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關注:失落蘑菇街 為什麼說它“除了上市別無它路”?

深度關注:失落蘑菇街 為什麼說它“除了上市別無它路”?

11月16日,業界知名新媒體《無冕財經》對外發布一篇標題為《失落蘑菇街:為什麼說它“除了上市別無它路”? || 深度》的深度調研文章,引起了中訪網和各大財經媒體、社會公眾的關注。

據《無冕財經》撰文:經歷被淘寶“封殺”、與美麗說“抱團”後,7歲的蘑菇街再一次把上市提上日程,但估值已比兩年前跌去三分之一。曾經雄心勃勃叫板阿里的明星電商公司,為何高開低走?赴美上市會帶來轉機嗎?

虧損中的蘑菇街尋求上市,前路並不平坦。

11月15日,據彭博援引消息人士稱,蘑菇街在美的IPO目標估值下調至20億美元,這比該公司在今年4月份的目標估值減半。消息人士稱,因市場狀況不佳,科技股受影響,市場的不穩定導致蘑菇街難以實現原目標估值,因此下調估值目標。然而,這距離其遞交IPO申請才不過5天。

蘑菇街如今的黯然,與當初合併美麗說、坐擁30億美元估值時的意氣風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蘑菇街最早以社區起家,而後轉型為社區導購、社交電商,發展勢頭強勁。2016年合併快時尚電商美麗說後,蘑菇街與美麗說、淘世界成立美麗聯合集團,還被冠以電商“第四極”的光環。然而,這個昔日的互聯網電商明星公司卻是高開低走。

蘑菇街與美麗說合並後,“1+1>2”的效果並未出現,公司內部頻頻傳出裁員消息,市場影響力也逐漸減弱。

從業績數據來看,蘑菇街營收下降,加之虧損不斷,面臨著增長乏力的問題。

短短兩年的時間,忙著抱團、磨合、追風口,高舉“時尚第一股”大旗的蘑菇街,或許已錯失上市的最佳時機。

曾經雄心勃勃要叫板阿里的蘑菇街,為何會陷入這樣的窘境?轉型不算成功的它,未來又將走向何處呢?

重啟上市,實屬無奈?

若說兩年前衝擊IPO是時機未到,如今蘑菇街選擇重啟更多是因為走投無路。

立志做“互聯網時尚平臺”的蘑菇街,正遭受著“轉型”的陣痛。招股書顯示,蘑菇街營收比去年有所下降,而這與其去電商化、減少營銷屬性和客戶數量、採用視頻直播為主要導流等一系列動作相關。

2018年,蘑菇街的營銷服務收入為4.766億元,相較於2017年財年的7.403億元,同比下降35.6%。儘管蘑菇街其他的收入來源,如佣金收入和其他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但營銷收入在總收入佔比最重,這就導致了蘑菇街營收不利的情況。

營收減緩的同時,虧損仍在持續。截止2018年9月,蘑菇街淨虧損3.03億元,較上年同期的4.28億元虧損有所下降;2019財年上半年蘑菇街的淨虧損為1.86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2.52億元淨虧損,收窄26.2%。虧損雖有縮小的趨勢,但這次“轉型”的所帶來的成效仍未可知。

蘑菇街方面曾表示,外界所看到的“轉型”,其實只是蘑菇街在市場競爭的“逼迫”下推出了新的產品。但實際上,蘑菇街一次又一次推出的新產品並未能為其帶來長足的發展。

蘑菇街和美麗說一路走來的路徑極為相似,先從社區入手,而後又依靠著淘寶做導購網站賺取導流佣金為生。2011年上線的蘑菇街,定位在年輕女性,以“購物”和“時尚”為主題的內容吸引用戶通過“逛”的購物場景為商家導流。同類型的美麗說,也是通過拉攏用戶分享感興趣的話題,拉動消費慾。

