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新發現——植入式腦裝置可阻止癲癇發作

科學新發現——植入式腦裝置可阻止癲癇發作

癲癇(epilepsy),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遭受癲癇困擾的人,未來能夠通過直接植入大腦的電子設備來控制甚至預防癲癇發作。

根據Science Advances一項新研究顯示,通過觸發大腦信息化學物質的靶向釋放,可以阻止癲癇發作。到目前為止,該設備僅在小鼠身上做過實驗,但結果看起來很有希望。

大腦是一個嘈雜的地方,數百億的神經元被組織成一個高度複雜的互聯網絡。神經元向鄰近神經元發送電信號,形成網絡式的傳播。在癲癇發作時,正常的大腦高頻重複異常放電,可向周圍皮層連續傳播,干擾運動控制並導致意識喪失。

癲癇通常用抗癲癇藥物治療。然而,藥物可能具有嚴重的副作用,並且約三分之一的患者對治療完全沒有反應。因此腦植入物可能是最好的選擇,已有公司的產品通過政府審核。每當癲癇發作開始時,植入物調節大腦活動就像起搏器調節心律(電刺激式植入物)。植入物並非沒有風險,因為需要通過危險的腦部手術植入。但對於患有萎縮性癲癇的人來說,只能做權衡的打算。

由英國和法國科學家團隊開發的新型腦植入物的工作方式略有不同。當檢測到癲癇發作時,它使用微型離子泵將神經遞質直接發送到癲癇發作源,使神經元停止信號傳播並有效地結束癲癇發作。

“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可以通過細胞的母語與細胞溝通。”

研究人員發現他們只需要很小的劑量,就可以預防小鼠癲癇發作。並且由於該裝置使用天然神經遞質,大腦會迅速吸收它們。較低的劑量和機體的快速吸收,相較電刺激腦植入物有明顯優勢。根據劍橋大學克里斯托弗的說法,電刺激不是針對性治療,它可能同時以不同的方式影響大腦的許多不同區域。因此,患者的情緒或行為可能會受到嚴重影響。

該技術的研究者認為“神經遞質的優勢在於對細胞的影響非常具體,研究中使用的神經遞質與細胞有很好的相容性,細胞本身就是通過遞質相互溝通。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可以通過細胞的母語與細胞溝通,從而達到治療的效果。這項技術有朝一日也可用於治療腦腫瘤和帕金森病。”

科學新發現——植入式腦裝置可阻止癲癇發作

(更多精彩原創科學、教育、心理類資訊,請關注本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