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導彈十年無需檢修,美軍卻設立導彈保質期?一組數據說明真相

食物是我們維持生命最基本的物資,日常中隨處可見,不過並不是所有的食物都是能吃的,比如那些已經過期了的,吃了會引起身體不適,因此我們在製造食物的時候會設定保質期,規定在多久的日期內可以食用,以防身體遭到損害。有意思的是,不光是吃的,就連“導彈”這種鋼鐵鑄就的武器竟然也是有“保質期”的。

俄導彈十年無需檢修,美軍卻設立導彈保質期?一組數據說明真相


就像是我們日常吃的食物一樣,因為製造時用的材料和工序不同,導彈的保質期也是長短不一的,有的可能只能用個5年就壞了,有的則長達十多年。拿綜合軍事實力最強的兩個國家,美國和俄羅斯來說,俄羅斯的導彈可以服役10年無需檢修,而美國的導彈卻設定的有保質期,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再次進行檢查,為何為有這種區別呢?

俄導彈十年無需檢修,美軍卻設立導彈保質期?一組數據說明真相


大家都知道,俄羅斯的武器大部分繼承於蘇聯,在上世紀中後期都是最先進的,因此在製造上,與其他的導彈有著極大的不同。當時蘇聯擁有世界最先進的軍工技藝,為了造出長時間使用的導彈,花費了大價錢設立研究室,在正負85℃的極限溫度中進行反覆測驗,通過導彈的損毀情況進行評估,研製出在正常的情況下有10年及以上存儲期的導彈。美國在這方面的做法與俄羅斯有些不同,他們也同樣考慮延長導彈的保存壽命,但是他們是通過階段性檢修來實現的。在最開始的時候,美國的導彈存儲期限為5年左右,之後通過不斷改良焊接技術,來延緩導彈結構的老化,對此,美國的野心甚至更大,他們想讓導彈達到50年的保質期,中間通過設立階段性保質期來實現。

俄導彈十年無需檢修,美軍卻設立導彈保質期?一組數據說明真相


實際上,他們也確實做到了,比如現在還在服役的美國“民兵”III洲際彈道導彈,再有兩年就達到50年的服役時間了,在此之前,已經進行過多次的檢修,防止在使用的過程中出現事故。通過這些數據不難看出,俄羅斯和美國在軍備技術上確實有著非同一般的造詣,即便是目前有些國家也在壯大,但與這兩個國家還有著不小的差距,只有通過更多的努力,才能不斷縮小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