導購網站的本質上也是流量的競爭。美麗說起步更早,與騰訊站隊後,資本和流量上的優勢都明顯大於蘑菇街。但蘑菇街的戰略在於,比起流量,會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創設精準的消費場景上。同為淘寶導購入口的蘑菇街和美麗說暗自較勁,將分散在微博等社交網站的流量進行了整合。

而此時,旗鼓相當的兩家,還一度佔據了淘寶10%的流量入口,迎來了自己的黃金髮展期。

成長於淘寶土壤的蘑菇街和美麗說,同時遭到淘寶的“封殺”,流量紅利遭到重創,自建電商平臺成為了它們共同的選擇。

2013年10月,蘑菇街上線優店,正式轉型為女性時尚垂直電商平臺。此後的蘑菇街,也曾在是否把全部精力放在電商供應鏈優化上搖擺。2014年,甚至為了專注電商平臺,不惜砍掉了原有的社交產品。但比美麗說幸運的是,蘑菇街在面臨電商數據停滯時,就開始意識到平臺與淘寶、京東在商品上的同質化。蘑菇街改變了純粹做商品供應鏈的打法,重新拾起社交的優勢。

為了在電商和社交中找到平衡,2014年8月和2015年年初,蘑菇街歷經兩次改版,原本導購的基因,也決定了蘑菇街走上了KOL的導購路線。反觀老對手美麗說,雖然獲得了多輪融資,仍未能保證盈利。同時,陷入與淘寶、京東等的“同質化競爭”當中,始終找不到突圍的打法,甚至大規模擴張團隊、砸下重金冠名綜藝節目,將競爭的重點錯放在投入上。

不同的轉型,讓它們走上了不同的路。美麗說瘋狂燒錢,這邊的蘑菇街宣佈完成超過2億美金的D輪融資。在資本的推動下,全面掌握主動的蘑菇街再一次把與美麗說合並提上日程。2016年1月,蘑菇街與美麗說正式合併,以估值2比1的比例達成協議,新公司整體業務估值將近30億美元。

短暫的高光時刻之後,蘑菇街與美麗說等來的卻是艱難的融合期。為了控制成本,新公司停止了美麗說簽約鹿晗的代言費以及綜藝的冠名,美麗說營收大幅下挫。另一方面,美麗說核心員工陸續離開也引致團隊呈現一片散沙的狀態。

蘑菇街大刀闊斧的改變還不止這些。據瞭解,美麗說在與蘑菇街合併前,曾嘗試推出與工廠合作推出自有品牌服飾的業務,蘑菇街創始人陳琪以該業務與公司未來發展不符為由,砍掉了當時美麗說中增速最快的業務。美麗說的低迷程度不斷加深。

自從蘑菇街合併美麗說之後,營收便開始大幅度下挫。交易額從合併前接近200億元,合併後銳減至90億元。雪上加霜的是,始終停滯不前的蘑菇街,早已被新興的互聯網公司佔領了電商領域的山頭,如唯品會、小紅書等紛紛後來居上。

巨頭環伺,蘑菇街的現金流情況也不樂觀。招股書當中顯示,繼2018財年淨流出0.46億元,2019年的4-9月也流出3.33億元。無冕財經(ID:wumiancaijing)查閱財報發現,蘑菇街賬面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以及流動性較強的短期投資餘額僅有12億元,去除商家的保證金以及交易金約3億元,完全可支配現金約9億元。

對此,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分析:“現有現金流情況難以長期維持平臺運作,公司經營現金流仍然有大幅度流出,加上現如今的一級市場融資困難,所以蘑菇街如今除了上市,或也別無他路可選。”

變幻的風口,尷尬的流量

雖然與美麗說的融合不順,但蘑菇街並沒有因此停下“轉型”的步伐,且每一次轉型的切入都踩在風口上。

2016年,隨著“網紅直播”經濟的火熱程度躍升,蘑菇街也跟風進入了直播領域。圍繞著用戶的喜好,平臺上的主播會為用戶和粉絲推薦商品,供應鏈及商家也藉此推出用戶喜歡的商品。除了有營銷服務收入和商家傭金作為平臺的收入來源,蘑菇街還通過幫助商家獲取更高的溢價進行增收。

