称北汉,算是太原本土建立的王朝。

一共五个。

西京长安、东京洛阳在唐朝最风光的时候,北京太原城都能抢走一半出境率,更不要说五代了。在五代,没有哪座城市能和太原的战略地位、政治地位相比,即使是东京汴梁,也只是勉强能和北京太原抗衡。

在唐朝五代出尽风头的北京太原城,毁于公元979年,北宋消灭北汉。宋太宗赵光义为防止太原再出皇帝,火烧太原旧城,另建新城。


地图帝


山西高原北控幽燕。南控中原。西扼关中平原。是中国第一军事重镇。重要性超锦州 徐州 襄阳 汉中。






用户25925537264


思密达挑起来的争端,大家不要上当。秦晋之好世代相传,都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大省。



天道TD


俄山西忻州人,去过西安。论城市,西安要大太原很多,没有可比性!论历史,西安又是长安故地,13朝故都,太原更是望尘莫及!说旅游,西安更是遥遥领先,周秦汉唐,历史上最耀眼的光辉,纯粹的旅游文化。太原唯一的长项在于重工业(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和污染(尤其是太原南部晋中和吕梁的一些县市钢铁和焦煤企业)是西安不可匹敌的!还有就是经济总量太原和西安更接近一些,西安的城市规模和人口要大太原很多,但经济却相对落后,人均产值低于太原很多。完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