由用戶、時尚達人、商家構成的“三邊網絡”,通過“電商直播”把內容傳送給粉絲,這無疑成為了蘑菇街時尚生態的新支柱。招股書公佈了直播領域的成績,2019財年上半年,直播在半年內便貢獻14億元的成交額,佔2018財年直播成交額的82.3%。雖然直播發展迅速,但與淘寶網紅直播日銷售額破億元的成績來看,蘑菇街的直播業務並不亮眼。

考慮到直播本身的時效性限制,2017年7月,蘑菇街還推出視頻購的功能,通過短視頻講解,優化用戶消費體驗。

然而,一次次的新嘗試,並沒有真正解決流量紅利削弱的問題,蘑菇街仍受鉅額虧損所困。為了應對競爭,蘑菇街決定押寶微信小程序。比起與其他電商的優勢,不能不提的是蘑菇街背後騰訊的加持。

蘑菇街與騰訊的淵源,始於蘑菇街與美麗說的合併。當時,作為美麗說股東的騰訊,對兩者合併後的新公司追加投資。據招股書披露,持股比例達18%的騰訊,現為蘑菇街最大的股東。正因如此,騰訊給予蘑菇街的“優待”也是明顯的。蘑菇街女裝特賣小程序產品經理在接受“36氪”採訪時曾表示:“微信小程序團隊對於一些偏電商的玩法功能,會讓蘑菇街優先內測,包括電商直播、社交立減金、公眾號文中CPC廣告幫小程序賣貨,這些功能都是我們先來內測、上線後率先開放給我們的。”

微信小程序的這個入口固然有著龐大的流量,但引流能力似乎已經到了瓶頸的階段。招股書當中,按照2018年9月30日前十二個月與2017年同期相比,MAU和活躍買家數的增長几乎停滯。

更為不利的是,蘑菇街對小程序的依賴日益加深。公開資料顯示,2018財年(2017年4月-2018年3月)微信小程序對蘑菇街總GMV的貢獻率達到17.8%,到2019年財年上半年(2018年4月-2018年9月),這個數字已經增長到了31.1%。

對此,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也表達了他的擔憂:“背靠微信擁有流量入口固然有優勢,但過於以來外部支持也存在一定的風險,不利於平臺未來的獨立發展。”

雖然發展較早,但蘑菇街通過網紅直播和內容推送提高帶貨量的運營模式早已不新鮮。同是做“內容+社交”的小紅書,早在2017年就已經實現盈虧平衡,其購物分享社區模式也成為了它的天然壁壘。從盈利效果和創新性來看,蘑菇街走在其後。

事實上,蘑菇街也曾嘗試新事物。為了凸顯個性化,2017年,蘑菇街發力人工智能——成立搭配研究所。

蘑菇街的創新是從滿足個性化服務入手的。在平臺上,充斥著大量商品、內容、社交,蘑菇街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分析用戶每天的瀏覽、分享和購物行為,形成眾多的個性化搭配方案,提升用戶體驗。此外,大數據還能針對供應端的流通作出庫存預測,幫助商家、生產者甚至設計者做出商業決策。

但可惜的是,這股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熱潮卻在2018年不見了蹤影。自稱有顆“技術心”的蘑菇街,逐步減少了在研發方面的投入。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研發費用佔比為15.9%,而截至9月30日的六個月,研發費用佔比下降至15.5%。

作為騰訊所佔領的又一電商賽道,蘑菇街的創新力是不足的。曹磊認為,面臨激烈的行業競爭,騰訊無疑是蘑菇街流量增長及轉化過程中依靠的“大樹”,為其提供著雄厚的支持。

談到未來的發展,蘑菇街CEO陳琪表示:“蘑菇街定位是時尚集團,要做和時尚有關的一切。”這一次是否能夠轉型成功,還要看蘑菇街能否藉助資本培養起一個新的業務體系,完善時尚平臺的服務,而不再僅僅是一個內容電商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